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快穿王牌系统生崽手册 重生的齿轮 完美世界:梦回仙古 马嘉祺,我想抱抱你 营安老家 洪荒:从龙族开始 人在南韩,开局部长检察官 游戏缔造者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0章 报行天下(大章) (第2/2页)

看到笑话的时候,也不禁笑出声。

    甄宝芬可是个饶舌的,当她离开荣庆堂,便将《大周报》的事儿告诉了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三春等姑娘们,姑娘们纷纷好奇了。

    史湘云是贾母的内侄孙女,她还是襁褓里的婴儿时,父母就没了,她由叔叔婶婶抚养长大,这里的叔叔指的是保龄侯史鼐。

    贾母喜爱史湘云,有时会特意派人去史家接史湘云来荣国府。

    今日便是如此。

    “我找老太太要来那玩意儿,咱们一同瞧瞧!”

    敢作敢为的史湘云,当即前往荣庆堂,找贾母要来了《大周报》。

    姑娘们环坐共览,都被笑话逗笑了,也都不禁钦佩起了袁庆柏。

    “当今圣上真真很有才干,连诗都作得这般好,这首《春郊》可谓经典矣!”

    探春赞叹。

    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迎春、惜春纷纷点头称是。

    这群姑娘都有些文化水平,其中,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探春还都有着不俗的诗词水平。

    史湘云突然对薛宝钗笑道:“恭喜宝姐姐,将来您可是要当圣上的妃嫔呢。”

    此话一出,薛宝钗登时害臊,白了一眼史湘云:“你又拿这事儿打趣我!”

    心中却窃喜。

    林黛玉心里悄悄“哼”了一声,未知何故,对此感到有点子不爽。

    探春心里悄悄羡慕,嘴上却笑道:“闲来无事,要不咱们几个,今日便仿效三代圣上,一同作诗吧?”

    史湘云兴味盎然,应声附和:“妙极!”

    她可是对作诗很感兴趣的。

    于是这日,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探春几个,一同作起了诗……

    若根据原著,明年探春会在大观园里倡议结诗社,金钗们一同作诗。

    现在,大观园虽没了,金钗们却是提前一年一同作诗了。

    ……

    ……

    由于神京城和西部战争前线经常有文书加急往来,当第一期《大周报》还没有发行到江南的时候,身在西北前线的靖边大将军王子腾,就已收到了这份报纸,也已收到了必须集体研读的旨意。

    “王大将军升帐!”

    “王大将军升帐!”

    “王大将军升帐!”

    “……”

    这日,大周北路大军中,又一次传出了王子腾升帐的军令。

    数十名北路大军的武将,又一次聚集到王子腾的中军行辕。

    王子腾端坐殿内正中,魁伟的身材配上大将军盔甲,依然是威风凛凛,气势不凡,依然是颇有大将军的范儿。

    王子腾打量了一番下面端坐的武将们,然后拿起《大周报》,一本正经地说道:“今日本大将军收到了这份《大周报》,奉圣上之旨,我须得与诸将共研读,诸将也须得带领各自所属的官兵们研读。”

    接着,王子腾便当众读起了《大周报》……

    “汪岳,本大将军奉旨带与你们一同研读这《大周报》,你竟敢打盹?这可是违抗圣命的!”

