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 修仙:我诛妖获得修为很合理吧? 国运禁地里的监控人! 周氏长生仙族 姬无烦白话文讲易经 快穿之疯批大佬他唯爱清冷宿主 大时代之巅 魔力之极 天尊皇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章 秦始皇本纪 (第1/2页)

    说起这秦始皇帝啊,他可是秦庄襄王的宝贝儿子。想当年,庄襄王在赵国当人质的时候,瞧见了吕不韦家里的美人儿,一眼就爱上了,然后就把她娶回家,结果就生下了咱们这位始皇帝。这始皇帝啊,是在秦昭王四十八年的正月,出生在邯郸这个小城。他一出生,就取名叫政,因为生在赵国,所以也姓赵。

    等到这政小子十三岁的时候,庄襄王就驾崩了,政就接替他老爸,当上了秦王。那时候啊,秦国已经吞并了巴、蜀、汉中这些地方,还越过宛城占领了郢地,设置了南郡;北边呢,也收服了上郡以东的地区,包括河东、太原、上党这些地方;东边一直打到荥阳,还灭了东周和西周,设置了三川郡。那时候的丞相啊,就是吕不韦,他被封了十万户的食邑,人称文信侯。他招揽了一大帮宾客和游士,就想把天下都并到秦国手里。李斯那时候呢,就是吕不韦手下的一个舍人。将军们则有蒙骜、王齮、麃公等人。因为秦王年纪还小,刚即位不久,所以国家大事都交给大臣们去处理。

    这秦始皇帝啊,从小就是个有野心的小子,看他老爸留下的这摊子,心里肯定在想:“咱得把这天下都收入囊中,让秦国成为真正的老大!”这不,他后来还真就这么干了,把六国都灭了,统一了天下,自己还当上了始皇帝。嘿,这人生啊,就像一场大戏,看你怎么演,怎么唱。这秦始皇帝啊,就是这场大戏里最大的主角,演得可真是精彩啊!

    这晋阳可真是闹腾啊,又反了!咱们这位秦王元年,将军蒙骜就带着兵去平定晋阳之乱。到了第二年,麃公将军也亲自挂帅,率兵攻打卷城,这一战可是斩获颇丰,直接斩首了三万敌军呢!

    转眼到了第三年,蒙骜将军又马不停蹄地去攻打韩国,一口气拿下了十三座城池。可惜啊,王齮将军在这一年去世了。十月份的时候,蒙骜将军又攻下了魏国的畼有诡。不过啊,这一年可真是闹饥荒,老百姓都饿得慌。

    到了第四年,总算是把畼有诡给彻底拿下了,三月份的时候,军队也休整完毕了。同时呢,之前在赵国当人质的秦国公子也回国了,赵国的太子也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可是啊,十月份的时候,天上突然飞来了一大群蝗虫,黑压压的一片,简直要把天都遮住了。这下子,天下可是闹起了瘟疫。老百姓们为了祈求平安,纷纷捐出粮食,捐了一千石的就能升个爵位呢。

    到了第五年,蒙骜将军又率兵攻打魏国,这一回可是战果辉煌啊,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城这些地方都被咱们拿下来了,一共夺得了二十座城池。秦王还特地设置了东郡来管理这些新地盘。不过啊,冬天的时候居然打雷了,真是奇了怪了。

    第六年啊,韩、魏、赵、卫、楚这五个国家居然联合起来攻打秦国,还夺走了寿陵。不过咱们秦国也不是吃素的,一出兵,这五国联军就撤退了。咱们还趁机攻下了卫国,逼近了东郡。那卫国国君角也是个识时务的,带着他的族人搬到了野王,靠着山势来保卫魏国的河内地区。

    第七年啊,彗星先是在东方出现,后来又出现在北方,五月份的时候居然又跑到西方去了。这一年啊,蒙骜将军也去世了。军队在攻打龙、孤、庆都之后,又回头攻打汲县。彗星在西方又出现了十六天。夏天的时候,太后也去世了。

    到了第八年,秦王的弟弟长安君成蟜将军率军攻打赵国,结果却反了,死在屯留。这一反叛啊,可是牵连甚广,军中的官吏全都被斩首了,屯留的老百姓也被迁到了临洮。将军壁也死了,屯留、蒲鶮的士兵们也纷纷反叛,他们的尸体都被戮杀了。这一年啊,黄河里的鱼也不知道怎么了,大批大批地往上游,连轻车重马都得往东边去找食物。哎,这天下啊,真是越来越不太平了!

