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重生之炮灰的暴击 快穿之娇养卿卿 四合院,我刘光齐狂飙进部 夺回身体后,女主重新万人迷了 医学博士的无敌人生 混沌天帝诀 啥?波特是个女孩! 神仙是自已修出来的 我家大师兄实在是太不正经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8章 瀛州建制 (第1/2页)

    五月初头。

    马公堡终于渐渐恢复了秩序,熬过这一波士兵同工匠家眷移民高峰的混乱期。

    瀛州四个移民点共安置1900多户过两万人口,若算上澎湖,人口差不多有两万七千人。

    这个规模,已经不亚于一个贫瘠下县的户籍人口。

    有点吃撑了!

    即便这样,也还是陆陆续续有人随船前来。

    沾亲带故,呼朋唤友,一个人忽悠十几户前来安家的牛人也不是没有。

    这样的情况,在我来澎湖之前是完全无法预料的,我那时甚至已经做好十年光杆司令的准备。

    但事实上想求变的人不只我一个,有饭吃能种地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

    移民中,以北直隶人为最多,辽东其次,山东再次,之后才是南直隶,福建。

    这种反常现象源于瀛王府招募的工匠同士兵大多来自环渤海地区,而南直同福建,则源于自发,就像澎湖不断膨胀的渔民数量。

    马公堡外,终于有了零星商户。

    这些商户,大多是从北塘来的,或者分号或者学徒自立门户,家族开枝散叶。

    最近,又多了一批人。

    八家闽商在马公堡外划定区域营建库房,每家都有几十人常驻在这里。

    闽人历来善经商也善跑海,这有了商机自然就有人闻着味道来了,一忽儿间就有几家八闽特色饭庄在不知不觉间开始营业。

    虽然,这些商家的营业场所可能就是几根木头支起来的草棚。

    但有就比没有要好,这代表澎湖终于有了自我循环的能力,而不是只王府一家来苦苦支撑。

    当然,为了扩大人口,吸引商家,土地我可以白给,但税收却不可免。

    同北塘一个规矩,商户需要登记,有官家颁发的执照方可开业,一块地皮给了商户,半年免税,而后开始征收三税。

    经营税、清洁税、城镇建设税。

    至于中途转让,也再没有免税优惠了,也就是一块地皮只有半年的免税期。

    说商户不赚钱,地皮不要了,逃走?

    至今为止,北塘还没有发生类似事件,这土地给了他就是钱,转卖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没有傻子会弃土地于不顾。

    老实讲,就澎湖现在的状况,商户来了就是闭着眼睛赚钱。

    经过近三个月的努力。

    三个千户兵额满员,这就是三千人。

    三个商行雇员,差不多也是这个人数。

    各类工匠,八百多人。

    王府直属,六百多人。

    这么多人,可以想象需求有多大,其消费能力足以支撑起一个小城镇了。

    而为了规避朝廷套在我脑袋上的紧箍咒。

    我把驻守四个定居点的军队在名义上给撤了,咱不是军队,而是民团,属于民间自发成立的准军事组织。

    一个把总驻守一个据点哪里够用呢,还要慢慢的增加人手。

    我的计划,到今年年底,每个定居点的民团要扩大至两个把总五百人。

    不如此,就很难继续向周边开拓,并保卫定居移民的安全。

    至于会不会引起朝廷的警觉?

    我只能尽力将影响降至最小,却不能因为顾忌而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天高皇帝远,各地乱糟糟的事情多了,我这点折腾未必就能入了皇帝法眼。

    再者说,澎湖也没几个能同皇帝或者内阁说上话的,那几个老倌的往来信件,早就暗中监控了起来,至于其他人,县太爷都见不到,更何谈皇帝同内阁。

    总之,瀛州开拓计划便死也不能停下来!

    这么多定居点。

    没有一套行政体系来管理是会乱套的。

    商量来商量去,也是最近两日才敲定下来。

    将五处定居点以河流或者山脉为地理分界线,设立五个县。

    魍港,这名字太过不吉,无从考证,改设嘉义县。

    台窝湾,这名字源于附近一个土着部落音译,改设台湾县。

    加老湾,这名字源于附近土族音译,正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医学博士的无敌人生 诺亚的回忆录 儿子爱吃的臭酱 国宝熊猫变身萌宝下人间 糙汉子的貌美小夫郎 诡异迷案 在清朝修炼之后飞升了 魂穿1963之世界之巅 死后三年,我把前男友给虐哭了 祁同伟:学生时代开始签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