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百族入侵,我冰帝的身份瞒不住了 官途:勇往直前 火葬场女工日记 仙府:资质平平的我只好苟出长生 我的倾城美女上司 多人生存游戏:少一人都可能会输 反派过分貌美!男主又恋爱脑了 好孕福来:邪王娇宠女将军 末世女穿成七零年代娇软小知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7章 凤仙郡冒天止雨,孙大圣劝善施霖 (第2/2页)

本衙之内。因为我妻子不贤,与我恶言相斗,一时间我发怒无知,推倒了供桌,泼洒了素斋,果真是唤狗来吃了。这两年心中经常回想这件事,神思恍惚,没有地方可以解释(消除),不知道上天怪罪,遗害了黎民。如今遇到老师降临,万望明示,上界是怎么样计较的。”

    行者说道:“那一日正是玉皇下界的日子。看见你将斋供喂了狗,又口出秽言,玉帝立即立下三样物事记你。”

    八戒问道:“哥,是哪三样物事?”

    行者说道:“在披香殿里立了一座米山,约有十丈高下;一座面山,约有二十丈高下。米山旁边有拳头大小的一只小鸡,在那里紧一嘴,慢一嘴的衔那些米吃;面山旁边有一个金毛的哈巴狗儿,在那里长一舌,短一舌的舔那些面粉吃。左边又有一座铁架子,架子上挂着一把黄金大锁,锁梃儿有指头粗细,下面有一盏明灯,灯焰儿燎着那锁梃。直等到那只鸡把米衔光,狗把面舔干净,灯燎断那锁梃,他这里方才该下雨哩。”

    八戒笑道:“不打紧!不打紧!哥哥肯带我去,我变出法身来,一顿就把他的米面都吃了,锁梃弄断了,保管能下雨。”

    行者说道:“呆子不要胡说!这乃是上天所设之计,你怎么能够见到?”

    三藏说道:“像这么说的话,怎么办才好?”

    行者说道:“不难!不难!我临行的时候,四天师曾对我说,只有作善可以解除。”

    那郡侯拜伏在地上,哀告道:“只凭老师指教,下官一一皈依。”

    行者说道:“你若是回心向善,趁早儿念佛看经,我还能替你作为;你若是仍然像以前一样不改,我也不能解除,不久后天就会诛灭你,性命不能保全了。”

    那郡侯磕头礼拜,发誓愿意皈依。当时就去召请本处的僧道,启建道场,各各写发文书,申奏三天。那郡侯领着众人拈香叩拜,答天谢地,引罪自责。三藏也给他念经。另外又出飞报,叫城里城外的大家小户,不论男女身份,都要烧香念佛。这时候,耳中充满一片善声。行者这才欢喜。

    他对八戒、沙僧说道:“你们两个好生护持着师父,等老孙再给他去去来。”

    八戒问道:“哥哥,又往哪里去?”

    行者说道:“这郡侯听信老孙的话,他果然受教,恭敬慈善,诚心念佛,我这回去再奏上玉帝,求一些雨来。”

    沙僧说道:“哥哥既然要去,就不必迟疑,暂且耽搁我们行路,必然求雨一坛,或许会成了我们的正果。”

    好大圣,又纵起云头,直接到西天门外,还遇到了护国天王。

    护国天王问道:“你今又来做什么?”

    行者说道:“那郡侯已经归善了。”

    护国天王也是欢喜。正说着时,早早看见那直符使命,捧定了道家文书,僧家关牒(文书证件),到西天门外去传递。

    那直符使命看见了行者,施礼说道:“这些意愿乃是大圣劝善的功劳。”

    行者问道:“你将这些文牒要送去哪里?”

    直符使命说道:“直接送到通明殿上,给天师传递到玉皇大天尊面前。”

    行者说道:“这样啊,你先前面行走,我应当随后再去。”

    那直符使命进入西天门去了。

    护国天王说道:“大圣,不用去见玉帝了。你只用往九天应元府,借点雷神,径自先去声雷掣电,还他就会有雨下了。”

    行者真个就依了护国天王的话,进入西天门里,不上灵霄殿去求请旨意,而是调转云步,直接去往九天应元府。

    看见那雷门使者、纠录典者、廉访典者都来迎着行者,施礼问道:“大圣怎么来了?”

