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颠簸,终于到达了终点站后,王燕拉着行李箱,下了火车。
映入眼前的,是她老家县城的名字——**火车站,一看到这几个字,她马上觉得终于到了自己的地盘了。
过去的几年里,尽管她已经在北京成功地安定下来并建立起了自己的事业,但每当身处这座城市之中时,一种难以言喻的疏离感总会萦绕心头——仿佛她永远都是一个外来者。
在她的周围,聚居着形形色色来自五湖四海、怀揣梦想前来京城打拼的人们。
他们操着各式各样的口音,彼此交流着各自家乡的风土人情和奇闻异事;而其中真正土生土长于此地的本地居民,其数量仅仅只占据了整体人口的半数左右而已。
这种地域文化间的巨大差异与融合碰撞,使得初来乍到之人往往需要花费相当长一段时间去适应和融入这个崭新且陌生的环境氛围当中。
因为王燕的父母是很普通的农民,在家乡并没有什么比较厉害的人脉关系,虽然家里的亲戚多,但他们大多数都是农民,北方做事情,经常需要人脉关系。
王燕前些年就发现了这样的现象——
当初和她一起在老家上学的同学,但凡家里有点背景的,比如家里父母有当医生的,孩子就在老家也当了医生。
像王燕这样上了大学,没有家世背景,只会读书和认真工作的人,在老家都未必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她唯一的出路只能是去大城市里。
因为在小地方,这些工作经历和学历都未必能带来更好的工作机会,真正看的是,一个人在当地有多少亲朋好友身居要职,认识多少的厉害的人能带来多少的资源,能有多大的一个关系网。
总之,在小地方找个像样点的工作,必须得有种种关系才行。
工作本身没有贵贱之分,只是有的人适合去大城市里工作,有的人适合在老家就业。
想着这样,王燕拉着行李箱,继续往外走,走着走着,突然听到有人用家乡话大声叫她“王燕?”王燕抬起了头,发现身边有个看起来40岁左右的男人,看着有些眼熟,但一时没想到是谁。
“你是?”王燕回到老家后,自然而然地改成了用家乡话讲话,她没认出来人是谁,只好问起对方的名字来。
“你真不认识我了?我可一眼认出你来了。”顿了顿,对方接着说,“我是你的初中同学张磊啊!”
“张磊?”他这样一说,王燕立刻记起来了。
确实,她上初中时,班里有个男同学叫张磊。
“张磊,不好意思,没认出你来。”王燕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同学一场,分开后,再见面,有些人能当场叫出对方的名字,有些人叫不出对方的名字,每当别人先脱口而出喊出自己的名字后,王燕却不记得对方的名字了,她就会觉得多少有点尴尬。
张磊纯朴地笑了笑:“听说你在北京工作,这次是回老家来看看?”
“是的,挺长时间没回来了。”
“那你在家住几天?”
“4、5天吧。”
“那好,你有空的话,咱们几个同学聚聚。”张磊说话的时候,一直看着她笑。
“好。”王燕点了点头。
“你这次去北京是也在那里工作吗?”王燕突然想起了,她现在还没出站,想必张磊也是和她坐了同一趟火车。
王磊继续笑着说:“我在咱们县城当医生,这次去北京市出差学习了几天。”
“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