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大。
另外一人看面相四十多岁,同样的,实际年龄或许不大。
老人说道:“我二人都读过书,虽不是同乡,却也离的不远,前朝我二人还结伴参加了几次科举,却从未及第,适逢乱世,老夫回乡开了家私塾,底层百姓哪里读的起书,偶尔有几个生员读不了几日就缀学了。”
另一人说道:“我们情况差不多,以前为了供我等读书,家中田产都卖了,只求能够科举及第,谁知真正及第的大多还是那些士家子弟。去年大旱,我等实在是活不下去了,无奈出来乞讨渡日。”
两人说着,眼泪便流了下来。
这个世道虽说不公,但也是公平的,虽然及第的大多是世家子弟,但是世上的书籍也大多在人家手里,那些人从小就开始读书,比那些寒门子弟确实有真才实学。
寒门,终究是带个门字,平民百姓恐怕连书都见不到。
王远安慰了一下两人,说道:“天生我材必有用,两位放心,总有用武之地。等春耕结束,我打算在村里建一个学堂,两位在里面做先生如何?”
两人顿时两眼放光,老人激动地问道:“此言当真?”
王远笑道:“当真!村中加上咱们刚来的这些,将近二十多个孩子,正是读书的好光景,若是荒废了,岂不可惜?到时我给你们每月五贯的奉钱,如何?”
两人连忙摆手:“不不不,太多了,这如何使得!”
“此事还早,咱们以后再议。”王远又看向其他人,问道:“大伙儿可还有一技之长之人?”
见没有人说话,老人苦笑一声,说道:“都是些苦命之人,哪有什么一技之长,大多也是地里刨食之人。”
王远点点头,问道:“老人家,不知道你贵姓?”
“小老儿姓顾,小郎君叫我顾老头儿就成。”此时还没有贵姓一说,顾老头是读书人,倒也听的懂。
“我还是称你为顾老吧。你二人乃读书人,这些人暂时由你们来管理,外面有一些乡亲正在为大伙搭建茅屋,你们先去帮忙,夜里好有个住处,如何住就由你们安排,暂时先挤一挤,明日开始,大伙再搭建这种土坯房,保证每家每户都有房子住!”
“大善!”
“多谢小郎君!”
众人感谢着走了出去。
见老李头和几个老人在一旁看了许久,王远叫住了顾老头:“顾老,这几位乃齐王庄的老人,有什么事就与他们商量。”
“诶!”
“老头儿,他们安顿下来,烧些热水,让他们都洗洗,有会做针线活的女人,让她们去帮忙做衣服,每人先做一套。”
老李头咧嘴一笑:“晓得了,小郎君,这些事不用你安排。”
村里的人口越来越多,自己也高兴。
村子里的建设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士兵们的家属和乞丐们也加入了进去。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时间一晃,半个多月过去了。
齐王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村中的人口算上那些士兵,已经超过了二百五十人。
土坯房都超过了一百五十间,足够所有人居住。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