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女神的超级狂医杨洛苏轻眉 武侠:我在大明皇宫炼阴化阳 蜉蝣小散修! 女皇饶命:待微臣宽衣献宝 我手上全是来自异世界的宝贝 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 东京太太:睁眼撞上丰满太太 天天警局备案,你管这叫搞副业? 无限流:欺诈师又开始骗NPC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章 卢山人 (第2/2页)

用我的血来救它。”

    老人却摇了摇头,说:“你的血虽然可以,但得是人三世修行才行。你前世可不是人,只有洛阳的葫芦生才是三世为人。你要是不急着赶路,能不能去洛阳找找他?”裴沆一听,觉得这倒是个新鲜事,便欣然答应了。

    他连夜赶到洛阳,找到了葫芦生,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说了一遍。葫芦生也没多说什么,就从包里拿出一个两指大小的石盒,用针在自己的手臂上扎了一下,滴了几滴血进去。他把石盒交给裴沆,说:“别的就不用多说了。”

    裴沆赶到仙鹤那儿时,老人已经在了。他高兴地接过石盒,把里面的血涂在了仙鹤的伤口上。老人说:“你是个有信义的人,我跟你结个缘吧。”说完,他又邀请裴沆去他家做客。裴沆觉得老人不是凡人,便跟着他去了。

    走了没几里路,就来到一个庄子。这里竹篱茅舍,虽然简陋但别有一番风味。裴沆口渴得厉害,想喝点茶。老人指了指墙角的一个土龛:“里面有一点浆水,你可以喝。”裴沆一看,土龛里有一个杏核大小的东西,像一顶帽子,里面装满了白色的浆水。他一口气喝了下去,顿时觉得神清气爽,再也不觉得渴了。那浆水的味道就像杏酪一样。

    裴沆觉得老人是个隐士高人,便拜请他为仆。老人却说:“你还有尘世的功名未了,就算住在这儿也不会安心。你叔叔才是真正有道行的人,我和他交往很久了,只是你自己不知道而已。现在我有一封信,要麻烦你送给他。”说完,他拿出一个像羹碗大小的包袱,叮嘱裴沆不要偷看。

    裴沆又跟着老人去看了那只仙鹤,只见它伤口处的羽毛已经长出来了。老人对裴沆说:“你刚才喝的杏浆,是仙家的宝贝。喝了之后,你会更加珍惜亲情,也会更加警惕酒色的诱惑。”

    裴沆回到洛阳的路上,心里一直好奇那包袱里到底是什么东西,好几次都想打开看看。可每次一摸到包袱的四个角,就有红蛇探出头来,吓得他赶紧住手。

    他叔叔收到信后,立刻打开来看。只见里面有一堆像干大麦饭一样的东西,升余大小。后来他叔叔去游王屋山,就再也没有回来过。而裴沆呢,一直活到了九十七岁高龄。

    话说在唐朝贞元年间,有个叫赵业的读书人,学问出众,被选拔任命为巴州清化县令。但他仕途受挫,心中抑郁难解,以至于病魔缠身,四十多天不吃不喝,厌恶明亮的光线。一天,赵业屋内突然雷鸣般震动,接着一团赤红如鼓的气体旋转着升腾至床前,紧接着一股神秘力量对着他的心头默默祈祷。刚开始,赵业感觉自己的精神恍惚,仿佛置身梦境之中,只见一位身穿朱衣、头戴平帻的神秘人出现,引领他向东而去。

    一路上,他们穿过崎岖的山岭,眼前出现了两条东西流向的河流,河边聚集着众多人群,赵业驻足观看了许久。继续前行,他们跨过一座装饰华丽的金色桥梁,进入了一座城池,城内衙署众多,办事人员熙熙攘攘。忽然,赵业看到了妹夫贾奕,二人竟然在此争论起了杀牛的冤情,这让赵业怀疑自己是不是误入了阴曹地府,赶忙躲进了一处角落,那墙壁漆黑如石,高达数丈,耳边还能听到阵阵呵斥声。

    那位朱衣人再次出现,引领赵业进入了一个大院,旁边有官吏通报:“这是司命过人的地方。”赵业再次见到贾奕,双方激烈辩论起来。贾奕固执己见,赵业百口莫辩。这时,空中忽然出现一面直径一丈的巨大镜子,赵业抬头看去,镜中清晰再现了贾奕挥刀宰牛的情景,以及自己在一旁看着不忍的表情,贾奕这才认罪伏法。