    这嫪毐可真是不得了,被封为了长信侯,还给了他山阳这块地儿,让他住得舒舒服服的。这待遇,真是车马宫室、衣服苑囿、驰猎玩乐啥都不缺啊。大小事儿都归他管,简直比皇上还牛!更别提那河西太原郡,直接给他改成了毐国。

    到了第九年,彗星又出来溜达了,这次还横跨了整个天空。咱们这边也没闲着,攻打魏国的垣、蒲阳两地。四月份的时候,皇上住进了雍城。己酉那天,皇上举行了加冕仪式,还佩上了宝剑,真是威风凛凛啊!

    可谁知这长信侯毐却闹起了叛乱,被发现了。他假借王和太后的御玺,调动县卒、卫卒、官骑,还有那些戎翟君公、舍人,打算攻打蕲年宫作乱。皇上得知后,立马派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兵攻打毐。这一仗啊,在咸阳打得热火朝天,斩首了好几百人,凡是参战的都拜了爵,连宦官们也都升了一级爵位。毐他们呢,只能败走麦城。

    皇上立刻下令全国:谁要是活捉了毐,赏钱百万;杀了他的,赏五十万。结果毐他们全被抓了。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脑袋都被割了下来,挂在城头示众。他们的尸体还被车裂了,宗族也都被灭了。他们的舍人,轻的去做苦役,重的直接夺了爵位迁到蜀地去,一共四千多家,全都安置在房陵。四月份的时候,天气冷得要命,还有冻死的呢。

    这边杨端和攻打衍氏,那边彗星又在西方和北方出现,从斗宿以南持续了八十天。到了第十年,相国吕不韦因为嫪毐这事儿被免了职,桓齮接任了将军。齐国和赵国还派人来置酒祝贺呢。齐人茅焦劝秦王说:“秦国现在正忙于天下大事,可大王却有迁移母亲太后的名声,这要是让诸侯们知道了,恐怕会因此背叛秦国啊。”秦王一听,觉得有理,就把太后从雍城接回咸阳,让她重新住进了甘泉宫。

    这秦王可真是闹得沸沸扬扬啊,又是大搜捕,又是驱逐客人。好在李斯聪明,他赶紧上书给秦王,说了一大堆好话,这才让秦王停下了驱逐客人的命令。李斯接着给秦王出主意,说咱们先拿下韩国,给其他国家来个下马威。于是秦王就派李斯去攻打韩国。这韩国王可急了,赶紧找来韩非商量怎么削弱秦国。

    这时候,大梁来了个叫尉缭的家伙。他见了秦王,就直截了当地说:“秦王啊,你看现在秦国这么强大,其他诸侯国就像是你手底下的郡县一样。但是啊,我最担心的就是这些诸侯国联合起来,突然给你来个出其不意。就像当年的智伯、夫差、湣王那样,一不小心就灭亡了。所以啊,我建议大王你别吝啬财物,多给那些有权有势的人送点礼,搅乱他们的计划。只要花个三十万金,就能把诸侯国都搞定。”

    秦王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就照做了。他对尉缭特别尊敬,吃穿用度都跟他一样。可这尉缭却不太领情,他说:“秦王这个人啊,长得就像蜜蜂一样,鼻子尖尖的,眼睛长长的,胸脯凸凸的,声音像豺狼一样。他平时对人挺抠门的,但一旦得势了,就会狠狠地欺负人。我虽然是个平民,但他见了我总是很谦卑。要是真让秦王统一天下,那天下人可都得遭殃了。我可不想跟他长久打交道。”说完,尉缭就溜了。

    秦王发现尉缭跑了,赶紧派人去追,最后硬是把他留下来,封他做了秦国尉,还采纳了他的计策。而李斯呢,也因此在秦国有了更大的权势。

    这秦王可真是忙得团团转啊!十一年,王翦、桓齮、杨端和这几位大将联手攻打邺,一口气拿下了九座城池。王翦更是勇猛,他攻打阏与、橑杨,把两地军队都合并成了一支大军。他带领军队十八天,把斗食以下的军人都调回去休整,然后每十个人里选两个人继续跟着他去攻打邺和安阳,桓齮则负责统领这些人。