    行者说道:“有事要见天尊。”

    三个使者立即为行者传奏。天尊随即走出九凤丹霞的大屏风,整衣迎接行者。

    相互见礼后,行者说道:“有一件事特来奉求。”

    天尊说道:“什么事?”

    行者说道:“我因为保着唐僧,走到了凤仙郡,看见那里甚是干旱,已经许诺给他们求雨,特来告借贵部的官将到那里声雷。”

    天尊说道:“我知道那里的郡侯冒犯了上天,立下有三样物事,不知道是不是该下雨哩。”

    行者笑道:“我昨日已经去见玉帝请旨。玉帝派遣天师们引着我去披香殿看那三样物事,乃是米山、面山、金锁。只要这三样物事倒了断了,方才该下雨。我忧愁它们难以倒了断了,天师们叫我劝化郡侯等众人作善,以这些为‘人有善念,天必从之。’ 大概可以回转天心,解除灾难了。如今已经是善念顿生,善声盈耳了。刚才直符使者已经将郡侯他们改行从善的文牒奏上给玉帝去了,老孙因此特来造访尊府,告借雷部的官将去相助相助。”

    天尊说道:“既然如此,就差遣邓、辛、张、陶率领闪电娘子,立即随大圣下降去凤仙郡声雷。”

    那雷部四将随同大圣,不多时就到了凤仙郡境内,立即在半空中作起法来,只听到轰隆隆的雷声,又看见那些淅沥沥的闪电。真个是:

    电掣紫金蛇,雷轰群蛰(动物冬眠)哄。荧煌(辉煌)飞火光,霹雳崩山洞。

    列缺(指闪电)满天明,震惊连地纵。红销一闪发萌芽,万里江山都撼动。

    那凤仙郡,城里城外,大小官员,军民人等,整整三年不曾听见过雷声看见过闪电,今日见到有雷声闪电,众人一齐跪下来,有的头顶着香炉,有的手拈着柳枝,都念着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这一声声善念,果然惊动了上天。正是那古诗云: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暂且不说孙大圣指挥众雷将,在凤仙郡上空掣电轰雷,使下方人人归善。

    却说那上界的直符使者,将僧道两家的文牒,送到了通明殿,四天师传奏上灵霄殿。

    玉帝见了后,说道:“那厮们既然有善念,去看看那三样物事如何了。”

    话音未落,忽然有看管披香殿的将官过来报告道:“所立的米山面山都倒了。霎时间米面全都没有了,锁梃也断了。”

    正奏报时,又有当驾的天官引着凤仙郡的土地、城隍、社令等神一齐过来拜奏道:“本郡的郡主和满城的大小黎庶之家,没有一家没有一人不皈依善果,礼佛敬天。现今启奏赐予慈爱,普降甘雨,救济黎民。”

    玉帝闻言后大喜,随即传旨:“派遣风部、云部、雨部,各自遵循号令,去下方,按凤仙郡地界,立即于今日今时,声雷布云,降雨三尺零四十二点。”

    当时有四大天师奉旨,传给各部即时下界,各自显示神威,一齐振作。

    行者正与邓、辛、张、陶四雷将命令闪电娘子在空中调弄,只看见众神都到了,就合会在一块。那空中就风云际会,甘雨滂沱。好雨:

    漠漠浓云,蒙蒙黑雾。雷车轰轰,闪电灼灼。滚滚狂风,淙淙(g)骤雨。

    所谓一念回天,万民满望。全亏大圣施元运,万里江山处处阴。

    好雨倾河倒海,蔽野迷空。檐前垂瀑布,窗外响玲珑。

    万户千门人念佛,六街三市水流洪。东西河道条条满,南北溪湾处处通。

    槁苗得润,枯木回生。田畴(chou,田地)麻麦盛,村堡豆粮升。

    客旅喜通贩卖,农夫爱尔耘耕。从今黍稷多条畅(茂盛),自然稼穑(jià sè,耕种和收获)得丰登。

    风调雨顺民安乐,海晏河清享大平。

    一日的雨下足了三尺零四十二点,众神只渐渐收回了神通。

    孙大圣厉声高叫道:“那四部的众神,先暂停云从,等老孙去叫郡侯拜谢列位。列位可以拨开云雾,各自现出真身,给这些凡夫们亲眼看看,他们才会诚心来供奉。”

