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王府弃子的逆袭之路 逍遥尘世子 三国:和貂蝉喝酒 目标是【乱斗之王】 究极进化:从剜下卡卡西左眼开始 伏青骨 从末世到七零:有你便是晴天 新巅峰之光 月满西楼,穿越八零的灿烂人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章 仙人意图 (第1/2页)

    不过话都让范蠡问了,石猴也只能先解释。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讲得是,人所在的地方有什么条件,就依靠什么条件生活。顺应自然的变化,合理利用身边的物产方可成事。”

    听到一半,范蠡扶着袖子点了点头,早这么说,他不就明白了。说得那么通俗,还以为是啥黑话呢。

    这点浅易的道理,范蠡接受速度还是很快的。

    但石猴不知道,继续深入讲解下去,范蠡也由着他,看看成色。

    听石猴娓娓道来:“富饶的山中,土壤、林木、动植物等产出的作用无须言,若是能发现矿脉,那真是五百年败不完的家。”

    “而海洋呢?量大海之广比整个陆地更甚,何谈几座高山,海的最深处也比最高的山更不可估计。”

    “毋庸置疑,大海的物力为世人无法想象,此所以世上多有被浪打死的渔夫,少有在大海上饿死的渔民。”

    啰啰嗦嗦一大堆,一旁的范蠡倒是很给面子,频频点头。

    显然对石猴的讲述颇为认可,尽管以范蠡的眼界,知道世上有无法计算高度的山,不过他还知世上还有鸿毛不浮的弱水,故而范蠡没较这真。

    待石猴要喘口气,范蠡没让他继续往下讲了,问道:“既然大王对环境把握得深切,为何只见大王你治理花果山,任由手下浪费这汪洋大海的价值。”

    “先生以为,商人趋利便要将所有利益,赚到手里吗?”石猴含笑回应。

    范蠡立即摇头:“那当然不是,急流勇退、一尘不染未尝不是好事。但大王的行为不是在舍去利益,而是浪费货物价值。”

    石猴道:“既然如此,先生为何不知强取利益的风险?花果山的海域并非只有我猴族一家,若因利益巨大,我便要贪图了去,短时间无事,长久来看岂不是在逼海边诸国与我为敌。”

    说得像一回事,范蠡双手拢袖,面上稍显满意,认同石猴远离是非的考量。

    只是这样,还达不到标,范蠡道:“大王不愿居于危墙之下,倒也无错,可这种回答不能解释大王手下的经营不善。”

    几步远的老猿脸色又白,暗恨道:这家伙非揪着我不放,难道是想向大王毛遂自荐,代替我的位置?

    老猿有这想法并不奇怪,因为石猴早有提拔人族当干事的先例。老猿不曾反对,毕竟他也需要聪明的助手。

    但这会儿,老猿略微紧张:没想到啊,居然会有人族敢觊觎我的位置…唉~大王的事业需求确实离我们远去了。

    那猴王听到范蠡说话,也知对方故意针对,狐疑起对方的真实目的。

    要说石猴想不想做海上贸易,那当然是想的,尤其是鱼贩子,我是说二道贩子,来个风浪越大、鱼越贵。

    可惜仔细琢磨一番后,石猴还是放弃了。

    首先是利益太大,在人灵的记忆中,那些大国家为了保障自家的渔业,出动舰队都是可选项,小国家为此拼命、赖皮也很正常。

    在这西游世界一样,东胜神州的海边诸国亦十分在意这点空间。石猴要敢随便插进去,怕是会陷入不知深浅的暗流。

    其次就是光维持其他交易,石猴已经够忙了,再添一个大项目,钱没挣着人得先累死。

    缘由嘛…花果山没有足够的人才储备,没有干活的人,就算接了活,事情该怎么办呢?

    最后没有相应的海上护卫队,办什么海洋贸易?

