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开局偶遇饕餮,修炼长生功 都拜师女主?那我只好独享女魔帝 农门长女:都是姐的过客 穿进修仙界,被闺蜜监督内卷 惊悚游戏:我的副本零通关 月下仙子 七零年代,致富从下乡开始 黑科技:谁让他这么造手机的 杏山仙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章 租庸调 (第1/2页)

    随后陈党长翻了翻手中的册本:“家里几口人啊?”

    张伟:“四口人,家中还有母亲,姐姐和外甥女。”

    陈党长:“外甥女多大了?”

    张伟:“六岁。”

    陈党长又看了一眼册子:“你爹呢?”

    张伟:“没了,当府兵战死了。”

    “嗯。”

    许是覃鑫就凑在一旁看着,陈党长掏出一支毛笔,放在口中含了一会儿,方才提笔将册子上张白圭他爹的名字划掉:“丁一人,年十六,女两口。”

    陈党长:“家中可有耕牛、马匹?”

    大人,我家都穷成这样了,你说有没有耕牛和马匹?

    在心底吐槽了一句,张伟如实说道:“没有。”

    陈党长又在册子上加了一笔:“未添牲畜。”

    其实这就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基层管理的实际状况,由于落后的通讯和信息收集能力,地方上的吏员也许比城里的老爷们更清楚下面的真实情况。

    比如明朝,虽然南京已经有了统计天下户籍的黄册库,但十年一更新的速度(在当时已经算是非常快了),加上地方的虚报瞒报,飞田洒寄等各种手段,使得黄册库的数据和地方的实际数据完全就是两码事,到了明朝后期,则连真实的数据都没了,管理黄册库的官员直接照着原本的旧档现抄,甚至提前做到了崇祯四十年,然而众所周知的是,大明王朝崇祯十四年就没了。

    当时明朝的统治者们不是没有发现这个问题,转而盯上了地方官府自行统计,数据更真实的白册,但这时封建官僚的嘴脸就出来了,问就是没有,有本事下来一个个查。

    开玩笑,多少豪强大族,乡绅地主靠着黄册库的虚假数据偷税漏税躲避徭役呢,被朝廷搞清楚了真实数据,地方上的官员吃什么。

    什么,你问朝廷的税收怎么办?

    那还不简单,再苦一苦百姓就行了!

    那边那个流民,对,就是你,根据黄册库里的记载,你家还有五十亩地,交钱交粮。什么,你说你家没有田,都被县里的举人老爷占去了,放你n的屁,举人老爷名下就薄田两亩,我看你这刁民是不把朝廷律法放在眼里,给我打!

    对了,你家还有壮年劳动力两个,得派一人来服徭役,记得自备干粮。什么,你家就你一人了,那关我屁事,到时间了你不来,不仅要拿你问罪,还得罚钱呢,你自己掂量掂量吧。

    话虽如此,但当这黑暗真的轮到张伟头上时,他还是破防了:“我家已经没有耕田了,凭什么还要交粮?”

    陈党长则是冷笑了一声,拿出一张字据:“白纸黑字,这上面可还有你的手印,加上册本上的记载,你家一共有田二十三亩四分,应交粮二石八斗。”

    看着陈党长手中的那张字据,张伟立马就想起了在远安县牢房里签的那张字据,本以为只是卖田,原来税还得他交啊!

    张伟还要上前理论,却被覃鑫拦住了,见覃鑫冲自己微微摇头,张伟只得咬着牙忍了下来。

    见张伟脸上犹有忿色,陈党长则开口说道:“小子,你也别怨我,我也是按县里老爷们说的办事,这到点了没收到县太爷规定的数,可得我自己掏钱补上的。”

    说罢,陈党长又接着说道:“根据朝廷规定的租庸调,家中丁一口,交粮二石,女两口,交布五丈。”

    租庸调,是隋唐时期实行的赋税制度,租即为田租,以交谷物粮食为主;庸是身庸,即徭役,但规定丁男五十岁免役收庸,允许交布帛代替徭役;调则是户调,根据当地乡土所产,交绫、绢、布为主。

    不过租庸调的实施是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杏山仙寨 限时热恋 原神之星空战争 汉末浮沉书 末世:我带领人类走向星辰大海 重生03:我真不是渣男啊 家族败落后,我想躺平了 统帅大人又帅又撩人 重生之如懿在后宫杀疯了 重生后被首辅小叔强取豪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