    到了十二年,那文信侯吕不韦终于去世了,还是偷偷地葬的。那些来吊唁的他的舍人,只要是晋国人,全都被赶了出去;而那些秦国人,官职在六百石以上的都被夺了爵位,然后被迁走;五百石以下的虽然不用迁走,但爵位也被夺了。从那以后啊,那些掌管国事却又不干正事的家伙,要是像嫪毐、吕不韦那样,那就把他们全家都登记在册,按这个规矩办。秋天的时候,那些曾经被迁到蜀地的嫪毐的舍人又被迁了回来。那时候啊,天下大旱,从六月到八月才下了雨。

    十三年,桓齮攻打赵国的平阳,杀了赵将扈辄,还斩首了十万敌军。秦王跑到了河南。正月的时候,彗星又在东方出现了。到了十月,桓齮继续攻打赵国。十四年,他们在平阳攻打赵军,拿下了宜安,还杀了那里的将军。桓齮平定了平阳、武城两地。那韩非子呢,他出使秦国,结果被秦国用了李斯的计谋给扣下了,最后死在了云阳。韩王也只好向秦国称臣。

    十五年,秦国大举发兵,一路军队攻打邺,另一路攻打太原,还拿下了狼孟。那时候还发生了地震。十六年九月,秦国发兵接收了韩国南阳的假守腾。还下令让男子们都要登记年龄。魏国也向秦国献上了土地。秦国在那里设置了丽邑。十七年,内史腾攻打韩国,俘虏了韩王安,把韩国的土地都占领了,还设置了颍川郡。那年也地震了。华阳太后也去世了。老百姓们饿得要命。

    十八年,秦国又大举发兵攻打赵国,王翦带领上地的军队攻打井陉,端和则带领河内的军队,羌瘣也负责攻打赵国。端和还围攻了邯郸城。十九年,王翦和羌瘣把赵国的东阳地区都占领了,还俘虏了赵王。他们打算继续攻打燕国,就在中山屯兵。秦王亲自跑到了邯郸,把那些曾经跟他有仇的、在他生在赵国时的母家的人,全都给坑杀了。秦王回来的时候,是从太原、上郡那条路走的。那时候,始皇帝的母亲太后也去世了。赵国的公子嘉带着他家族里的几百人跑到了代地,自立为代王,还跟燕国联手,军队驻扎在上谷。那时候啊,老百姓们还是饿得要命。

    二十年的时候,那燕太子丹看着秦国的军队逼近,心里怕得跟什么似的,就派荆轲去刺杀秦王。结果呢,秦王一下子就察觉了,直接把荆轲给五马分尸,还派王翦、辛胜去攻打燕国。燕国和代国也不甘示弱,发兵反击秦军,可惜啊,还是在易水之西被秦军给打败了。

    到了二十一年,王贲攻打楚国,秦王又增派兵力给王翦,结果燕太子丹的军队被彻底击溃,燕国的都城蓟城也被拿下,连太子丹的首级都被割了下来。燕王只好往东逃到辽东,自立为王。王翦呢,可能是打累了,就告老还乡去了。可新郑那边又反了,昌平君也被迫迁到郢地。那时候啊,大雪纷飞,积雪深得有二尺五寸呢!

    二十二年,王贲攻打魏国,他居然引黄河水灌大梁城,结果大梁城墙被冲塌,魏王只好投降,魏国也就这么被灭了。

    二十三年,秦王又召回王翦,硬是让他起来带兵去攻打楚国。王翦一路南下,攻取了陈地以南直到平舆的地方,还俘虏了楚王。秦王呢,也跑到郢陈去游玩了一番。可楚国那边也没放弃抵抗,荆将项燕还立昌平君为楚王,在淮南反秦。到了二十四年,王翦和蒙武一起攻打楚国,昌平君战死,项燕也自杀了。

    二十五年,秦王又发大军,派王贲去攻打燕国的辽东,俘虏了燕王喜。然后又回头攻打代国,俘虏了代王嘉。王翦呢,也顺势平定了荆江南地,还降服了越国的君主,设置了会稽郡。那时候啊,天下都欢庆得不得了,五月里还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呢!

    到了二十六年,齐王建和他那相国后胜发兵守在西边边界,想跟秦国断绝往来。可秦王也不是吃素的,他派将军王贲从燕国南边绕过去攻打齐国,结果轻轻松松就俘虏了齐王建。这秦王啊,手段真是高明,一国一国地收拾,最后终于一统天下了!

