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叶君临苏雪儿 我有霉运光环,不是魅惑光环! 拒当备胎,拥抱白月光 鬼武医仙:专治一切不服 才下病危通知?他连死人都能救活 我于恶土观青天,待看蟒雀吞龙时 棺越:开局便是冒牌货 重生1978:我的媳妇是女知青 贺总夫人又来蹭气运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2章 至此,已成艺术 (第1/2页)

    说起华夏传统乐器,那可真是琳琅满目,数不胜数,像琴、瑟、笛、箫、筝、埙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此外,还有一些比较冷门的乐器,如钟、磬、柷、敔、笙、竽等等。

    然而时至今日,这些曾经辉煌一时的乐器,大多数都被加上了一个\"古\"字,以与现代乐器相区别开来。

    尽管华夏乐声的发展相对缓慢,而且在正史中的地位并不算高,但却拥有着详尽的乐理体系。

    比如宫、商、角、徵、羽这五声音阶,以及最早的乐器分类方法——按照材质将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这八大类,并称之为\"八音\"。

    像是笛子和箫属于竹制乐器,发出的声音就称为竹音;而用陶土烧制而成的埙,则归为土音。

    在众多的乐器当中,如果要挑选出一种让全体国民最为熟悉的乐器,恐怕非唢呐莫属了。

    千年琵琶,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唢呐一响全剧终。

    百般乐器,唢呐为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

    作为民间婚丧嫁娶中用到最多的乐器,唢呐一响,就意味着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几个时刻之一。

    然而实际上,唢呐这一乐器并不是源自于华夏本土,而是来自遥远的波斯,阿拉伯国家。

    它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穿越千山万水,最终传入了我国境内。

    在那个时代,乐人的社会地位极为低微,所谓的舞蹈和音乐只不过是供给那些达官显贵在闲暇时光里消遣娱乐的工具罢了。这些伶人们被视为下等人。

    与此同时,古代读书人所倡导的“君子六艺”之中确实包含了“乐”这一项,但这里的“乐”仅仅指代着古琴这一乐器。

    而且,这种“乐”更多地是被用来修身养性、陶冶个人情操,并不会像其他表演形式那样公开演出给大众观赏。

    民间更不用说了,劳苦大众哪有时间欣赏高雅的乐曲。

    直至这批乐器进入我国,民乐才开始发展。

    细看直到如今在婚丧嫁娶,戏曲相声中用到最多的是二胡,唢呐,而不是古筝,琴就能了解一二。

    有人擅长从0到1,有人擅长从1到100。

    唢呐从进入华夏,经过千百年的本土改良,它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人生,声音贯穿劳苦大众的历史记忆。

    它吹奏的是故事。

    “卧槽,卧槽,卧槽,声音一响,我鸡皮疙瘩起来了。”

    “哎呦我去,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这个声音一响起,我就知道我要随礼吃席了。”

    “初闻不识唢呐音,再听已是棺中人。”

    “电子舞曲+乡村乐,这个组合实在没想到,再搭配俩舞者就好了。”

    “你搁着下棋来了是吧。”

    “牛掰,把排面给我打公屏上!”

    “666”

    “今天,阎王来了都要先蹦个迪再走。”

    “真的,泰酷辣!”

    ……

    当声音响起的那一刻,直播间瞬间炸锅。

    没有人会想到,陆晨会在音乐节的舞台上,把这样一个民俗乐器拿了上来。

    还是电子音乐。

    电音,从诞生之初就是最潮流的音乐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叶君临苏雪儿 末世之我的空间住了个精灵 诡异修真界,我的法术千奇百怪 惊!卑微丫鬟竟是霸道君主 团宠老鼠的幸福生活 穿越我在古代打猎养家 杀神下山:绝色女神师姐太宠我叶君临苏雪儿 我家娘子乖巧,一掌呼飞全城老少 八卦钥匙 逆爱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