    随后,朱衣人又带领赵业来到一处被称为司人院的地方,里面坐着一位身穿褐色衣服、头戴紫霞冠的神秘人物,看起来就像是一位尊贵的神祗。他质问赵业为何偷窃幞头,并提及赵业在滑州市场的两项旧事,还欠下三升橡子的钱债。赵业连连叩拜谢罪。

    接下来,朱衣人又引领赵业踏上一段奇异之旅,询问他是否有胆量游览上清仙境。两人一同攀登山峰,山下瀑布奔腾,泡沫翻滚,无数身影随水流飘然而入。赵业也不自觉地随着人流前进,最终停在一块大石上,石头周围环绕着青白色的光环。朱衣人瞬间幻化成两位,一前一后引导赵业,他们踏上了石崖顶部,那里干净整洁,一尘不染。

    沿途风景奇异,赵业见到了红色蓝草,茎叶密集无刺,花朵轻轻触碰便会飘散空中;还有一种类似苣荬菜的植物,贴地生长,同样能释放飞花,初开时如马勃般,绽放后大如折叠的纸张,呈现出赤黄色。走过这片奇异的草地,前方出现了一片火焰山脉,赵业等人待火焰熄灭后才敢向前。

    抵达一座宏伟的城市,城墙上矗立着多重望楼,街道两侧栽满了果树,仙子们结伴歌舞,音乐悠扬,舞姿曼妙,仿佛人间仙境。赵业穿过重重城门,只见地面与墙壁泛着晶莹剔透的光芒,整个城市上方似乎被一层绛红色的光晕笼罩,看不到真正的天空。

    他们在一座三重大殿前停下,殿堂内供奉着诸多尊贵形象。赵业看到一位道士,觉得似曾相识,请求对方收他为徒,却被拒绝。这里的乐器也很奇特,一种类似琴的乐器长达四尺,九根弦,近头部宽一尺,中间有两个横档用来变换音色;另一种像是酒瓮,只有三根弦,长约三尺,腹部上宽下窄,背部丰满隆起。

    不久后,赵业被带到了南面的一个庭院,庭院中有一位头戴绛冠、身披紫霞帔的尊者,他让赵业与两位朱衣人坐在大厅内,并命令查看赵业的戊申录。这戊申录就如同人间的诉状,开头记录着人的生辰八字,接下来是姓名、年龄,底下标注着出生月份和日期,横向排列着六旬甲子,每一天的善恶功过都会详细记录,如果没有事情发生则注明“无事”。

    赵业偷瞄了自己的记录,发现上面记载的个人信息准确无误。数不清的人们都在经历这样的过录,朱衣人解释道,每隔六十年,全天下的人都会经历一次过录,以此来考核各自的善恶行为,相应增加或减少寿命。这场奇幻而又惊心动魄的旅程,就这样在赵业的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烙印。

    赵业也就是咱们的赵探长,因为一场奇遇而昏迷了七天。原来,赵探长在一次魂游上清的经历中,得到了一位神秘的朱衣引路人的指引。这位朱衣人不仅把他送出了北门,还在分别之际留下一句:“你这次的梦幻旅程正是你的魂魄之旅,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不要回头,你就能回到家中。”赵探长遵循指示,走得越发急切,却意外跌倒,仿佛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已经昏睡了七天之久。这段传奇经历被赵探长详细记录在了他的《魂游上清记》中,每一个细节都刻画得栩栩如生。

    话说另一次,赵探长在齐州外出打猎,途中歇息于一座寺庙兰若中,嗅到了一股异常浓郁的桃花香气。他好奇地询问寺中的僧人,僧人一时慌乱,只好承认最近收到别人赠送的两个大桃子,并从经案下拿出比饭碗还大的桃子款待赵探长。饥饿难耐的赵探长大快朵颐,吃完才发现桃核大得跟鸡蛋似的。他追问桃子来历,僧人尴尬一笑,坦白说其实是他无意间在附近十几里外的荒僻之地发现的奇异桃树。赵探长一听来了兴致,决定立刻前往,僧人拗不过他,只能无奈答应带路。

    一行人穿过了丛丛荆棘,跋涉五里,来到了一条看似无法逾越的河流前。僧人担心赵探长过不去,但赵探长决心坚定,毅然决定涉水前行。僧人帮助赵探长脱下外衣充当救生圈,成功渡过河岸。他们继续向西北方向行走,趟过两条小溪,翻山越岭数里,终于来到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仙境。这里有数百株低矮的桃树,几乎贴着地面生长,高度仅二三尺,香味扑鼻,简直要把人的鼻子给“香破”。

