字体
关灯
杨洛苏轻眉 开局天牢狱卒,签到神象镇狱! 凡人的我,成为了诸天禁忌 死亡游戏:这游戏怎么说死就死啊 我在古代是大侠 阿姨比我大了十八岁 各天涯 户外直播:开干!玩的就是真实! 核聚变公布,我有希望专升本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上 (第2/2页)

可乐冻得也太冰了吧!”

    “……,你悠着点,放一放就不冰了。”

    王一坤说:“念君,这学期过得怎么样?”

    李念君回答:“还行吧。”接着大致把这一学期的情况简单说了说。“挂了很多门课,应该算多的了。我估计以后还要挂。”

    “你真行。我马上就要实习去了,三年也才挂了两科,你一年就超了我了。”

    李念君默不作声。

    “你们学校是怎么算的?”王一坤略作停顿,随即补充到,“多少学分就留级,多少就不给学位证什么的。”

    李念君转着眼珠子想了想,说:“这个真不清楚。没听说过。”

    “我们学校是先留级,再开除。也就是说一个人有两次机会,留级以后如果还没能达到要求的学分,就会被劝退了。你小心点噢。”

    “好吧。有空我打听打听我们学校的。”

    “学校毕竟还是学习的地方。全中国的任何一个学校不论好坏与否,都在同时出产一身本领的人和一无是处的人。要做什么样的人,是自己选择的。当然,我只是在给你建议。你可以玩儿,可以轻松,但最好心不要太野了。学校况且是这样,将来社会更是这样,自己不严于律已哪能行?你是不是干脆不学?”

    “也不是吧……是不怎么学。”

    “你下学期自己慢慢调整吧。”

    “我自己也知道这样下去不行。但愿今后可以好起来。”

    略微严肃的谈话暂时告一段落,李念君和王一坤把交谈的话题转换到了轻松的娱乐新闻上,然后又互相讲了讲这一学期在学校发生的各种奇闻趣事。

    王一坤说上个月在北京看了张学友的演唱会,花了几百块的门票钱。李念君则又把当年aa制吃涮锅的事情提了起来。当时是三个人,李念君,王一坤,还有郭司。

    “对了,郭司什么时候回来?”李念君问。

    “他还要一段时间。学校还没有放假,他说放了假要先去旅游,估计还要半个月才会回来。等他回来了,咱们再一起聚聚。”

    “行。”

    大约六七年前,这个住宅小区刚刚兴建起来。从那时起,李念君和王一坤郭司就成了一个小区的邻居。王一坤家和李念君家住在同一个单元,而郭司则住在小区里的小别墅里,双层,没有游泳池。

    这个小区名叫大洋湾小区,有四栋六层单元楼和七幢小别墅,用友城话来说,这些小别墅叫小二楼。这个小区不大,但对六七年前的友城来讲,却也称得上大规格。

    那时友城的房价还没有疯长,对于大洋湾小区的房价大部分小康家庭都可以接受,因此单元楼的市场销售定位是面向中层的,而小二楼则是卖给富人的,包括一些商人和官员。

    王一坤的父亲是私企员工,母亲是老师,这样的家庭在大洋湾里平常至极。而郭司的爸爸是友城县某局局长,手握实权,在县里地位不凡。据知情人说,郭司的父亲郭虎还在外边以兄哥的名义经营着一家果脯加工厂,收益不匪。虽然国家公职人员私下里经商在纪律制度上是不允许的,但如今是以人为本的21世纪,是另一码事。

    “你和郭司在北京联系么?”李念君问。

    “联系倒是有。但是他的学校和我们学校离得太远了,没有约出来玩过。”王一坤回答。

    相比于按部就班的王一坤,郭司则是另一种人。

    从小到大,王一坤都是成绩优秀的孩子,常常把各种奖状带回家里。他从来用不着督促,就会自觉得刻苦学习,凭借优异的成绩考进友城的重点高中,三年之后又考入了北京的大学。稳重谨慎是他的特质,或许这和家庭的教育有所关联。然后郭司却迥然不同,郭司在小时候就是一个捣蛋鬼,长大了以后就蜕变成了一个机灵鬼。虽然在学业方面没什么天赋,却善于搞人际关系。他喜欢结识朋友,社交应酬,性格张扬外向,且不乏乐观和进取。家里条件优越这一点,更是让他的这种性格发扬光大,换个角度说,家里人似乎也意在培养他的这种性情,因为从郭虎的眼光看,这样的性情是比学业重要千百倍的东西,一张毕业证书容易取得,然而一个人的生存能力却是最难锻炼的。郭司在北京上三本。

    ...

