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盗笔:雨村碎笔 军队一秒爆一兵,皇帝敢威胁我? 来到蒸汽工业的新世界 天灾降临,我在海洋求生当大佬 天道烬长生 六年亲情喂了狗,有种你们别后悔 哎呀我的猫猫穿越了 折枝花满暄 学渣进名校,浑身绝活秀翻全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章 佳人未觅同心佩 (第1/2页)

    小顺子趁着万岁爷还未传膳,瞅着空当就溜进去了。

    皇帝见是他来了,便搁了笔,吩咐道:“都退下吧。”

    殿里众人退了个干净。

    他绕过碧玉浅雕山水花卉小屏风,从后边榻上拿出个锦盒,只道:“你把这个交给皇后,叫她不必回信,这些日子朕忙于朝政,恐失了对她的关照,请她务必保重自身。”

    小顺子伸手去接,又听皇帝说:“等下月中秋节的时候,朕必定过去陪她。”

    小顺子便恭敬答:“奴才记住了。”

    不同于四知书屋的忙碌非凡,如意洲此刻掩在一片月色朦胧中,淡雅恬静。

    皇后已经梳洗过了,她长发披肩,发上不饰钗环,只在头顶挽了两个小髻,正伏在案几上写帖。

    小顺子进来拜见,递上锦盒,道:“万岁爷近日忙于朝政,很是挂念娘娘,着奴才送来这个。”

    宋钰打开盒子,里头是一枚明黄穗子同心佩,底下还压着一张纸,展开来,便是他颜筋柳骨的字样。

    上面正是:“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

    他也学她,还剩一句“乃敢与君绝”没写出来,留待她去品评。

    细看一番,底下还用朱砂笔缀了朵小红花。

    这小红花也有渊源,她也是穿越过来才知道,原来皇帝竟然是小红花鼻祖。

    他日常批折子最常用的话就是“朕知道了”,遇到十分得他赏识的臣子,他才会在这四个字后头加一朵小红花。

    他在告诉她,她是十分得他看重之人。

    皇后笑了笑,问:“万岁爷可还有什么话?”

    小顺子答:“万岁爷说请您不必回信,怹这些日子忙,恐疏于对您的关照,但怹心里念着您,只盼您保重自身。怹还说,等下月中秋节的时候,必定过来陪您。”

    这些话传进耳朵,仿佛将她一颗心镀了层蜜,甜得人发腻,她嘴角不自觉染了笑。

    皇后道:“本宫知道了,你退下吧。”

    此时屋子里只剩她一人,她走到东边临湖的窗子旁,看一轮弦月映在水面,时有清风拂来,将那弯月吹得皱了,树林子里虫鸣奏乐,但她依旧觉得静。

    要是他在,就好了。

    他会与她闲谈,说些小时候的趣事,说些朝堂里的趣事,他会逗她笑,故意惹她嗔怒。

    或者什么都不说,就抱抱她也好。

    她想亲口听他说那句:卿卿,我好想你。

    上一次夜里他们互诉衷肠,竟是数日前的事情。

    人说时光如流水,而她却有截然相反的感受,流水怎么会这么慢……

    彤社在澄心园的第一次活动,就定在中秋夜,皇后与靖妃商议了好几日,终于有了个概论。

    往年中秋节,就是拜月神,做月饼,吃团圆饭,看大戏这么几个流程。

    通常都是钦天监测吉位,摆设供桌,供桌上放特制符纸、一个十斤重的大月饼、及其他的供奉物,由皇帝带着后宫众人念斋意、诵经文,祈求国泰民安。

    中秋节前后几天都是做月饼的时间,用大小不同、纹饰不同的木模做上许多,馅饼形式也多样,甜的有豆沙、百果、莲蓉、枣泥、凤梨、椰仁等,咸的有五仁、蛋黄、金勾火腿等。

    等做好了,皇帝一批批赏赐给嫔妃、朝臣以及宫中的太监宫女。

    月饼是一种节令食品,吃只在次要,主要是借吃月饼,来博一个消病延年的好意头。

    大家一起吃过团圆饭,昇平署便开始唱“承应戏”。

    戏文无非就是应景的,每年都是《丹桂飘香 霓裳献舞》、《天街踏月憨儒拾桂》、《太平胜集》、《广寒法曲》、《草木衔恩》、《金山醉月》这些。

    既然新建了彤社,就免了唱承应戏这一遭,改成后宫献礼。

    当然,献礼也不能落于俗套,一个个轮番上去表演,总觉得缺少新意。

    但如果整场都在讲述一个故事,再把节目串起来,前后因果关联,情节性强,必然更有意思。

    这就是皇后和靖妃讨论出的大概。

    主题也想好了,就讲述一个家贫的妙龄女子,如何追寻富家少年郎的故事。

    这其中涉及种种转场道具,很得花一番功夫。

    还得安排嫔妃提前排演,以免宴会当晚出纰漏。

    越近中秋,时间越是紧迫起来,皇后也开始忙得脚不沾地。

    皇帝一连忙了好几日,终于将事情处置妥当,空出时间,他就到松鹤斋里给太后请安,主动说起琼崖巡抚贪污一事。

    此事太后略有耳闻,只不想贪腐金额竟如此之大,又听皇帝说那张潮已经建造数艘巨船,差点连人带财逃之夭夭。

    幸得卓正清察于微末,策反了张潮身边的人,才得以发现这个秘密。

    太后听皇帝讲述其中曲折,便道:“这个卓正清,只是个从四品,倒埋没了。”

    皇帝道:“待此次他办差回来,儿子有意提拔他为吏部尚书。”

    太后听着话,才知他早有打算。

    皇帝从来不用她多操心,他只在她面前哭过两次,一次是被太子身边的大伴欺负,一次是他的国策被朝廷驳回。

    男儿有泪不轻弹,他只把最脆弱的一面留在母亲那里,一转身,又变成那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后来他办事愈发雷厉风行,似乎不论什么事,只要他想办,就一定能办成。

    太后早些年治宫严谨,后来见皇帝办事妥帖,便不再过分干涉他,只安心颐养天年。

    母子二人坐在一处喝茶,到了澄心园,清爽之下,也觉得时日过得慢了些。

    此时恰有宫女端了食盒去喂那只蓝靛颏,皇帝叫她把鸟提进来看。

    那鸟一进来,仿若会口技似的,变换着几种鸟鸣声,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皇帝借机说:“皇额娘喜欢热闹,还有几日就中秋夜宴了,到时候您可得好好乐一番。”

    太后扬手叫小宫女把鸟笼提出去,方道:“哀家也听说皇后、靖妃等人筹备得很火热。”

    皇帝像是十分意外:“是吗?朕竟完全不知。”

    太后瞥他一眼,又道:“皇帝日理万机,辛苦了。只是,哀家怎么听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盗笔:雨村碎笔 大唐:灵气复苏,全民修仙! 猎魔人的传说 官梯,从汉东省平步青云! 陛下,六皇子的娇妻们造反了 我一个道士,会点法术怎么了 循世觅轮回 枕边良人 和校花妈妈之荒岛求生 青梅剑仙:开局百鬼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