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快就有带兵的机会,这是刘勇强没想到的。
几个消息串联起来之后,他迅速明白发生了什么。
咸丰死了,这个皇帝虽然有点刚愎,年轻气盛,但他毕竟是正经皇帝,牢牢压着曾国藩一头,他死了,现在清廷已经压制不住地方军阀。曾国藩的各种请奏,几乎没有不准的,现在清廷甚至有点怕他。
两江总督,手握重兵,要人有人,要钱有钱,清廷则是京师沦丧皇帝死,八旗精锐全军覆没,正是清廷最虚弱的时候。
取代咸丰的是顾命八大臣,为首的是肃顺,这是一个声称‘旗人是混蛋’,更欣赏汉人大员的满清权贵。制衡八大臣的是慈禧、慈安这两宫太后,咸丰给两个太后留下了印章,凡是没有她们两盖印的旨意,都无效。皇帝则是一个六岁的孩子。本身主弱国疑,皇权就变得虚弱,还搞两套制衡的体系,等于帮助了八旗权贵的手脚,让他们在面对汉人大佬的时候,实力对比更加微弱。因为八大臣和两宫都需要汉人大佬的支持,自然不敢限制他们,而是要纷纷拉拢。
这种形势下,刘勇强一个福建小地方的乡下土团练,已经无法引起上层的重视了,此时有人提起他,病急乱投医的清廷什么猛药都敢喝。
为什么不喝近在咫尺的曾国藩这碗药呢?因为曾国藩不去救援。曾国藩盯着安庆呢,杭州危急的时候,安庆之战已经到了最后阶段,这时候皇帝都使不动曾国藩。左宗棠呢,他在衢州,听说被包围了。
刘勇强没有追究细节问题,接到总督命令后,即刻启程。从厦门装载了一批军火,以最快的速度赶赴建宁府。
同样的流程,这次快速拉起两千乡勇,让刘三虎带领出击,走海路支援杭州。交代了他很多事情,不要进城死守,他的部队武器先进,训练科学,野战攻击力强,防守分散兵力,反而暴露人少的劣势。
刘勇强则开始派出信使,联系各个太平村,这些人该动一动了,再不动,别使唤不动他们了。
太平村自咸丰九年剿匪后,一直保持联系,但没有调动这些人。将两千江西乡勇打算,一开始一队人分驻一个村,到了汀州的时候,一个村已经达不到十个人,只能五个人一队,分散驻扎。这些老兵从咸丰九年末,一直到现在的咸丰十一年十月,整整训练了两年。一直进行步伐训练,轮换着学会了射击,但他们手里枪不多。
这两年,208个太平村,一直按照刘勇强的设计进行运转。忙时开荒种地,开辟茶园,闲时集结训练。生活过得十分艰苦,第一年有当地官府提供的粮食,第二年开始,只能靠开荒收入。
所有人一直处于赤贫状态,仅仅能够吃饱饭,生活质量非常差。赤贫状态下的人们,保持着对改善生活的强烈渴望,帮刘永强开辟茶园,是不多的,甚至是仅有额外收入,仅能换取到必须的食盐。
但他们训练的积极性很高,因为训练的时候,队长们会管饭。刘勇强用一顿饭的成本,维持着一支曾经从江西杀进福建的太平军残部士兵的基本军事习惯,让他们继续过着军寨式的生活。养兵成本如此低廉,放在大清朝估计也没几家。
当第一批太平军村走出深山的时候,看到他们的人以为看到了逃荒流民,他们大多还穿着三年前的衣服,破衣烂衫,形同乞丐。身体普遍瘦弱,比两年前进山的时候,还要清瘦。
一支支叫花子军团朝建宁府集结,路上当然引起了一些事态,都被刘勇强派人带去总督手令化解。
刘勇强在建宁府城外大营每天摆开流水席,每天都有新兵抵达,一个村100出头,标准配置是110人,但总有意外,所以大多数都差一两个人。
进入军营后,生活水平立刻跨越了阶层一般,每天都能吃饱饭,三天还管一顿肉。别看一个个身体瘦弱,士气却格外高涨起来。
来一队,整编一队。工作起来难度不大,每个村的壮勇都已经跟刘勇强派去训练他们的士兵一起生活了两年,朝夕相处,已经形成了新的类似乡村社会的纽带关系。
一个村分10队,五个村编成1营,十个营编成1团,一团1500人。他模仿了一下湘军,左宗棠告诉刘勇强,500人一个营是非常合适的,刚好可以独立战斗,也容易集结。这是打太平军,还是按照跟太平军战斗最有经验的湘军来编制更合理。
整编,发枪,集训。
然后就是等待消息,他相信求援还会继续,因为整个浙江糜烂的危局,不是两千人能够解决的。那两千人紧急支援过去,大概可以暂时保住杭州。
没让他等多久,他才刚刚集结了2000太平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