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花都绝世医婿杨洛苏轻眉 修仙从坠崖开始 六零!我穿进辣文里了 满船暴力分子,拥我做世界霸主! 影帝的契约妻 被读心之后,假千金成团宠了 双职业的宝可梦训练家 智力超群的我,只能领悟D级能力 昊天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章 过江访贤 (第2/2页)



    “其七:为兄知道有一稻种名为占城稻,应在交州西南一地遍地皆是,当地野人懒惰至极,不事生产,以此为食,却能繁衍生息不绝,乃暴殄天物。我大汉疆域广大,却没有这种粮食。此稻若种植得当可一年两熟,结合本地稻种,甚至可做到一年三熟。此种稻种,需得八百余年后才会传入我大汉地界。而该稻种,极为适合在扬州之地种植。若能寻到,加以推广,可救天下饥民。”

    “兄长此言可当真?”关张二人问道。

    “千真万确!”

    “好,我等愿随兄长共取这扬州,兄长但有所命,弟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关羽躬身拜下。

    “俺也一样!”张飞亦随着关羽下拜。

    “好,那我兄弟三人,就在这扬州之地闯一闯。”刘备哈哈大笑,扶起二人。

    “兄长准备从何做起?”关羽问道。

    “为兄从梦中得知,此时会稽太守空缺,会稽之地,山越横行,近年来,会稽十四县仅山阴、余暨、上虞、余姚、剡县五县上交赋税,其余九县均为山越所占,近乎自立,故为兄想先要这会稽太守之位。”刘备正色道。

    “那大哥准备从何处入手?”关羽问道。

    刘备沉思良久,道:“我等数人出征多年,也仅有征战所得薄名,于名声无补。我知晓这江北庐江郡有一奇才名为鲁肃,年方十六岁,身家巨富,黄巾之乱后,他不仅不治家事,相反大量施舍钱财,卖出土地,以周济穷困,结交贤者。为此,深受乡民拥戴。但凡名士,均与之相交。我欲前往拜访,借鲁肃扬名。”

    “弟与兄共同前往!”关张二人齐声道。

    “好!”刘备大喜。

    于是三人叫来张行安排过江的事,又叫苏起将简雍请过来。

    不久,简雍到来,对刘备拱手道:“玄德公无恙,可喜可贺!”

    刘备知此人德行,两人本就是好友,简雍自己闲暇自得,性情倨傲,行为不检,即使在刘备面前,也伸足侧身,不注意行仪威严,只管自己舒适而已,只在诸葛孔明面前注意礼节。当下便问道:“宪和,我欲弃下密丞,你看如何?”

    “可,下密本身路途遥远,且正值战乱,可能我们还没到便已陷落。那玄德意欲何为,我看下人正在收拾,敢问玄德是否准备去拜访扬州名宿?”简雍随意的坐下问道。

    “正是,我适才与二弟、三弟商议,去往江北庐江郡拜访一位名叫鲁肃的青年才俊。”刘备答道。

    “为何不选吴郡高家呢?高家高岱,其名望远胜鲁肃。”简雍叹道。

    “高岱?”刘备思索起来。“我还是被三国志和演义误导了,这是个汉末世界,在这个时间点,那些名士人物都是活着的,高岱之所以未在三国时期扬名,只是因为他还在年轻的时候就被孙策给杀了,据说死前,上万人下跪为他求情,求情队伍排出数里之远。”

    “鲁肃家资巨万,我去找鲁肃,还有其他意图。”刘备轻笑一声道。

    “既是如此,那我们就先往庐江郡。”简雍也是洒脱,并未继续劝说。

    二人又聊了一会,等到张行前来通报已准备好过江事宜才起身外出,门口关张二人已将行李打包完成,正带人静静等待。

    刘备招呼一声,带着队伍,乘着马车,往江边而去。

    不久,众人来到渡口,自有手下前去联系渡河之人。刘备突然想起一事,转身问简雍:“宪和,你可知大儒蔡邕蔡伯喈,我闻其因避难到扬州,长居吴会之地?”

    “有所耳闻,但不知其所居何处,只听闻其与扬州刺史巴祗巴敬祖相交莫逆,时常往来。”简雍想了想,回复道。

    刘备恍然,难怪董卓征辟蔡邕做幕僚被蔡邕拒绝之时,只是稍微威胁要追究州府责任时,蔡邕便答应前往,原来蔡邕与巴祗交好,不愿巴祗受其连累而已。

    “这巴祗为人为官如何?”

    “其为人廉洁,在任上的时候不将妻子孩子接来同住,自己的日常开支也严格控制在俸禄范围之内。 黑色的头巾毁坏了,也不换掉,而是用水混黑胶修补继续使用。 夜晚有人来访时,宁愿与客人对坐黑暗之中,也不愿使用公家蜡烛,这在文人之中引为美谈。礼贤下士,喜提拔有能之士,曾多次上书夸赞手下称职官员,对无能官员嗤之以鼻,从不相交。”简雍回道。

    刘备暗忖:“倒是一名难得的有识之士啊!只要有才,被他所知,定会得其推崇,确是我现在最适合的上官!”

    这时,张行过来禀报渡船已经备好,随时可以过江,刘备带上众人分批过江而去。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花都绝世医婿杨洛苏轻眉 穿书女配文,夺回高光气运 我的西安姑娘 荒年过后我带弟妹发家致富 无为之王 明末最强钉子户 恐怖末世,我转职为SSSS天师 带着空间跟在主角后面捡漏的日子 亮剑:老李,我来卖装备了! 斗罗:重生人面魔蛛,多子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