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我在大唐卖烧烤罗章赵天虎 娱乐:人设这玩意,狗都不要! 华夏少年闯西甲 娘子食鬼 听说霸总很卑微 我也是皇叔 贺教授,你前妻另寻新欢了 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 赵瑞龙搞我?赵立春连夜道歉求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5章 《道德经》版本这么多,我们该信哪一个? (第1/2页)

    《道德经》版本这么多,我们该信哪一个?

    我们常言:“《道德经》,五千言”。也许有人会问:“《道德经》是真的刚好五千字吗?”关于这个问题,有些人给出了更准确的回答,如4999字、5284字等。但实际上,不同版本的《道德经》在字数有一些差异。

    李零先生在《我们的经典》中,引用其学生苏晓威的数据:马王堆帛书,甲本为5344字,乙本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经章句》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傅奕《道德经古本》为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

    这些数字之差,又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本文简单从部分版本中找寻一些线索,并解开大家心中的疑问。

    所谓帛书,是指古代写在绢帛上的文书,马王堆出土的《道德经》甲、乙本,是以手抄时间为主要依据进行区分的,而主要的推论依据是文中对帝王名号的避讳。

    避名讳,是古代的一种礼法,是我国汉字的一种文化现象:人们在日常对话或书写过程中,遇到一些需要避讳的人物名字时,应该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或用其他方式来表述书写,避帝王名讳为“公讳”,避父母名讳为“家讳”,避圣人名讳为“圣讳”。

    举一些例子:为避秦始皇嬴政(正)的名讳,正月被改成端月,避光武刘秀讳,秀才改茂才。

    出土的甲本中,并没有避开“邦”的字讳,说明此书应在高祖前,处秦汉之际,而乙本中,避“邦”字讳,但仍使用“盈”和“恒”两字,可见其抄写的时间应在文、景二帝之前。

    丝帛已有破损,文字多有残缺,甲本不分章节,以“德经”在前,“道经”在后。

    帛书甲本卷后,还有四篇佚书,分别为:五行、九主、明君、德圣。乙本与甲本的章次完全一致。不过甲本用篆书抄写,而乙本则用隶书抄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专业替身,谢绝恋爱 修阴阳神功,掠夺诸天万界 你小子!用不用这么低调!! 穿越李自成,亲手终结大明和大清 鸣人的考试 寒门崛起之从少校晋升将军 攻略boss的小粉猪 网游:开局沦为祭品,我反手弑神 契神兽,炼神丹,众神膜拜九少爷 只想和她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