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我都是跟着学习,然后问十三,顺着她的思路在做题目,我从没有按照一个思维去解题。
尤其是数学,十三每次都有些自己的见解,正常我不会去推翻她的理解,而是告诉她,你的解法不错。数学不是语文,它的解法有多种,就算有再多的过程,可正确答案只有一个。
语文则不同,答案虽是唯一,却有多种答法,不同角度和深度,都是不一样的。
听着他们过来人讨论学习方面的教育,我从幼儿园就开始焦虑过,没错,是焦虑。
最后我是怎么去改变自己的,要从十三第一年大班说起。当时数学是求位数的分解,比如六可以分解成几和几。
放在成人的思维里,就会不明白孩子们为什么当下做的这道题,你讲了她懂了,可只要把数字交换或者换一个数字,他们基本就不明白了。
当时为了给十三讲分解,我是气得火冒三丈,唾沫星子横飞整个客厅。
最后怎么也不通,我干脆放弃了。因为看了太多家长因为教孩子作业,气到医院,手拍断骨折,这些不是我想要的。
直到第二年,因为年龄不到,毕业了同样不能上小学,我们只能让十三继续多读一年的大班。
嘿!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作业本上的题目,每次回来自己都做好了。分解完全没问题,试了各种偷梁换柱,都能够变通过来。
我突然明白了,孩子的发育是有阶段性的,她那个时间还没有开智,意思就是那个阶段,她的大脑组成部分,还不能完全接受这种输入方式,所以得等,等时机成熟。
从那个时候,我就放弃教十三任何东西了,对于阅读,从她在肚子里开始,就开始给她每晚睡前读故事,直到她出生到现在,家里买了很多绘本。
十三的记忆力也不全是特别好,因为人的记忆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就像是开关一样,只有开的那段时间,她是把心用上的,其他时间,就不要用力给她灌了,家长累,她也累,真的不必要。
佛系的家长真的脸上不易起褶子。
十三一直说她喜欢班上的一个小男生,我并没有直接打断她的这种思维,而是顺着她的方向走。
最近班上参加田径运动会,有的需要自主报名。十三可能多少遗传了我的基因,那就是活动大都不喜欢参加。
我却说了一句,“嘿,你喜欢的那个小男生参加了50米接力赛呢。”
十三从名单上找名字,看到了那个名字,她笑了起来,欣然踊跃报名了。然后我们继续看,“呀,他还报了百米的哟,你报吗?”
十三摇了摇头。
继续往后,她依旧不愿意。
最后看到了排球比赛。她说:“能拍几个,就是球被我拍得找不到了,不知跑哪去了。”
“哈哈,你拍球,居然球不见了。你笑死我了。哈哈……”我无情地吐槽她。
“那要不你还是报百米赛跑,毕竟那个小男生在。”这就是我的战术了,我本以为她会妥协,但她坚持拒绝参加。
我算是小赢了一把,因为她不会因为喜欢,而去迎合他人,她有自知之明,懂得分辨自己的优劣。
别小看这些小事,它们才是真正能看明白孩子内心的。
所以,我们前期不应该关注她们的成果,而是应该关注她们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她们会怎样做选择。
孩子的喜欢,不要把它当做是羞于启齿,或者是玩笑来调侃。而是认真对待孩子给你说的每一句话,不要急于否认和批判。
把孩子当成一个主体,不要当成你的附属物,或者是你的替代品。
用一个陌生又熟悉的朋友视角去旁观,孩子们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结果。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