    赵探长和僧人各自品尝了一串,只觉得饱腹无比。赵探长打算尽可能多地采集一些桃子带走,僧人却警告说这里可能是神圣之地,不宜贪多。僧人还告诉赵探长,曾经有长老讲过一个故事,说以前有人来到这里,揣走了五六枚桃子,结果迷失在这片林子里怎么也找不到出路。赵探长听闻此言,也开始怀疑僧人的身份并不简单。最后,他只取了两个桃子,回到了齐州。

    赵探长回到城里后,派人去找那位僧人,却发现他已经消失了。这一段探寻神秘桃源的经历,成为了赵探长一生中最为离奇的悬案之一,而那两个带回的桃子,也似乎藏着某种尚未揭晓的秘密。

    武攸绪,这个身世显赫的天后亲戚,十四岁便玩起了“都市隐侠”的游戏,悄悄混迹在长安街头摆摊算卦,像猫儿换窝一样,每处最多露脸五六天就转移阵地。突然有一天,他如同武侠小说里的世外高人般,径直遁入中岳嵩山,就此开始了真正的隐居生活,每日就是吃点仙草——赤箭、茯苓打发日子。那些富贵权势之人送来的名牌鹿皮袍子和藤编家具,他都搁置一旁,任凭上面堆满蜘蛛网,一副看淡红尘的样子。

    等到老了,他整个人瘦骨嶙峋,眼里却闪烁着诡异的紫光,白天都能看见星星月亮,而且听力逆天,十里八乡的窃窃私语在他耳中犹如近在咫尺。有一回,安乐公主大婚,皇帝亲自下诏,恳请他暂时放下高傲的姿态,接受皇恩国禄,出席这场皇家盛宴。他勉为其难进了京城,面对众多皇亲国戚的来访,除了冷冰冰的一声问候,愣是一句多余的话也不肯说。尽管如此,皇帝还是封了他个国公的头衔。

    待他归山之后,皇帝还特意指派了学士们吟诗作赋给他送行,场面颇为壮观。

    再说另一位奇人——罗公远,这家伙堪称玄宗皇帝的“隐身术导师”。可惜玄宗技艺不精,有时候连衣带、鞋尖都藏不住,惹得皇帝一阵狐疑。玄宗责问罗公远,这老头儿一脸严肃地说:“陛下您啊,还没修炼到能甩掉江山社稷的程度,就把修道当成了过家家,要是我把绝活全教给您,小心哪天您带着传国玉玺跑到别人家做客,困在鱼肚子里出不来!”这话让玄宗老大不爽,直接开骂起来。罗公远气定神闲,一头扎进宫殿的大柱子里,开始在里面大肆批评皇帝的不是。玄宗怒火中烧,下令拆柱子抓他出来。谁知罗公远又钻进了玉石台阶里,皇帝又让人砸开台阶瞧个究竟。只见那台阶晶莹剔透,里面赫然有个寸许高的罗公远小人影!皇帝吓得够呛,赶紧赔礼道歉,可就在一瞬间,罗公远的身影消失得无影无踪。

    后来,宫里的宦官在蜀道上遇见了罗公远,他笑着传话:“替我谢谢陛下吧。”这事儿让玄宗更是摸不着头脑,从此对这位既能隐身又能教训君主的高人敬畏三分。

    在江湖间流传着关于邢和璞的神秘故事,这老哥深得黄老养生之道,精于心算,撰写的《颍阳书疏》充满了奇特玄妙。据说他曾经历过一件让人拍案惊奇的事,瞬息之间就能遁入虚空,甚至有人说他能操控草木生长,但这些神奇事迹却从未有人亲眼目睹。

    直到有一天,民间才子成式从一位名叫郑昉的山人那里听说了一桩秘事。原来,在荆州有个叫崔司马的人,与邢和璞交情匪浅。崔司马患病多年,已近弥留之际,心中始终对邢和璞有所依赖。就在这样紧要关头,崔司马连续七天在卧室北墙处听到阵阵鼾声,命令手下查看却又无人可见。要知道,那堵墙的背后正是家人居住之地。第八天,墙上竟出现了一个如同米粒般大小的透明孔洞,随着日子推移,这个洞逐渐扩大到如盘子一般。崔司马透过洞口,只见墙外是一片荒野,有几个扛着铁锹的人站在洞口旁。