    去找别家的海军?那不成给别人打工啦,干脆去当远洋海盗好了。

    综上,石猴对海上贸易不感兴趣,那他为什么要派老猿掺一手。

    当然是把水搅浑。

    我挣不到钱,怎么能让别人把钱安生挣了,万一人家之后垄断了咋整。

    理由相当充分吧,可这种话怎么能对眼前这不知身份的老人说呢。

    石猴两眼一提溜,言道:“经营不善自然有他的道理。”

    范蠡闻言乐道:“此话难解,商人经商不说为挣大钱,怎会将经营不善当好话说,难道大王是故意亏钱吗?”

    “未尝不可。”石猴道。

    范蠡起了兴致,施礼道:“请大王指教。”

    猴王抬手还礼:“指教不敢当。只是先生未以我族所处的位置看问题,而抉择不同罢了。”

    “怎样讲?”范蠡要听下文。

    石猴仰首理清思路,道:“我族起于微末,虽侥幸让我当上花果山的盟主,创下偌大基业,为旁人称谓。可到底犹如空中楼阁,有谁踹一脚,说不得就要塌了。”

    “因此虽然本王常常被世人夸奖经商有道,以商致富,但实则并不像一般商人那样追利,而是求稳。”

    “稳定的经商环境,才是我族的生存要点,为此牺牲些盈利又如何。”

    “先生执着于经营问题,是想获得更多利润。而我坐视此点发生,便是故意舍去这份利益不要,暴露短板。”

    范蠡这时眯眼,已然明白石猴的想法。

    “如此一来,我族潜在的强大的竞争对手,便会将精力用于占据这些市场,而不是与我族事业针锋相对…”

    范蠡接话道:“就这样,大王可以在擅长的领域,轻松取得优势地位。同时由于花果山的地利关系,大王随便派个下属打理,就能做到不完全退出海上贸易。”

    石猴耸肩,不置可否。

    范蠡回味着对方的言语,不知该如何评价。

    较起真,即便石猴用我故意来掩盖经营问题,范蠡仍能从石猴的位置出发,指出石猴行为中,至少十个错误、十七个不足点、还有三十来个要优化。

    但人都说了,他求稳不求利,前提都不同,讲这些没意义。

    是以,范蠡纠结不已。

    但石猴可不睬他,见范蠡憋住了,以为是自己聪明的辩论折服对方,故言道:“先生既知缘由,我这方还有要事,不能继续接待先生。请~”

    言罢,石猴招呼着老白猿、巨猿走,准备跟他们讲讲庆典的可能情况。

    范蠡没拦,继续呆在原地,纠结要不要确定心意,收石猴为徒。

    没错,这位神灵来此不是为了剿灭花果山,只是听闻东胜神州有个猴子很会经商,特来看看成色而已。

    要说商业才能,石猴没展现多少,范蠡不该这么上心。

    但范蠡实在中意石猴的经营理念。

    他自己凡人时期曾三致千金,又能广散钱财救济贫民,也是个淡薄名利的商人,讲究兼顾利益,同时让社会安定。

    在商而不耽溺于商,求利却不蝇营于利,这即是范蠡的经营之道。

    更难得石猴没有被名利蒙昧,深谙居安思危的道理,像极了范蠡从前。

    夸得这么好,那范蠡为啥纠结?

    因为石猴表现更像一个用心治理族群的英明大王,而非明哲保身的商人。

    范蠡想收徒,对方多半不应;应了,叫这群猴儿咋办。

    只是遇见这么满意的对象,一点儿收徒动作不做,又显得自己白来一趟很蠢。

    背手看海,范蠡实在不好抉择。

    另一方石猴告诉二猴,有神灵参与庆典的可能,叫他们随时准备落跑。

    老白猿当即一愣,问道:“大王,我们是猴精不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捧在掌心的白月光 穿越七十年代的精彩人生 南宁,我的桃花运 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 回眸一笑的温暖 出狱后,我娶了黑道大小姐 掠仙 黄金充值我越来越非人了 控制直接控到死,你管这叫辅助? 惊!上将夫人竟然不是F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