    哈哈,这秦始皇可真是野心勃勃啊!刚刚吞并了天下,就忙着给丞相、御史们下令了:“哎,你们听着,以前那韩国王不是把地都献给我,还交出玉玺,请求当我的小弟吗?可后来呢,他背信弃义,跟赵、魏两国一起反叛我。我这一生气,就派兵去灭了他们,还把他们的王给俘虏了。我觉得这事儿做得挺漂亮的,起码能让战争停一停。那赵王呢,也派了他那相国李牧来跟我谈和,我就把质子给送回去了。结果呢,赵王也反悔了,还攻打我太原。我这暴脾气一上来,就又去灭了他们,连赵王也没放过。那赵国的公子嘉自立为代王,我也毫不留情地把他给灭了。魏王一开始还服服帖帖的,后来居然跟韩、赵两国一起密谋袭击我。我这能忍吗?当然不能,直接派兵把他们给灭了。荆王也是,一开始献出了青阳以西的地,后来又背叛我,攻打我的南郡。我这脾气,直接就把他灭了,把荆地也占了。燕王那个昏君,还让太子丹派荆轲来刺杀我,结果被我给灭了国。齐王听了后胜的鬼话,跟我断绝关系,还想作乱。我这能惯着他吗?当然不能,直接就把他给俘虏了,把齐地也给平了。你看,我虽然是个小人物,但凭借一己之力,兴兵诛暴乱,全靠祖宗保佑,把六王都给灭了,天下也安定了。可现在我这名号还没改,怎么彰显我的功绩,传给后世呢?你们给我议议这帝号的事儿。”

    那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人一听,赶紧附和道:“哎呀,陛下您说得对!以前那五帝,地盘也就千里那么大,外面的诸侯国有的来朝拜,有的就不来,天子也管不了他们。可您呢,兴义兵,诛暴贼,平定天下,把海内都设为郡县,法令一统,这可是自古以来都没有的壮举,连五帝都比不上。我们跟博士们商量了一下,觉得古时候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尊贵。所以我们就斗胆建议,尊您为‘泰皇’,命令称为‘制’,诏书称为‘诏’,您自称就用‘朕’。”

    秦始皇一听,摇了摇头说:“‘泰’这个字太过了,去掉它,留下‘皇’,再采纳上古的‘帝’位号,就称‘皇帝’吧。其他的就按你们议的办。”然后下令:“就这么定了!”接着又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然后又说:“我听说太古时候,君主有号但没谥号,中古时候,君主死了才根据行为定谥号。这样一来,儿子就可以议论父亲,臣子就可以议论君主了,这太没道理了,我可不接受。从今以后,废除谥法。我就是始皇帝,后世呢,就按二世、三世这么传下去,直到万世,无穷无尽。”哈哈,这秦始皇可真是会玩啊,不仅自称“皇帝”,还要让后世一直传下去,真是野心勃勃啊!

    始皇琢磨着这五德相传的事儿,觉得周朝是得了火德,那秦朝接替周朝,自然就是水德了,毕竟水能克火嘛。于是他就一拍大腿,决定从现在开始,咱就进入水德时代啦!于是呢,他把年号给改了,连朝贺都从十月初一开始。为了迎合水德,衣服啊、旗帜啊、旄旌啊,统统都染成黑色。数字呢,就以六为基准,连那符啊、法冠啊都定为六寸,车舆也是六尺宽。走路呢,六尺算一步,连拉车的马都得是六匹。嘿,就连那河,他都得改名叫德水,以彰显水德之始。

    这始皇啊,性格刚毅戾深,处理事情都严格按照法律来,一点人情味都没有。他觉得这样才能合五德之数。于是呢,法律就变得特别严苛,犯了罪的,哪怕是很久以前的事儿,也不给赦免。哎,这秦始皇,真是个狠角色啊!