    王子腾读着读着,发现一名叫汪岳的参将听得昏昏欲睡,训斥了起来。

    汪岳心中郁闷,他是识字不多的大老粗,王子腾读的内容,他有些听不懂,却是强振精神,违抗圣命这罪名他可担待不起。

    其实,现场还有其他武将听得昏昏欲睡,却是都不敢打瞌睡了。

    王子腾继续读《大周报》,直到读完三代天子的诗歌才停下,后面的笑话没读了,觉得这种场合不适合读出来,将报纸递给武将们传看。

    于是,适才还很严肃的氛围,因为三个笑话,变得乐呵呵一片。

    ……

    ……

    有袁庆柏的旨意,配上大周的驿站系统,第一期的《大周报》在短期内便发行到了大周全国各地,包括了西部边陲和东南沿海。

    各官府、各军营、各官学都集体研读了第一期《大周报》。

    当第二期《大周报》还没发行到江南地区的时候,第一期《大周报》便已在江南地区开始火起来了。

    江南地区的文武官员、文人墨客甚至民间百姓,纷纷对这一期的《大周报》展开了议论。

    有人议论《大周报》的新奇之处。

    有人议论袁庆柏这位当今天子的经历成就。

    有人议论朝廷要事的新闻。

    也有人议论景安帝、承泰帝、天隆帝三代天子的诗歌或笑话。

    还有人的关注点在别处……

    叶天世,今年六十多岁,号南阳先生,江苏吴县人,现居苏州阊门外的上津桥畔,因此又号上津老人。

    值得一提的是,《红楼梦》里开篇就写到,苏州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葫芦庙……甄士隐、香菱、贾雨村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展开的,也可以说,《红楼梦》的故事是从这里展开的。

    叶天世出自医学世家,家里世代行医,他的祖父甚通医理,医德高尚,他的父亲医术更精,读书也多,他的表兄亦为医生。

    叶天世自幼对医道耳濡目染,有志于此,少时即受家学,禀赋聪颖且嗜爱医学。

    他从小就熟读《内经》《难经》等古籍,对历代名家的医书旁搜博采。

    他勤奋笃学,且谦逊向贤,经常向他人讨教习学,青少年时期先后拜过师的不下二十人,其中包括一些著名医家,可谓“师门深广”。

    他可谓是“贯彻古今医术”。

    如今,已经六十多岁的叶天世,已是大周当今的医学大家。

    他尤其擅长治疗温病,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等症,是华夏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大纲,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开辟了新途径,且对儿科、妇科、内科、外科、五官科都精通。

    叶天世已颇有名气,不仅在江南地区有名,声名还传到了神京城,甚至有人称赞他为“天医星下凡”。

    叶天世的儿子叶奕彰、叶龙彰也都是医生。

    这日,叶奕彰、叶龙彰一同找叶天世商议起了一件事。

    叶奕彰对叶天世道:“父亲,您应当入京,凭您的医术名望,去了京里,多半是能当上御医的。”

    第一期《大周报》里有一则袁庆柏改革太医院的新闻,新闻里提到,袁庆柏黜免了多名滥竽充数医术低下的太医,向大周天下诚邀医术高明的医生入太医院,若果真医术高明,便会授予御医之职,正七品官,可用六品冠戴。

    这让叶奕彰、叶龙彰都心动不已,都希望老父亲能去当御医,以前是没这个机会,哪怕叶天世医术高明,也进不了太医院,今逢良机,不可错失。

    叶天世对两个儿子道:“我已逾花甲,每日伤病盈门,忙于诊治病人,连著述都无暇,又何必去都中太医院?”

    叶奕彰道:“父亲,难得当今圣上整治太医院,向天下召集名医,如此重视医道,您去了神京城,便能得见圣颜,还能当上御医,这对咱们叶家甚是有益,对咱们做儿子的,还有您的孙子们,都大有裨益。”

    叶龙彰附和道:“诚如大哥所言,父亲,此良机不可失,凭您的医术,进了太医院,以后或许还能当上院判甚至院使,让您的孙子们沾沾您老的光。”

    叶天世沉思了一会子,颔首道:“善哉,我便往神京一行!”

    本来,连大周太医院的太医都地位不高,更别说民间的医生了,哪怕叶天世是当今医学大家,身份地位也不是多高。

    而在这个时代,仕途为尊,人皆向往。

    纵然是叶天世这样的名医,心里也是想当官的,而且,叶天世很疼爱自己的孙子们,愿为了孙子们去神京城搏一个官身!

    (本章完)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快穿王牌系统生崽手册 人在南韩,开局部长检察官 创世之主 洪荒:一棵杏树的无敌进化 罗云秀才传奇 综武:截胡南宫,李寒衣提剑上门 少爷别装了,夫人已知道你不瞎了 我去,还能这么玩?跨位面磕cp 戏游末世 双生初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