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宋惜惜易昉 战北望宋惜惜 快穿:高明的猎手,被猎物亲麻了 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 伏天鼎 神豪:老婆闯祸后穿上了巴黎世家 HP:蛇院湖边,花开彼岸 四合院:我何雨柱,送贾张氏坐牢 综影视开局捡了一个神搭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章 第一次失道 6 梦真之问2 (第2/2页)



    “天帝倒是公平,自己缔造的王朝也要自己败光,不败光还不算完。”司远轻笑了一声,声音却难得显出些别样的冷淡。“而且还不是一般的败,地面筑就了多少层高台地下就打下了多少的地基,亡国的时候不仅是高楼倾塌,更是连地基都要一并挖出来摧毁,那已经不只是伤筋动骨,而是要挫骨扬灰了。”

    “被这样消磨的国家恐怕连墓志铭都难存了吧。”

    “按照舜麒的说法,常世最昌盛的王朝也不过八百载,那究竟是没有千年王朝,还是那些曾经存在过的千年王朝连传说这种代表存在的痕迹都被抹消了呢?”

    窗外的春雨似乎伴着夜色更加寒凉了。舜麒的发丝无风飘动。梦真也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那,那…”舜麒该怎么办啊。作为出生成长在常世黄海的妖魔,梦真难以控制地回想起曾经被天意驱使去袭击那些升山之人的一幕幕场景。他甚至没有勇气升起那些稍有违逆的念头,只是再说不出什么,渐渐将身形隐没回了舜麒的影子里。

    梦真的身影完全消失后,司远看了看舜麒,刚才冷淡的笑弧变得温和真切起来。

    “真高兴是舜麒是我的麒麟。”

    刚刚还有些认命无力感的舜麒觉得自己的心烘地热了起来。

    他也想说,舜国的君王是主上而不是别人真是太好了。他甚至有些软弱地想,或许这就是所有麒麟最终都会心甘情愿接受的宿命吧,只因为可以遇到这样的一位主上,可以与他同生,和他共死,往后余生,形影相伴。

    舜麒什么也说不出来,他只是又上前一些,不动声色地观察一番,发现司远的眉目间并无不悦,他甚至化为麒麟的原形,跪坐在地,还将绝不愿被外人碰触的角靠在司远的膝头,只为离他的主上更近些。依恋之态尽显。

    面对这样的麒麟,司远内心微叹了口气,明明平时相处的时间并不长,但就是在这相识的几个月里,意识中本来只有模模糊糊概念的麒麟恋主的印象在这些日子里被一层层加深,司远似乎已经接受了自己的生命中从此就多出了这样一个半身。

    但未来谁又说得清呢?正如那着名的哲学三问。他暂时知道了自己在不久的将来要到哪里去。但他是谁?又从哪里来?是舜王?是司远?还是那个对十二国有印象的什么人?又还有更早的时候吗?

    或许是今天聊到天意,让他不自觉就想了很多。一墙之隔外以为会是这一生责任的父母,他已经为他们做好了后半生的安排,不到天亮他们就会迎来此生的诀别。而刚刚回房间时他甚至连再见都没有说,只道一句晚安罢了。

    因缘际会,缘起缘灭。

    那身旁这个和国主互为半身的麒麟呢?“如果将来我重病不治,我也不希望主上去蓬山退位。”这是舜麒的意志,而自己同意的。

    司远并不是在说漂亮话哄舜麒开心,他是真的觉得,在让人无法拒绝又迷雾重重的前路上,他的同伴是舜麒这样一只聪颖好学又心性沉静的麒麟真是一件令人省心的事。

    念头转过一圈,司远的心神松弛了些,一些之前因为轻重缓急而被搁置的好奇心就不可抑制地升了起来。

    “那些使令没入你的影子后是去了哪里呢?是次空间吗?人类可以进去吗?这种状态下他们对外界还有感知吗?”

    舜麒被这些突如其来的问题弄得一愣,这是他之前从来没有主动去想过的问题。

    不是天生就该如此吗?就像天在上地在下,野木生胎果,麒麟感王气,这些本就是天经地义的,谁会去思考这背后还有什么缘由吗?

    但他还是认真思考了下,结合他这些天对主上的了解,斟酌答道:“好奇怪,我之前从来没有升起过探究这些的想法,但此刻念头一升起,我好像应该是知道的。”

    “他们去到的是麒麟开辟的空间,但这种空间应该只能容纳签订契约的妖魔,人类是无法进入的。弱小的妖魔在里面是很难感受到外界情况的,除非麒麟以自身精神气势为他们加持,但麒麟契约的妖魔一般还是比较强大的,所以是能感觉到外界的。”

    “梦真呢?”司远好奇地问,在他的理解中,梦真是一种很神奇的妖魔,他强大到能够同时构建多人梦境,哪怕是有他们帮助也很不简单,但从他的观察来看,他又是真的荏弱。司远抚着手边麒麟纯洁的鬃发,瞳孔愈黑。

    “梦真是那种战力孱弱但精神很有潜力的妖魔,算是蓬山中仁善一类的妖魔。这些年他们一族的胎果也很少结出了。”

    舜麒抿了抿唇,道:“甚至可能比麒麟还少。”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宋惜惜易昉 战北望宋惜惜 逃荒:相公,这里有株人参 女仙严清秋 宋惜惜战北望 文熙居宋惜惜易昉 抱歉快斗,我只喜欢怪盗基德 宋惜惜战北望易昉 崽崽娶不到老婆,老母亲死不瞑目 隋唐:二世而亡?我征蛮夷开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