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分成两块区域,东面如同如今不少中药房那样,当年应当是药柜和有许多安放小抽屉的药格高大柜子。或许是现在这店主为了营造古韵气氛,也许是这些实木家什不好处置,就这样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药柜上还摆放着捣药的铜臼、碾药的铜碾和切药的铜柄小铡刀。这些黄铜制的东西年代久远,被主人摩挲得金光闪闪,很是惹人注目。
店铺的西面靠里应当是端木大夫坐堂接诊的地方,靠门口处大概是患者们排队候诊的地方。如果能回归原貌,可以想像得出,西北面应当摆放着古色古香的诊桌和大夫坐的太师圈椅,还有供患者坐的方凳。而靠门的位置则应当摆放着一排或两排甚至三排实木长条凳。如今这些摆设已全无,代之的是成凹形的三面铝合金架子的展柜,上面摆放着样式别致的据说是过去皇家巡幸平德所用的器皿、把件工艺品。中间的空档地块则放着一个大理石围木框的圆桌,圆桌四周有六把同样是圆面腰鼓形状的实木凳子供顾客小坐。看这套桌椅古朴风味,想必是从里院正厢房客厅里搬过来的古董家什了。
开店的老板是一个四十多岁精瘦的男人,留着寸头,一身绸缎服饰,足下却穿着一双与那身衣服不搭配的皮鞋。他的手里端着一只看起来年头颇久的紫砂茶壶。禹若冰猜想,保不齐那还是端木家祖传下来的东西呢,如果放到北京、上海乃至香港的大拍卖行去估价,恐怕得十几万至几十万哩。
正在和长得娇媚的营业员调笑的老板看到有客人三三两两地走进店来,神态大喜,赶紧迎上前去,腆着皮笑肉不笑的猴儿脸问道:“欢迎贵客光临。随意看看吧,我这里出让的都是大清历代皇帝来平德避暑时用过的臻品呢。”
行里的规矩,货真价实的老古董件不叫“买卖”,只能说是“出让”“受让”,这和到佛教用品商店里买东西差不多,大到一尊佛像,小到一把香,要买的话只能说“请”,否则就是对菩萨神明的大不敬了。
老板的眼力架倒不差,一眼就判断出禹若冰俩是有钱的主儿,至于后面的两拨,大概是随意进来逛逛的。他像蜜蜂盯上花儿,亦步亦趋围着俩人转,看到禹若冰的目光落在哪个物件上,就不厌其烦地介绍。
“先生好眼光,这是康熙大帝当年用过的珐琅饭碗。”
“这是乾隆皇帝去平德时留下的大明宣德炉呢,当年明宣宗朱瞻基只铸造了三千只,除了北京城的故宫博物院之外,您怕是难得见到这般臻品喽。”
老板很精明,他把店里的物件说成与“真品”音似的“臻品”,大概是为了规避有顾客告他是欺诈吧。禹若冰是文人,自不待说十分明了其中的猫腻,就连秦苏怡等人虽然不是文字匠,也晓得这老板是在打模棱两可的擦边球哩。小靳大夫忍俊不禁,指着展柜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