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皇帝们的烧脑智斗 穿越帝辛,作死的我横推了洪荒 鬼武医仙:专治一切不服 生灵祭台 无敌副村长 凌天剑帝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军旅:我!将门虎子,镇守边疆 四胎萌宝,爸比太凶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章 宋朝科举 (第1/2页)

    【通过行卷与温卷,唐朝诗人的得意之作,被大量传播。最终这些诗句传到现在,登上了教科书,多少学子为了背诵愁坏了脑壳。】

    唐朝诗人看着唐晓,兴奋的不能自已。要是将来自己的诗句能上后世学子的教科书,那就算现在考不上科举,那也不亏。

    不知多少唐人开始下苦功钻研诗句。

    【除了不糊名,唐朝科举舞弊之风也相当盛行。

    其实行卷与温卷也算得上是隐形作弊,但唐朝中期,作弊之风直接搬到了台前,压根就不避人了。

    出得起钱的学子直接找个人代写,照样能获得功名。唐朝最有名的代写就是温庭筠。

    温庭筠有才华,他人长得丑,还得罪了当朝宰相。从此便屡试不第。

    他是晚唐人。那时候科举不太严格,往往还没开始考试,题目就已经泄露了,但那时候主要考的是诗赋,所以影响不大。

    好多人就可以提前准备诗文,才学不足的人,就请人来代写。温庭筠基本就靠代写挣钱。

    除此之外,他还会在考场上帮人作答。听起来很神奇吧!

    考进士时试题是八韵诗赋,很多考生都写不出来,但这种事儿对于有才的温庭筠来说就很简单。他直接把手往袖子里一拢,略作思考,就能挥毫泼墨,一蹴而就。

    写完之后,他看到旁边的考生抓耳挠腮写不出来,直接就把人家的试卷拿过来帮着写。后来这种行为传遍了京城,考官也知道他这个人是什么货色。

    下次考试就直接把温庭筠单独安排在考场的中间亲自监督,就在写完交卷时,温庭筠竟告诉考官他给谁谁谁写了试卷,把考官气得不轻。】

    “之后是真是乱来。诗赋怎可成为选官的标准?”扶苏有些气愤。

    一方官员负担的是百姓的一辈子,唐朝竟以诗赋选材。

    嬴政挑了挑眉,有些意外,难得扶苏和自己的想法一致。看到这儿,他也明白了人才的选拔主要靠考试。

    他需要推广秦律的吏员,那自然是要好好考一下秦律。

    【科举本质上是一场公平的考试,但唐朝科举主打的却是一个不公平。

    除了舞弊,还有很多人因为一些奇怪的潜规则,考不上或者压根不能参加考试。

    李白作为唐朝最有名的诗人,就因为出身商人之家,没有科考的资格;更离谱的是,李贺就因为他爹的名字叫李晋肃。而晋和科举考试中的进士科读音相同,他也不能考试。

    还有就是对偏远地区或者小地方出身的人的歧视。纵使他们才华横溢,他们也不可能考上,正是这种歧视葬送了大唐王朝。

    唐朝末年,一个考生屡试不第,他直接黑化,此处不留爷,那爷就造一个庙堂。他造反了,造的还挺成功,成为了唐朝的掘墓者。杀进长安后,他将那些看不起自己的世家大族屠杀殆尽。

    所以奉劝皇帝们,无论什么考试,最重要的都是公平。】

    “什么?世家被屠戮殆尽!”世家子感到不可思议。

    先前唐晓说出科举时,他们就明白了创此制度之人的目的,无非就是他们忌惮世家。

    皇家算什么,短的几十年,长的也不过两三百年,可世家却能屹立一千多年。王朝来来去去,世家却永远是世家。

    科举也动摇不了世家的根基,世家子各个才情出众,他们从生下来就有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育,科举对他们来说不算太难。

    这么一看,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皇帝们的烧脑智斗 本是红尘客,何处惹长生 僵尸:九叔大弟子,娶妻就变强 长生:从妖牢掠夺天赋开始 重生后,我把渣男贱女锁一窝 搞什么,女配也要活命的 重生末日前,我和闺蜜的躺平日记 七零下乡后的日常生活 梦返1981 如懿传之娘娘她绝地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