    丞相绾他们这群人跑过来跟秦始皇说:“陛下啊,现在诸侯们刚被打败,那燕、齐、荆这些地方离咱们老远老远的,如果不给他们封个王,怎么镇得住场面呢?您就封几个皇子过去吧,这样大家都开心。”秦始皇一听,就把这事儿拿到朝堂上让大家讨论。嘿,你猜怎么着?群臣们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纷纷点头称是。

    可这时候,廷尉李斯站出来说话了:“各位,你们别忘了,周文武那时候封的子弟同姓可不少,结果呢?后来关系疏远得跟啥似的,互相攻打起来就像仇人一样。诸侯们打来打去,周天子都管不了。现在咱们好不容易靠陛下的英明领导把天下统一了,都设成了郡县,要是再封什么诸侯,那不就乱套了吗?咱们应该用公家的赋税重重赏赐那些功臣和皇子们,这样他们就容易控制了。天下一心,这才是安宁之道啊。所以,我坚决反对再封什么诸侯!”

    秦始皇一听,立马点头表示赞同:“你说得对啊!天下之所以战乱不断,就是因为有这些侯王在搞鬼。咱们好不容易靠着祖宗的保佑把天下安定下来,要是再搞分裂,那岂不是自找麻烦吗?所以,这事儿就按你说的办,不封诸侯了!”

    话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这心里可是乐开了花。他觉得这天下太大,不好管理,于是就把天下分成了三十六郡,每郡都设置了守、尉、监,管理得井井有条。他又觉得“民”这个称呼太普通了,得改个高大上的名字,于是就把老百姓改称为“黔首”,嗯,听起来就有那么点贵族气息了。

    为了让老百姓高兴高兴,他还下令大摆宴席,让大家都吃好喝好。可秦始皇这人,心思缜密啊,他担心老百姓手里有兵器会闹事,于是就把天下的兵器都收到咸阳来,熔化了做成大钟大鼎,还铸了十二个金人,每个重达千石,放在宫廷里,这样一来,老百姓想造反都没兵器了。

    这还不够呢,秦始皇觉得度量衡、车轨、文字都得统一,这样大家才能步调一致,于是他下令全国都使用一个标准的度量衡,车轨也得一样宽,文字也得统一写。这下好了,从东到海边的朝鲜,西到临洮、羌中,南到北乡户,北到黄河作为边塞,再顺着阴山一直到辽东,全都是大秦的天下。

    秦始皇这人,不仅喜欢统一,还喜欢炫耀。他把天下的豪富都迁到咸阳来,一共迁了十二万户。那些宫殿啊、章台啊、上林苑啊,都建在渭河的南边。每次打败一个诸侯国,他就让人照着那个国家的宫殿样子,在咸阳北边的山坡上造一座,从雍门一直排到泾水、渭水,宫殿楼阁一个连着一个,跟串糖葫芦似的。那些诸侯国的美人、乐器啊,也都被他搜罗来,充实到他的后宫里。这秦始皇,真是会享受啊!

    话说这二十七年,秦始皇大佬又闲不住了,跑去陇西、北地巡游,出了鸡头山,又过了回中。他在渭南造了个信宫,后来觉得这名字不够霸气,就改成了极庙,说是象征着天极,好像他能通天似的。他还修了条道儿,从极庙直通郦山,在那修了甘泉前殿,又筑了条甬道,直接从咸阳连过去。这一年,他还大方地给老百姓赐了爵一级,顺便修了驰道,这出行可就更方便了。

    到了二十八年,秦始皇大佬又兴致勃勃地往东边的郡县跑,还上了邹峄山。他让人立了块石头,跟鲁地的那些儒生们商量刻点什么好。最后决定刻上歌颂秦德的文字,还讨论了封禅、望祭山川这些神神叨叨的事儿。搞定这些后,他就上了泰山,又立了块石头,封了禅,祭了祀。结果刚下山,就遇上暴风雨,只好在树下躲雨。他觉得这树挺有灵性,就封它为五大夫。然后又去了梁父山禅祭。那块他立的石头上刻着啥呢?嘿,您猜猜看,估计又是些吹嘘自己功绩的话呗!