    那些工人回答说,这一切都是邢和璞安排的,因为崔司马病情危重,他们需要加倍努力挖掘。不久之后,一群红衣朱冠的引导者出现,宣布邢和璞的到来。只见邢和璞身着中白服饰,腰挂玉佩,手持五明扇,身后跟着数十名侍卫,他们在离洞口几步远的地方停下。邢和璞告诉崔司马:“你的命数已尽,但我为你三番五次恳求,为你争取到了十二年的寿命,此后你便无须忧虑了。”话音刚落,墙面恢复如初。果然,十日后,崔司马的病情奇迹般地好转了。

    此外,邢和璞也曾隐居终南山,吸引了许多修道之人纷纷在此结庐相伴。其中就有个年轻人崔曙,他也追随而来,与邢和璞一起砍柴挑水,享受着名士的生活。有一次,邢和璞预告弟子们三五日内会有奇异访客到来,并让他们准备丰盛宴席。待到宴席当天,邢和璞众人在亭中设宴,特意告诫大家不可随意窥探。当邢和璞下山迎接那位奇特的客人时,人们只见他身高五尺,体宽三尺,头部占身体一半,身着鲜艳宽松的大红袍,手持象牙笏板,眼睛清亮如瓜,胡须飘逸,笑声震耳,连嘴角都快碰到耳朵了。这位异客与邢和璞热烈交谈,话题似乎超脱凡尘。崔曙忍不住好奇偷看,被客人发现后,对方对邢和璞说:“这不是泰山老师的转世吗?”邢和璞回应:“正是。”客人接着惋惜道:“如果再转世一次,恐怕就相隔千里了。”直至傍晚,客人离去。邢和璞私下告知崔曙,那位客人其实是上天派来戏弄他的,提到的“泰山老君师”让他务必牢记。

    还有一次,房太尉请教邢和璞关于自己一生的命运走向,邢和璞预言他将从东南方向出发,最终止步于西北,且将在既非馆驿、寺庙,又非路途、官署的地方结束生命,疾病源于某种鱼类食物,而在龟兹板上得到解脱。后来,房太尉的经历一一应验,从袁州调任汉州,罢官归乡途中经过阆州,在紫极宫暂住。恰巧工匠正在用龟兹板制作家具,房太尉看到木材纹理中似有形状,询问之下才知道那是几个月前商人购入的几块龟兹板,如今正被做成床榻。房太尉这才想起邢和璞当年的预言。

    此外,还有一位精通各种技艺的王皎(也有说是王畋)先生,尽管他在预测方面保持沉默,但在天宝年间的一个夜晚,他与朋友观星赏月时突然断言:“乱世将至。”此言被邻居传开,由于当时皇上年事已高,对此类言论颇为忌讳,结果王皎的言语被人上报给了皇上。皇上下令秘密处决他。行刑者在他的头上钻了数十个孔才使其死亡,打开颅骨一看,脑骨竟厚达一寸八分。王皎生前与达奚侍郎交往甚密,等到安史之乱平定后,王皎忽然凭空出现在达奚家中,人们这才知道他是个非同凡响的人物。

    话说在川峡之中,有一个叫翟乾佑的天师,身材魁梧,身高六尺,双手更是比寻常人大出一尺有余,每次行礼都能把手伸到胸口位置。这翟天师睡觉时总喜欢枕头空空,晚年来愈发神机妙算,常常预言未来之事。某次他来到夔州市,大声宣告:“今晚将有‘八人’从此经过,你们要好好招待他们。”人们听得一头雾水,殊不知那一夜火烧数百家,原来那“八人”暗指的是火灾的“火”字。

    每当翟天师深入山林,总会有老虎尾随其后。有一次,他带领几十个弟子在江边赏月,有人问:“这月亮里究竟藏着什么?”翟天师微微一笑,让大家跟随他的手指去看。结果,有两个弟子看见月亮仿佛撑满半个天空,里面竟是一座座金碧辉煌的楼阁宫殿,不过短短几口气的时间,景象又消失不见。

