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第一个核心容器
项目进展速度可谓快的刘微不敢相信,他虽然不懂技术,但他明白三天搞定余氏七塔设计是什么概念,这样的高效率简直闻所未闻。
给人一种仿佛在抄答案的感觉,不,实际上,抄答案都没有这么快!
这边实验场地的地基还没搞定,余华那边就把设计搞完了,真的离谱至极。
组织特派员听闻余氏七塔进来状况,心中有了大致概念和了解,轻轻点头,面容露出沉思之色,过了几秒,一双如同星辰般的眼眸,凝望刘微。
“刘同志,我没有接触过余华同学,余氏七塔这个项目到底能不能成?这个回答非常重要,关系到根据地的未来。”特派员询问道,言语之中透出一丝严肃。
炸药工业需要硫酸和硝酸作为基础支持,硫酸工业需要硫酸生产设备作为基础,整个根据地的炸药工业和硫酸工业,其关键节点皆系于余氏七塔之上。
“能成。”刘微微微一笑,回答道:“有余华同学在,百分百能成,这是他给我的信心。”
信心。
这是掌握知识的余华,赋予他的信心,你可以不相信任何东西,甚至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必须要相信知识。
尽管有一天知识或许会被推翻,新的知识取而代之,但依然要相信。
对知识的信任,才是最持久的信任。
在整个余氏七塔项目之中,余华是当之无愧的灵魂级人物,有余华在,那肯定能成。
言语之中满是自信,同余华待久了,久而久之,刘微也沾染了些许自信——他相信余华。
“有你这个回答就够了,请务必要保护好余华同学和研发小组其他成员的安全,安全是重中之重,余华和研发小组保护级别是多少?”特派员感受到刘微的自信与坚定,露出温文尔雅的微笑,点了点头,话锋一转,询问道。
安全。
这是不容忽视的关键点。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余华的个人安危,决定整个根据地硫酸工业和炸药工业的建立计划。
“秘密级,由于还未正式接触余华同学,暂时无法提供明面保护。”刘微听闻,回答道。
秘密级,同保密级别划分标准相同,一明一暗,24小时不间断保护。
保护级别分为最高绝密,绝密,秘密,机密,依据相关人员重要程度和身份制定不同保护级别,研发小组四人全是秘密级。
“余华和研发小组的重要性非常高,科学家具有不可替代性,每一名科学人才我们都要高度重视和保护起来,决不能损失在敌人手里。”特派员说道。
刘微点头。
“教授,你讲一讲这个高产小麦的情况,所谓高产,产量可以达到多高?”了解完余氏七塔的情况,特派员话锋一转,询问关于高产小麦的事情。
所谓高产小麦。
有多高产?
到了刘村之后,特派员就听到关于高产小麦的情况,但却并未深入了解高产小麦。
“余华同学提出的高产小麦概念,通过天然杂交方式培育,第一代高产小麦亩产量计划稳定在250公斤以上,具体多高不清楚,但最低标准是250公斤。”刘微脑海仔细回忆,整理一番措辞,回答道。
还是老样子,技术领域的事情他不懂,也不该他操心,不过,他却清楚记得余华和林婉对第一代高产小麦的目标——稳定在亩产250公斤以上。
“亩产250公斤?!”特派员听到这个产量数据,心潮澎湃,有些不可思议,经常下田干活的他,非常清楚小麦亩产量数据:“这是真的吗?”
话语之中,尽是难以置信之色。
震撼。
惊讶。
不可思议。
亩产250公斤的高产小麦,这个产量是什么概念?
根据地由于缺乏化肥,耕地多为山地,旱地,水资源不足,地力低,每亩麦子产量只有30斤—45斤左右,极少数上好地肥的水浇地能有110斤产量。
老天爷,一边是亩产三十四斤麦子,一边是亩产五百斤麦子,双方之间的差距高达十几倍!
就算是上好的水浇地,差距也有四五倍之多!
“真的,我相信余华同学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他不是一个好高骛远的人,能干多大的事,就定多大的目标。”刘微肯定道。
“一亩地五百斤麦子……”特派员轻声自语,尽管得到确认,心中还是有些难以置信。
这个消息就如同汹涌湍急的洪流般,冲击他的内心,如果他没下过地,可能对一亩地五百斤麦子没什么概念,但经常劳作的他,却明白这个高产小麦的产量有多么恐怖和夸张。
整整五百斤!
看着特派员满脸震撼且不可思议的表情,刘微并不意外,毕竟,他当初也是这么过来的。
“刘同志,你认为高产小麦搞出来的可能性有多少?”过了数息,特派员深深吸了一口气,脑海恢复冷静,询问道。
“可能性很大,高产小麦来自于余华同学根据国外孟山都公司杂交玉米提出的概念,在来白洋淀的路上,余华同学已经在麦田里找到一株高度疑似天然杂交小麦的变异株,据他所言,只要再找到更多的天然杂交小麦变异株,不出三年,就能培育出第一代高产小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