    众神听说后,只得都停在了空中。

    这行者按落云头,径直到凤仙郡里。早早看见三藏、八戒、沙僧,都过来迎接。那郡侯一步一拜地来感谢。

    行者说道:“且慢来谢我。我已经留住了四部的神只,你可去传召多人一同就此拜谢,叫他们以后好来降雨。”

    郡侯随即传出飞报,召集众人一同酬谢,人们都一个个拈香朝拜。只看见那四部神只,打开云雾,各自现出真身。四部指的是雨部、雷部、云部、风部。只看见那:

    龙王显像,雷将舒身。云童出现,风伯(风神)垂真。

    龙王显像,银须苍貌世无双。雷将舒身,钩嘴威颜诚莫比。云童出现,谁如玉面金冠;风伯垂真,曾似燥眉环眼。

    齐齐显露青霄上,各各挨排现圣仪。

    凤仙郡界人才信,顶礼拈香恶性回。今日仰朝天上将,洗心向善尽皈依。

    众神安静地待了一个时辰,人民不断地跪拜他们。

    孙行者又起在云端里,对众神作礼,说道:“有劳!有劳!请列位各自回归本部。老孙还叫这郡界中的人家,供养众位高真(得道成仙的人),逢到时节祭祀感谢。列位从此以后,五日一风,十日一雨,还来拯救拯救。”

    众神依言,各各转回了本部。

    却说大圣坠落云头与三藏说道:“事毕民安,我们可以收拾走路了。”

    那郡侯听到后,急忙行礼说道:“孙老爷说的哪里话!今日这一场,乃是无量无边的恩德。下官这里差人办备小宴,来奉答厚恩。还要买治民间田地,给老爷们起建寺院,设立老爷们的生祠,雕碑刻名,四时享受祭祀。虽然刻骨镂心(铭刻在心灵深处),也难以报答万一,怎么就说这些走路的话!”

    三藏说道:“大人之言虽然适当,但我们乃是西方挂搭行脚的僧人,不敢久住。这一二日间,定走无疑。”

    那郡侯哪里肯放他们离开,连夜差遣多人去置办酒席,起盖祠堂神庙。

    第二天,大开佳宴,请唐僧高坐,孙大圣与八戒、沙僧列坐。郡侯同本郡的大小官员部臣们都端着酒杯纷纷献酒,细吹细打的,款待了一日。这一场果真都是欣然,有诗为证:

    田畴久旱逢甘雨,河道经商处处通。深感神僧来郡界,多蒙大圣上天宫。

    解除三事从前恶,一念皈依善果弘。此后愿如尧舜世,五风十雨万年丰。

    一日筵,二日宴,今日酬,明日谢,挽留了将有半个月,只等着那寺院生祠建造完备。这一日,郡侯请唐僧四人前往那寺院观看。

    唐僧惊讶地问道:“工程浩大,为什么建造完成的如此迅速?”

    那郡侯说道:“下官督促人工,昼夜不息,急急命他们完工,特来请列位老爷去看看。”

    行者笑道:“果真是贤才能干的好贤侯啊!”

    不一会儿就都到了新寺。看见那殿阁巍峨,山门壮丽,全都称赞不已。行者请师父留下一个寺名。

    三藏说道:“有,留名应当唤做‘甘霖普济寺’。”

    郡侯称赞道:“甚好!甚好!”

    用金贴广招僧众,来侍奉香火。殿左边立起唐僧四人的生祠,每年四时祭祀;又起盖了雷神、龙神等神庙,用以报答神功。看完后,唐僧他们立即就要赶路西行。

    那一郡的人民,知道不能把他们久留了,就各自给唐僧四人准备了临别的赠礼,他们四人分文不收。因此,整个凤仙郡的官员人等,盛张鼓乐,大展旌旗幢幡,送出来有三十里远近,犹自不忍分别,于是就擦擦眼泪目送唐僧他们离开,一直到望不见了方才回去。

    这正是:硕德神僧留普济,齐天大圣广施恩。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生赘婿:给病弱美人总裁冲喜后 四合院:娄子再吹牛,我无敌了 盗墓:开局获得鲲鹏血脉! 我和三个女友的故事 造物史记 憎恨我吧,魔女小姐! 身为妖道我的女信徒有点多 师姐穿军嫂:兵哥,一起养孩子呗 快穿:怨种女战神她杀疯了! 快穿:给异界来点小小的忍术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