    两人继续闲聊起来,不知不觉时间就到了11点,王一坤喝光了最后一口可乐,起身说:“念君,不早了,我要回去了。最近我也有点事,等郭司回来,咱们再约。”

    “没问题。”

    王一坤离开后不久,李念君的母亲苏丽兰下班回到了家。

    母亲买了豆角和茄子,问李念君中午吃面行不行。李念君说好。于是母亲就钻进了厨房。

    从厨房传来了洗菜的流水声,李念君关掉电视走进了厨房。他接过洗好的茄子,用菜刀为其去皮,母亲则开始摘豆角。

    “茄子太嫩了吧买的。这削都削不动,跟铁疙瘩似的。”李念君说。

    母亲看了看,说:“是么?这可是刚下来的茄子。”

    “刚下来的东西见得新鲜,又不见的好。”

    “现如今新鲜就是第一好,健康最重要。”

    削好茄子皮,摘好豆角,李念君要炒菜了。这是这个假期刚刚开始学习的手艺,师父就是母亲。学习炒菜的原因其实就是突发奇想,脑子一热,李念君就决定,我要学炒菜。

    把适量花生油倒入锅中,再撒一些花椒,李念君打开油烟机,拧开煤气灶,不一会儿,深红的花椒就在油里翻腾起来,并逐渐变成了黑色。他把切好的茄子和豆角一股脑儿倒了进去,“嘶啦”一声,蔬菜和烧红的油发生了剧烈的反应。

    “茄子吸油,你该稍微多倒一些的。”母亲说。

    “哦,知道了,下一次注意。”

    李念君用筷子把茄子豆角翻来翻去,锅里的热气扑腾而上,他的手感受到了炙烤。不仅是手,时至中午,气温猛然上升,再加上煤气灶的火苗,整个厨房都变得异常炎热。

    母亲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给全家人做了这么多年的饭。大夏天的时候吃饭都能吃得火烧火燎,可想而知做饭的人会有多热。

    李念君忽然想到了自己的考试成绩,犹豫了几天,仍然没有决定该在什么时候把这件事情告诉父母。尽管这也算不上什么值得思虑的事情,但李念君还是为此踌躇不已。

    毕竟不是什么好事,暂且缓一缓再说吧。

    李念君炒菜间歇之际,母亲在厨台上和面。他看着母亲的身影,下意识地想起了酒楼门前的女人,随即心里产生了对父亲的嫌恶。李闻达一般只在晚上回家,有时候说有事儿就晚上也不回来了,是不是就是去见那个女人了呢?

    母亲虽然时常和父亲吵架拌嘴,但却不失为一个贤惠治家的妻子。父亲的此举,让李念君深深地失望和伤心。假期回来以后,他总是有意识和父亲保持一定的距离,对父亲的抵触心里悄悄在内心滋生。

    丈夫出轨,难道母亲对此就没有一丝的察觉么?

    自己是应该继续做一个沉默者呢?还是该做一个告发者?

    “差不多该放调料了。”母亲说。

    李念君把姜粉,调料,盐,酱油依次倒入锅中。原本生嫩的菜蔬逐渐上色,显露出了熟食的润泽之色。半晌,母亲把切好的番茄放了进取去,李念君往锅里倒了半瓢水,盖上锅盖炖了起来。

    “行了,你走吧。剩下我来弄。”母亲说。

    李念君说声好,离开了厨房。

    晚上,李闻达回了家。

    对李闻达来说,生活是没有周六周日一说的,每一天都是工作日。做商人的,别人的节假日甚至就是自己的加班日。其实自己就是老板,什么时候想休息就可以休息,只不过他从来不愿意给自己放假。

    李闻达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他的老家在友城县南元乡南元村,上学毕业以后,李闻达才来到县城发展,走出了农村。李念君的奶奶至今还生活在南元村,一共生了4个孩子,两男两女,李闻达排老三,老大李伟强,姐姐李莉红,妹妹李云霞。除却李闻达不谈,姐姐李莉红嫁到了友城的下阮,妹妹李云霞嫁到了双夕,只有李伟强一直留在在南元村生活。

    父亲已经去世多年,母亲一个人住在老院子里。老大也多次说过要母亲和自己住在一起,但母亲总是说“我还没老得动不了,一个人能行。”

    李闻达不常回母亲家,似乎只有像中秋春节这样举家团圆的节日到来之时,他才会想起来回村里一趟。

    李念君记得小时候每逢寒暑假来临,父亲就会把他送回村里,一住就是整整一个假期。在小的时候,南元村还有一些小伙伴们跟他玩耍,但由于他只在假期的时候回来一趟,呆在南元的时间太少,也就慢慢和这些小伙伴们疏远了,到了四五年级以后,终于再也没了交往。从此李念君在南元的居住就变成了无聊至极的日子。他只能靠电视机和睡觉来打发时间。

    随着年龄的增大,学校在假期的补课越来越多,再加上李念君自己也不愿意在南元多住,因此,在奶奶家住的天数也就一再缩短。

    李闻达吃过晚饭以后,坐在客厅里看百家讲坛,内容好像是有关于曾国藩。

    李念君正好去客厅拿东西,父亲对他说:“念君,这两天没什么事吧。”

    “没什么事。”

    “没事的话,去奶奶家住几天吧,你奶奶也想你了。”

    李念君顿了片刻,说:“行。”

    “明天……我看,明天不行。后天吧,后天我送你。”

    “不用了。明天我自己坐公交去。”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让设计锂电池,你却搞出核聚变? 不想只是来人间走个过场 00爆笑职场:不服你来 若情亦绝 电竞:射手将自家打野宠上天 崩铁:再次踏上旅行 重生:从除名秀才到位列公卿 杨洛苏轻眉 爱的互换 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