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我在异界有座城 遮天之人王 潜修传 高考落榜,我带领全村梭哈比特币 无限流:判官大佬他人设又崩啦 末世:开局我夺取了SSS级异能 七零:穿成极品后被国家宠了 寻生路 重生1990:九龙城寨逆袭大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8章 忠保国 (第2/2页)

常。

    每一个地方诞生的戏曲,融合的就是这个地方千百年来的文化。

    不管是咸阳还是长安,百姓骨子里的气势都一样。

    【这出戏名叫《忠保国》,不止秦腔有这段,很多别的剧种也有,比如京剧、豫剧等等。

    不过名字有点儿略微差别,他们叫《大保国》,除了名字,风格也不太一样。

    别的剧种都比较委婉,两人之间没有这么激烈,徐延昭更多的是劝。】

    哈哈哈,很多人明白了。

    秦腔这明显是逼,差一点儿就真动上手了。

    【这同样也是秦腔的风格,就拿《玉宝钏》和《铡美案》来说。

    这两部戏的女主角王宝钏和秦香莲的遭遇差不多,都是原以为丈夫死了,结果没想到丈夫转身娶了公主。

    在别的版本里都是皇家以势压人,两位女主角委委屈屈的。

    但秦腔版本完全不一样。

    秦香莲直接就叫骂公主,说自己为正,公主为偏,公主遇见自己得跪下。】

    嘿,这也有道理,这么看,两位女子都是那飒爽利落的人。

    【刚才大家看的《忠保国》虽然有历史原型,但故事和历史完全不一样,简直是完全的戏说了,大家不要代入。

    历史原型是大明朝。

    明穆宗朱载坖早逝,下一任皇帝万历朱翊钧才刚刚十岁。

    太后李彦妃将朝中大权交给了自己的父亲李良,可惜这李良是个奸猾之人,在得权之后将太后和皇帝锁进了深宫,便想直接夺位。

    朝中有两位大臣忠心耿耿,分别是定国公徐彦昭和兵部侍郎杨波。

    早前在太后要交权的时候,这俩人就曾力谏,可惜她没听。

    而李太后之所以能出来还是多亏了徐延昭的女儿通风报信。

    太后和皇帝被救出来了,而那李良也应当被杀,李太后是个拎不清的人,她坚持要保住父亲的性命。

    结局自然是李良身死。

    刚才那段,唱的就是李太后和徐延昭对峙,一个要救人,一个要杀人。】

    ???

    幸亏唐晓提前说了是戏说,不然这乐子可就有些大了。

    朱载坖不明白,后世怎么会这么乱编?

    李彩凤人都要傻了,她兢兢业业为大明,怎么就被编成了是非不分、糊涂至此。

    不知道这是谁编的?真的是有些过分了。

    原本听戏听的挺起劲的她,立刻没了兴趣。

    小丑竟是我自己。

    【李彦妃的原型是万历的母亲李彩凤。

    万历初登帝位之时年纪太小,有很多事情不懂,朝政都是由太后和张居正做主。

    张居正改革十年,大明延缓了颓势,这一切的一切有李太后一番功劳。

    史书记载,李太后为人刚硬,为了教好儿子,让儿子将来能承担的起天下,只要儿子不好好读书,让她知道了,她定然会把人叫过来罚跪一番。

    教育方式虽然不算最合适,但她的所作所为也完全对得起她的身份。

    戏曲这么改人家,确实是有些过了。

    还有提到的定国公徐延昭,那时候压根儿没有这个人。

    他的原型应该是徐达的后裔,因为明朝的第一任定国公是徐达的儿子徐增寿。

    在万历朝,定国公叫徐文璧,是徐达的八世孙,虽然地位崇高,但实权实际上没有太多。

    其实这些历史故事与真实的历史对照来看还挺有意思的。

    忠变奸、奸变忠的例子很多。

    主要看的实际上是写故事的人的笔杆子。

    大部分戏曲的作品也都是由故事改编来的,源头不在于故事,而不在于剧本。

    不过还是希望大家以后不要再特别恶意中伤别人,一个好好的好官,就因为你编的故事流传到了后世,不管是电视剧还是戏曲里,他都是永远的佞臣反派。

    真的是太委屈人家了。】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离婚诈死,陆总拿带血孕检单哭疯 怒嫁短命侯爷,人傻钱多宠妻无度 末日:从温室种菜开始 世界破破烂烂,被迫修修补补 救命!宿主他每个世界都在卖惨 爱上东家儿媳妇 斩杀倭奴,使我武学通神 一条路要走多远才会是尽头 不知道起什么名的科幻小说 快穿:宿主和我每次都心惊胆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