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拉姆就来了,还给他们带来了自己家做的牛肉饼和酥油茶给他们做早餐。牛肉饼和酥油茶的味道确实很不错,白天和嫣然吃了都大加赞扬了一番。郝剑则是又跟拉姆一顿瞎侃。
吃完饭,他们就开车上路了。他们先来到了当地的文化旅游局,自称是博古大学的研究生,是来当地考察风土人情的,想要了解一下杜立巴族的情况。
局里的一个副处长接待了他们,并告诉他们,这些年也曾经有一些自称是其它地方来的学者询问过杜立巴族的事情,过后他也查阅了一些网上关于杜立巴族的文章。虽然这些文章的有些说法挺像那么回事的,但他们当地确实没有这个民族。
副处长建议他们再去民政局了解一下情况,因为民政局是负责民族、宗教和人口这些事务的。
到了民政局,他们也同样得到了类似的答复。全州人口几十万,有十几个民族,但从没听说过杜立巴族这个民族。并且当地也没有一种身高很矮的民族。不过民政局的同志推荐他们去市档案馆查一下当地的县志之类的历史资料,看有没有别的线索。
这倒是一个好主意!他们立马兴致冲冲地奔向了档案馆,并借阅了所有的县志资料。他们几个开始翻阅了起来。这些原始的县志有些是用藏文编写的,不过幸好现在都已经翻译成了华夏语,阅读起来完全没有问题。
由于杜立巴族只是个传说,网上的资料是根据英文的发音音译过来的,真实的这个民族不一定就叫做杜立巴。比如当时白天看到的楼兰僧人所写的故事中,就把它叫做“多巴”。所以他们在查阅的时候,都注意了有没有发音比较类似的民族和村庄名称。
经过一上午的奋战,他们并没有找到任何关于“杜立巴”的记载,只找到了两个发音类似的村庄。这个结果不能令人满意,他们有些灰心。不过白天还是把这两个村庄的名称输入了手机地图,查看了一下他们的位置。
其中一个村庄位于县城的附近,因此根本不可能是隐藏的世外桃源。
另一个村庄倒是在山中,白天仔细翻阅了县志中对于这个村庄的记载。这个村庄始建于解放后,是当地政府为了聚集当地游牧的牧民而新建的,因此也不可能是他们要找的。
正当白天心灰意冷时,他突然想起来当时古书中所提到的村庄叫“迦佤托”。只不过这个地名连孙教授也无法查出如今是在哪里,因此他也就没再一探究竟。但这里既然有县志,上面是否有记载呢?
他马上打起精神,叫大家查“迦佤托”这个名字,看是否有这个村庄的记载。几个人又把县志翻了一遍,但结果仍然是让人灰心的。什么也没找到!
虽然有点不甘心,但也没办法!
“要不然,我还是带你们多找些年长的老人问问吧!”出了档案馆,拉姆说道。
既然没有其它的办法,也只好碰碰运气了。白天他们同意了。
巴颜市人口稀少,街上的人也不多。他们慢慢地开着车,遇到藏族的老人就下车问。大部分的人听到“杜立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