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神奇的中华“柏群之冠”——仓颉手植柏
古树档案:文化祖庭仓颉庙,位于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城东北35公里处的史官镇。庙内古柏成群,与桥山的黄帝陵古柏群以及山东曲阜孔庙古柏群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庙古柏群。
仓颉庙古柏群千年以上的古树48株,全部列为“特级”保护名木,属古树保护范围的70余株,其中5000年以上者1株,4000年以上者3株,3000年以上者14株,被誉为“柏群之首”。这些古柏是仓颉庙景区最有价值的文化遗存和历史见证。而在其中,若数最具传奇色彩的,非那棵享誉“柏群之冠”的仓颉手植柏莫属。
仓颉手植柏
仓颉手植柏,树龄5000余年,树高逾16米、腰围7.8米、根围9.9米,树纹像奔腾的河流,至今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据全国绿化委员会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全国普查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其中5000年以上的古树有5株,均在陕西省,其中排在序列第一的即仓颉手植柏,生长在仓颉墓的东北侧。
仓颉,原复姓侯刚,名颉,上古轩辕黄帝时期人,生于白水县阳武村,天年后葬于利乡亭(今史官村北)。因为仓颉是历朝历代史官的鼻祖,因此他长眠之地的村子便叫史官村,当地群众称他为“仓圣爷”。民间传说,仓颉仰观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鸟兽蹄行之迹,首创文字。上苍为慰劳仓颉造字之功而“天雨粟,鬼夜哭”。仓颉在头枕黄龙山、足蹬洛河水、两溪旁拥、二龙戏珠之地种下了这棵树,确定为天年之后的归宿地。这棵树后来被人们称为仓颉手植柏,也被专家学者誉为“文化之源,文明之根”。
“拔地巨柏凌碧汉,文脉永续越千年。”站在这棵古柏树旁,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厚重感油然而生。历经千年风雨洗礼,依然在岁月中凝成挺拔的身影,以一种古朴苍劲之美,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这些古柏中,最引人注目的当然还是具有五千年树龄的仓颉手植柏。它的树干犹如飞流直下,卷起浪花无数,因此又称为瀑布柏。而这奔腾不息的瀑布,流淌着仓颉对全人类的滔滔不绝的贡献!”曾任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所长,历史学博士马德在《中华文字始祖与白水民间信仰》一文中这样写道。“树裂如劈,枝柯如铁,翠叶如盖,足可同黄帝陵的轩辕手植柏媲美,令人驰想岁月的遥远,回味文明的历程。”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在《仓颉庙记》中写道。
我的家乡在陕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记事起,村里家家户户灶房里,都摆着一个大大的水缸。水缸的容积一般都能装上两三百斤水,够一家人几天的用量了。一副担水的挑子和两只铁水桶,容积可大可小。少数人家还用木桶挑水,力气大才能挑得动,由于太笨重,后来被铁桶逐步代替。
八十年代初期,有游乡打井的人来给村里打井。谁家打井,几乎全村人都会来帮忙或围观。打井用的是铁钎,在铁钎上绑上坚硬的木棍,几个劳动力随着号子声起伏将铁钎抬起再使劲往下砸压,铁钎子便一寸一寸扎入泥土,发出扑哧扑哧的声响。
打井的铁钎通常是两米一节,每一节两头都有螺母和螺纹,打井师傅会根据地质情况确定打多少米深。那个时候,一个村里没有几家有手压水井,条件稍微好点的人家才会打井,有的半个村子的人共用一口手压水井。
每天清晨,当屋顶还没升起炊烟时,很多水桶就早早摆放在井边,一字排开,轮流打水。挑水的大多是男人们,一条扁担颤颤悠悠,两只水桶摇摇晃晃,是村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如今,老家农村已经告别了手压水井,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喝着自来水管里流淌着的甘甜的水时,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家乡的地下井水,更不会忘记家门口那眼功不可没的手压水井。
常言道:饮水思源。尽管家乡的手压水井早已不再使用,我仍时刻铭记手压水井给家乡人作的贡献,手压水井是历史刻下的时代符号,也是我对生我养我的家乡的念想。
这么金黄的季节,我想坐在高高的草垛上说秋天的收成。
寂静的午后,我在听孙露的《离别的秋天》,时光一节一节退去,一生犹如一秋,我们行走着,也离别着。我想说我们的一生太过短暂,饱满的部分仅仅犹如这四分之一的秋天。在这个四分之一的秋天里,我们是不是要有所冲动,去掂一掂辛劳过后那些稼穑而来的果实?因为唯有果实,才可以检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