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重回七零,被阴戾大佬拿命宠 这县衙深藏不露 再世无双神尊 从聊斋开始做狐仙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我混赌场那些年! 天道葫芦 退伍兵重生,混成大国合伙人 团宠师妹归来,拯救满门怨种反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0章 中华战舞~英歌舞 (第2/2页)

水浒传有108名英雄,为什么单单就只有107名英雄,出现在英歌舞当中?

    有很多不懂的人,说是里面没有宋江,认为宋江不配被编入英歌舞当中,事实上大家都错了,没有宋江的水浒传,不能称之为水浒英雄。

    之所以英歌舞当中,水浒传的英雄,只有107名,那是因为他们所展现的场景,是当初梁山107名好汉,围攻大名府,想要救出卢俊义的那一场战斗场景。

    围攻大名府的战斗,不止一场,总共有三场,所以有的时候,英歌舞同样演绎的是水浒传当中的水浒英雄,但是出场顺序却不相同,那是因为所对应的每一场战斗场景,也不相同。

    英歌舞总共107名,分前后棚,前棚36人,每人手持长约一尺四寸,直径四厘米的彩色木棒,配合锣鼓点,海螺号和吆喝声,两棒相击翻转,边走边舞。

    后棚71人,扮成各式杂耍艺人,敲打锣鼓伴唱,有的还加上扮涂戏,或加进武术表演。

    其队列变化,有长蛇挺进,双龙出海,四虎并驱,粉蝶采花,孔雀开屏,等共18套阵法。

    棒法有左敲,右敲,上敲,下敲,胯下敲,背后敲等。

    脸谱有文面,武面之分,节奏有快板,中板,慢板之别。

    敲大鼓的人,一般都是作宋江打扮,领头的舞槌人,左队头槌是秦明或者是挂黑须的李逵,右队是杨志或者是挂红须的关胜,二槌是林冲,三槌是鲁智深,武松,每一个出场的人都有讲究。

    无论如何,每一个真正英歌舞的表演者,他们每个人,都必须要有武术功底。

    英歌舞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成为潮汕地区最重要的民间文化活动之一。

    尤其是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英歌舞队伍会在各村镇游行表演,祈求吉祥平安,驱除邪恶,增添喜庆气氛,成为了潮汕人民的一种精神寄托,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理想和价值观念。

    英歌舞在近代历史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潮汕英歌舞队,曾多次参与抗日救亡活动,利用英歌舞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鼓舞民众的抗战信心,以戏班的形式,暗中传递抗战信息,甚至参与战斗,为抗日胜利做出了贡献。

    我国成立以后,英歌舞作为一种优秀的民间艺术,受到了重视和保护,也不断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2006年,英歌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同时也成为潮汕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之一。

    英歌舞的传承和创新,是潮汕人民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和自豪,也是潮汕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和担当。

    英歌舞的传承和创新,是一种文化的生命力和活力,也是一种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网游:开局成为邪龙之子 星痕 娇艳花魁,惹的丞相心乱 纵是轮回百世我亦无悔只愿长相守 拒当沸羊羊,从天后演唱会出道 天才俱乐部 福宝爬墙头看太子沐浴 华夏文明:古今奇谭 替嫁后,被陆少宠翻了 四合院,我断了易中海养老的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