    在四川还有一位名为一阳一狂的道士,人送外号“灰袋”,他是翟天师晚年收下的弟子。翟天师经常告诫其他徒弟:“千万不要欺骗这位一阳一道长,有些地方我还不如他呢。”有那么一个寒冬腊月,一阳一道长身穿单薄的布衣走进青城山,晚上投宿在一个小寺庙里,请求借宿一晚。和尚告诉他:“我这里只有一床破衲,天这么冷,恐怕无法给你提供温暖。”一阳一道长却毫不在意,只要求能有个地儿躺下就好。深夜,大雪纷飞,寒风凛冽,和尚担心道长冻死,便前去看望。谁知离床几尺之外,一股热气蒸腾,一阳一道长虽赤膊酣睡,却满身大汗。和尚顿感其非凡,黎明时分,一阳一道长悄然离去,此后他常在各个村落短暂逗留,最长也不超过两三天。曾经他得了严重的口腔溃疡,数月未能进食,看上去命悬一线。人们敬仰他的德行,为他举办了一场斋醮仪式。忽然间,一阳一道长站了起来,对着众人说:“你们不妨看看我口中有什么。”他张开大嘴,宛如簸箕,五脏六腑赫然可见,众人惊讶之余纷纷礼拜,问他怎么回事,他只是反复念叨:“这足以去除恶疾,这足以去除恶疾。”随后,一阳一道长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还听说过一个故事,是蜀郡郭采真尊师亲口所述。说的是秀才权同休在元和年间科举落榜,游历苏州、湖州一带,不幸生病又陷入贫困。他雇佣了一位看似普通的农夫,约定为其工作一年。病中权同休特别想喝一碗甘豆汤,于是吩咐这位雇工去找些食材。雇工久久未归,权同休起初以为他偷懒,谁知回来后雇工仅带着一堆火、一壶水。正当权同休疑惑之时,雇工随手折了根树枝,揉搓几下靠近火堆,树枝竟变成了甘草。权同休看得目瞪口呆,觉得雇工可能是个深藏不露的高人。紧接着,雇工抓了几把沙土放入锅中,片刻后变成黄豆。熬好的汤跟真正的甘豆汤毫无二致,权同休的病也渐渐好了起来。为了感谢雇工,权同休无奈之下脱下满是污渍的衣服给他,希望他能换些酒肉,请村里长辈帮忙筹集旅费。雇工微笑着接过衣服,然后砍倒一棵枯桑树,瞬间变成几筐牛肉干。他又提了几瓶水,转眼间就变成了美酒。村里的老人们吃得酒足饭饱后,纷纷慷慨解囊,资助权同休三千贯钱。权同休康复后,诚恳地请求雇工留下做他的仆人,雇工这才透露自己是位异人,因犯了些小错,被贬谪至此,注定要服务于权同休。然而权同休虽然答应了,但每次使唤他时都面露难色,显得十分不安。雇工见状只好告别:“既然如此,我确实妨碍了你的事情。”临走前,他还告诉权同休关于他的命运起伏以及世间万物无不变化的道理,唯有淤泥中的朱漆筋和头发,即使是仙丹妙药也无法使之变化。说完,雇工便消失不见了。

    在宝历年间,荆州有个卢山人,时常贩卖船桨、朴石和石灰,穿梭于白水河边的南草市。他偶尔展露一手令人称奇的绝技,但大多数人都捉摸不透他的真实身份。有个叫赵元卿的商人,喜好新鲜事物,决定接近卢山人,于是频繁购买他的货物,还精心准备水果茶点,借口请教卢山人如何赚取利润。卢山人察觉了他的意图,直接问他:“我看你似乎对我卖的东西并不感兴趣,到底有何企图呢?”

    赵元卿坦诚道:“其实我早就听说您是一位深藏不露的高人,通晓占卜预兆之术,所以我想请您指点迷津。”

    卢山人笑了笑,说:“好吧,现在我就验证一下我的预言。你家主人今天午时将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灾祸,但如果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应该可以化解。到午时,会有一个卖饼师傅背着装有两千多文铜钱的钱袋上门,但他并非有意找茬。你必须关闭门户,警告全家不要轻易应答。等到午时,这个人可能会大发雷霆,你们全家应当迅速转移到靠近水源的地方躲避。这样做虽然会损失三千四百文钱,但是能够避免更大的灾祸。”

