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捣乱。我得盯紧点儿。”王大卫找了个理由糊弄过去。
他的计划是三十六架投石车分别瞄准五个预测点,一波齐射,五辆车全部带走。所以得一直盯着。五辆车很可能不会同时到达各自的预测点,更有可能来个“中途变轨”,那就得重新预测重新算。
其实他多虑了。
军队讲纪律,讲究整齐划一。兵力投放也是如此,大家一起上,才有杀伤力。除非挤不下。一波一波上,容易搞成添油战术,那会死得很难看。
鲁发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沦落”到乌木军的。
明末有一场萨尔浒之战,明军就“被添油”了。野猪皮留下一句狠话,脍炙人口: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远处,五辆盾车慢悠悠向前,齐头并进。每辆车后面都有长长的一队步兵挤在阴影之中。同时到达预测点。
王大卫传令:“所有炮车,发射。”
三十六个八十斤大石球腾空而起,奔赴各自的目标。
最西侧,王大卫内心编为一号的盾车被砸出一个大洞。洞口比炮弹大得多,呈锯齿状椭圆形。因为它是由木板横向排列拼接而成的。
洞口后面,炮弹和木板碎屑横飞,惨不忍睹。
二号车,安然无恙。
三号车同时被两发炮弹击中,当场碎成渣渣。
四号车被砸中右轮,车身原地旋转三周,带飞数名兰州兵,最后垮塌。
五号车很结实,炮弹没有击碎盾牌,但是盾牌整体向后拍倒,激起一阵浓烟。躲在后面的步兵呆若木鸡,尤其是现在站在第一排的几个人。
王大卫再次下令:“未棱、戌棱,再来一次。”
声音急促,他怕二号车移动位置,因为他很肯定“自己”算得没错,第一波的六发炮弹虽然没打中,但是形成了跨射。
跨射是后世大航海时代、战列舰对轰时期出现的概念。战列舰一般相距十公里左右开始对轰。这么远的距离,炮弹因为个体原因会出现很大误差,打不中很正常。就算这些炮弹是从同一条流水线上排队下来的也一样。
但是为什么打不中得知道原因,可以为下一炮提供参考。如果是没测准,那就修正舰炮;如果是炮弹自己的原因,那就不用修正。
这个得弄清楚,总不能每次都蒙啊!炮弹很贵的。
于是就有了齐射。一艘战列舰上九门或者十门舰炮同时射击,虽然很可能一发都没打中,但是可以看着弹点。
如果所有的着弹点连起来形成的凸多边形覆盖了目标,就是跨射。意味着观测正确,仅仅是炮弹的原因,不用调整,直接重新装填,再来一次即可。
否则,根据着弹点重新算,调整各舰炮参数,再次齐射,争取尽快形成跨射。
未棱和戌棱的六个炮组动作极快,远超平常速度。别人都中,就自己没中,太丢脸了。会不会影响考验啊?我很诚心的,真的。
第二轮齐射。很遗憾,又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