    话说这皇帝一上台,就忙着制定法律,整顿朝纲,让大臣们一个个都规规矩矩的。经过二十六年的努力,终于一统天下,让所有人都心悦诚服。皇帝还亲自跑到偏远的地方去慰问老百姓,登上了泰山,放眼东望,那叫一个壮观啊!随行的大臣们都在琢磨着,皇帝这伟业,得好好歌颂一番。治国之道运行得井井有条,各行各业都发展得不错,都有法可依。皇帝的英明大义,简直就像明灯一样,照亮后世,咱们得好好继承,千万别改。

    皇帝本人也是圣明无比,平定天下之后,还不忘治国理政。他起早贪黑,忙着建设国家,让老百姓过上长久的好日子。他还特别重视教育,经常给大家上课。经过他的教导,全国各地都治理得井井有条,大家都遵从他的圣意。社会风气也变得好多了,贵贱分明,男女有礼,大家都各尽其职。内外有别,一切都井井有条,真是给后世子孙树立了好榜样。皇帝的恩德无穷无尽,咱们得好好遵守他的遗诏,永远记住他的教导。

    于是,咱们的秦始皇大佬就向东进军,一口气跨过了黄县、腄县,还爬上了成山,在那立了块大石头,歌颂了一番秦朝的功德,然后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接着他又往南去,登上了琅邪山,玩得那叫一个开心,直接在那逗留了三个月。他觉得这地方真不错,就下令把三万户老百姓迁到琅邪台下,还给他们免了十二年的税。然后他又修了琅邪台,立了块石刻,再次歌颂秦朝的功德,显摆自己的得意劲儿。那石刻上写着啥呢?嘿,您猜怎么着,又是一大堆吹嘘秦朝如何如何伟大的话呗!

    话说这二十八年,咱们的皇帝大佬可是忙得不可开交啊!他先是端平了法度,给万物定了规矩,让大家都明白事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位皇帝啊,圣智仁义,把道理讲得明明白白。他东巡安抚百姓,视察士兵,等这些事情都忙完了,就跑到海边去放松放松。

    皇帝大佬的功劳啊,那真是勤劳本事,他推崇农耕,打压那些不务正业的,让老百姓都过上了富裕日子。这天下啊,就像是一家人,大家都齐心协力,同心同德。不管是农具还是文字,都统一了标准,就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日月所照之处,车船所载之物,都井井有条,大家都过得心满意足。

    皇帝大佬一动一静,都是那么英明果断。他整顿风俗,治理水土,对老百姓的关心,那可真是朝夕不懈啊。他除去了疑虑,定下了法律,让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做事。各地的官员也都尽职尽责,治理得井井有条。

    皇帝大佬明察秋毫,四方的情况都了如指掌。他让尊卑贵贱都各安其位,奸邪之徒无处容身,大家都追求正直善良。大事小事都尽心尽力,没人敢偷懒懈怠。远近大小的事情,都处理得严肃庄重。大家都端直敦厚,忠诚于皇帝,事业也都有条不紊。

    皇帝大佬的恩德啊,那真是无处不在。他平定四方,诛乱除害,兴利致福。他按时节安排农事,让各种产业都繁荣起来。老百姓安居乐业,再也不用打仗了。亲戚们相亲相爱,再也没有贼寇来捣乱。大家都欢欢喜喜地接受皇帝的教导,遵守法律。这六合之内啊,都是皇帝的土地。从西边的流沙到南边的北户,从东边的东海到北边的大夏,只要有人迹的地方,都是皇帝的臣子。皇帝的功劳啊,比五帝还要大,恩泽连牛马都能感受到。大家都受到了皇帝的恩德,各自安居乐业。

    话说咱们这秦王,那可是兼并了天下,给自己取了个响当当的名号——皇帝!这不,他老人家一高兴,就跑到东边的琅邪去巡视了。随行的可都是大咖啊,有武城侯王离、通武侯王贲这些列侯,还有建成侯赵亥、昌武侯成、武信侯冯毋择这些伦侯,别忘了丞相隗林、王绾,还有那些个卿李斯、王戊,以及五大夫赵婴、杨樛等等,这帮人可都是朝廷的顶梁柱啊!

    他们在海边开了个大会,议论纷纷。有人说:“你们看看,古时候的那些皇帝啊,地盘也就那么点大,诸侯们各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有的来朝见,有的就不来,打来打去,没完没了。他们还喜欢在金石上刻字,自以为能流芳百世。可是啊,那五帝三王,他们教的东西都不一样,法度也不明确,还假借鬼神的名义来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回眸一笑的温暖 出狱后,我娶了黑道大小姐 掠仙 黄金充值我越来越非人了 控制直接控到死,你管这叫辅助? 惊!上将夫人竟然不是F级 诸天:从万界盆开始走向人间巅峰 重生之幸福蜜恋 娇宠小画家 读心吃大瓜!修真界瓜田里都是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