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阎王爷都叫她小祖宗,就问你服不 调包后,狼山小公主大杀四方 综漫:与女主们的交换人生 玄幻:被圈养的我如何改命? 曾经的小乞丐成了最强杀神 极寒末世,我随身携带安全堡垒 银龙之从破壳到神灵 低调大师在异界 风流村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章 惊闻大典遗失,暴怒的朱棣 (第1/2页)

    秦明:“与历代王朝迁都中原长安洛阳不同,朱棣迁都的地方,则是选择了他原来的封地,也就是大本营北平,作为大明新都的首选。”

    “永乐元年,朱棣下诏,以北平为北京,改为顺天府。同时,为了增加新都周围人口,朱棣又曾多次下令,以有罪之徒迁徙往北平及其周围的遵化,永平等州府县进行耕种。”

    “此后数年间,朱棣又多次迁徙山西,山东,湖广之地诸多郡县之平民前往北平充实人口。并且于永乐四年,下诏开始营造北京紫禁城。”

    “在一边营造新都的同时,作为一个立志于做出一番轰轰烈烈事迹的帝王,朱棣于文治武功上的成就,也颇有建树。”

    “首先是文治上的成就。朱棣一生中所做的影响最大的功绩,便是命学士解缙等人,编撰了古今第一奇书永乐大典。”

    “此书就这么说吧,内容涉及之广,包含了历代各家所编撰的经史子集,及天文,地志,阴阳,医卜,技艺等各类书籍。朱棣命人将这些书籍整理编撰成册,终于永乐六年成书。”

    “永乐大典,是华夏历史, 乃至于世界历史上,都绝无仅有的第一部百科全书。可惜,这么好的书,却在后来的历史中,因为南京皇宫失火的缘故,原稿多数被焚于皇宫大火之中。”

    “再后来,嘉靖年间嘉靖帝虽命人手抄了一本副本,但也多数因为盗窃和战争的缘故,致使正本遗失,副本则保存不全。以至于到了后世,明永乐大典仅存八百卷残本流传于世,实为后世一大遗憾也。”

    大明,永乐十七年。

    原本正与儿孙一起,兴致勃勃的听着仙人介绍自己功绩的朱棣,猛然听到天幕中仙人说起自己命人所编撰的永乐大典,原稿居然在后世被毁于宫殿大火之中。

    不仅如此也就罢了,就连正本也遗失不见了。

    这叫他堂堂永乐大帝如何接受?

    奉天殿内,朱棣身子猛然一怔,紧接着便是咬牙切齿,站起身子对着虚空大骂:“后世?是哪个该死的子孙这么无能,居然敢把朕的永乐大典给弄丢了?”

    “是谁?若是让朕知道,当时是哪个皇帝在位,朕非得活刮了他不可!”

    朱棣那个气哦!

    永乐大典,不仅是他一生功绩的一部分不说,更是他留给后世华夏子孙的瑰宝。

    谁能想到,好好一部万册永乐大典,就这么说丢就丢了。

    朱高炽朱瞻基见状,父子俩对视一眼,连忙上前劝解朱棣。

    朱高炽扶着老爹,拍着朱棣起起伏伏的后背。

    “爹,您消消气,消消气,现在不还没到大典遗失的时候嘛。您要是不放心,可以现在就下旨,让文渊阁那帮学士,再重新刊印一部也行,用不着发这么大的火。”

    “就是啊爷爷,您可别生气,气坏了身子可咋办?”朱瞻基也在一旁安慰朱棣。

    父子两人说了好一阵话,才将朱棣起伏的胸口给平静了下去。

    震怒过后,朱棣果然下令,为防止以后永乐大典遗失,决定再让文渊阁学士们重新抄录一本,以作为副本。

    等大典重新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仙路:无尽棋盘 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 月光之恋 山村嫂子的秘密 老爷与夫人的日常 末世兵锋 穿成疯批庶女,稳定发疯拿捏战神 葬琉璃 网游:我有一箭可破万物 废土求生我沉迷挖野菜不可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