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一路颠簸,四十多里的道路,行驶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县城。
中间遇到老乡路过,趁王萧萧下车采访的空儿,车上的人也下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看看眼间的山色。
日头已经到了西边,山间照得很是通亮。
路上的老乡衣着蓝色的土布衣服,腰上系着根麻绳。
和尚口的布鞋,满是尘土,鞋底也开了边。
一搂树枝用和腰间同样的绳子捆着,连背带扛的,拖在身后。
‘‘老乡,你是这边上村子的吧!这是去拾柴火吗?”
“是前头村上的。头午搭车去了一趟镇子里,卖点山货,回来顺便捡些柴火,回家。”老乡操着海宁西部特有的语音回答道。
“这路看样是新修的吧?怎么全破碎了。还有这河里怎么没有水,全是石头啊?”
“这路修了有两年吧,修完了开始挺好。这不没两年,山上下来的水,夹着石头,把这路都冲坏了。”
“你看,原来的路到那,现在有一半的都给坏了。剩下的,你看看,到处是坑。”老乡指着河间满是碎石的地方说道。
“你看看,水就是从那地方来的。平时这个地方下雨的时候,河里没有水。下雨不到二个小时,山洪就下来了。建啥也没用,白扯。”
顺着老乡指的方向看去,眼下这些起伏、不高的山上林木还是茂盛。远处高高山上,光秃秃的,不用说存水,鸟儿上去都得打滑。
光秃秃山尖雨后,山水汇聚着直冲而下,原本干涸的河川,洪水猛涨,所到之处,一片狼藉。像这样的盲牛河,在当地十分多见。
到达县城已近晚饭时分。
当地妇联、团口派人出来接待。
听说随同来了记者,又特意安排县委、人大的出面。
桌上,人大主任自然客气一番,说是小县城,这些年贫困,承蒙得到大家的赏光,没有什么拿出手的,都是当地的一些家常菜。
“怎么样,这次来,要办的事都还满意吧?”任主任既是同行来帮扶,打算认领资助孩子的妇联和团口的客人,也是在问陪同去的县里的工作人员。
“非常满意,这多亏了两位小同志,非常细心,周到。”妇联女同志岁数稍大一些先说道。
“那就好,那就好。回头把这个事情再落实一下。明天也请你们一同去县里的中学看看。都是几年省里帮扶新建的学校。一水的新楼、新宿舍,孩子来了肯定委屈不着。”
“来,这杯酒,也向多年帮助咱们省里的领导,还有妇联、团委的同志们,表示敬意。”主任热情的招呼着。
“ 我们这次来,一是按照领导的意思,到这里来看看,从我们能够提供哪些帮助。再就是找两个孩子资助一下完成学业。孩子都是好孩子,家境确实太艰苦了。不过,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尽管吱生。”说话的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