    赵元卿一听,立即回去告诉了自己的房东张氏。张氏平时就很敬仰卢山人,因此立刻按照卢山人的指示做好准备。临近午时,果真来了个卖饼师傅,情况正如卢山人所料。张氏一家严守门户,最终成功避开了一场灾难,那卖饼师傅走到几百步外突然倒地身亡。他的妻子闻讯赶来,悲愤之下控诉张氏一家害死了她的丈夫。围观群众纷纷为张氏作证,说明他们并未有任何不当行为。智者建议张氏妥善处理此事,以免惹上官司。张氏听从意见,花费了正好三千四百文替卖饼师傅料理后事。从此,人们对卢山人的预言能力深信不疑,纷纷上门求助。然而卢山人不堪烦扰,悄悄离开了荆州,来到了复州边界,停船在陆奇秀才的庄园门前。

    有人告诉陆奇,卢山人不是一般人。陆奇亲自登门拜访,此时他正打算进京拜访贵人,于是请卢山人为他指点迷津。卢山人严肃地说:“你今年不宜出行,否则早晚会有祸事发生。你屋后堂有一笔钱财,被木板遮掩,这笔钱并不是你的。真正的主人现在才三岁,你要小心,千万不可使用一分钱,否则必定引来灾祸。你能遵守我的忠告吗?”陆奇听后吓了一跳,感激地答应了。

    卢山人离开后,陆奇却笑了起来,心想卢山人既然说得这么准,何不再试试呢。于是他命家人挖地,不出数尺,果然发现了覆盖木板的大陶罐,里面满满都是钱币。陆奇欢喜不已,但他的儿女突然剧烈头痛起来。陆奇猛然醒悟,这是违背卢山人警告的结果,于是赶紧骑马追赶卢山人道歉。卢山人生气地说:“如果你执意使用那笔钱,必将祸及骨肉亲人,你自己衡量一下亲情和利益哪个更重要吧。”说完便扬帆离去,不再回头。陆奇赶忙回家举行祭祀并重新埋藏钱币,儿女们的头痛症状随即痊愈。

    卢山人在复州期间,还经常与几个朋友闲逛。一次路上遇到六七个穿着华丽、浑身酒气的人,卢山人突然呵斥他们:“你们继续胡作非为,离死期不远了!”这些人吓得趴在地上连连磕头求饶,承认自己是江洋大盗。卢山人的见识之广,实在令人惊叹。

    据赵元卿描述,卢山人的样貌年纪忽老忽少,而且很少见到他吃东西。他曾对赵元卿说过:“世上懂得隐身术的刺客不在少数,修炼道法之人若能忍住不去尝试隐身术,二十年后可以改变形貌,这称为‘脱离’;再过二十年,就可以位列地仙。”他还提到了刺客死后尸体通常不会被找到,他的诸多言论奇特诡异,看来他确是属于神仙一流的人物。

    长庆初年,有个山人杨隐之游荡在郴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他痴迷于寻觅那些传说中的修行者。一日,他遇到了当地人尊称为唐居士的老者,据说这位老者已年逾百岁,仍然精神矍铄。杨隐之慕名前去拜会,唐居士热情款待,并邀请他在家中留宿。

    当夜幕降临,唐居士忽然唤来女儿,说:“孩子,把那个下弦月拿过来。”只见其女轻轻摘下一弯新月,贴在墙壁上,就像一片剪纸似的。唐居士起身,口中念念有词,对着那个月亮低语:“今夜有贵客来访,赐予我们光明吧。”话音刚落,整个房间顿时明亮如点燃了无数支蜡烛。

    与此同时,在南方的某个角落,发生了一件更为奇幻的事情。当地有个百姓在行路途中突遭风雨,遇见一位陌生老人,两人共同在一棵大树下避雨,百姓礼貌地让出更多的位置给老人。雨停后,老人赠给他三颗神奇的丹丸,嘱咐他若有紧急情况就服用。一年多以后,百姓的妻子突发重病去世,几天后他才想起老人赠送的丹丸。于是,他敲碎牙齿,将丹丸研磨后灌入妻子口中,发现丹丸尚存微弱的温热,妻子的脸色也变得如同活着一般。如今,妻子已经去世四年了,她看起来就像是沉睡过去,甚至连指甲都在持续生长。百姓一直将妻子带在身边,这一消息在当地传得沸沸扬扬,据说在四明地区就有人亲眼见过这一不可思议的情景。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一个护林员,养点动物很正常吧 无尽权谋 第19号病院 女神的超级狂医杨洛苏轻眉 白发太后 小小宫斗,易如反掌 劝我放下屠刀?贫道用的是剑! 皇宫乐府琴手与歌女 网游:开局成为邪龙之子 星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