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冥币时代:诡异杀人也要讲规则 凌天剑尊 阿林的奇妙人生 悄悄修仙,然后惊艳所有人 奥特:小丧尸的过期食品 穿越千年:仙帝的现代征途 老弟你听我说,这主角让我当 老弟你听我说,这主角让我当秦风秦昊 老弟你听我说,这主角让我当秦风秦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章 国破山河在 (第1/2页)

    人总被时代裹挟着前进,并不是自己进步了,而是这个世界改变了。改变的是思考的逻辑,以前认为对的,现在成了错的,以前认为错的,现在倒成了对的了。

    人得感谢这世道,世道变化,才能经历,人生才显得不那么沉闷。

    大清国没了,爱新觉罗们被圈养起来了。大元帅袁世凯成了大总统。

    上面闹得热闹非凡,可是偏远的刘家洼还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直到有一天,村里的木匠贺老六到县城走亲戚,回来以后辫子被剪了。这可是一件大事,在那个年月这好比杀头,应该就是杀头的罪过吧?

    人就是这么一个奇怪的物种,当初满清鞑子入关的时候要求剃头留辫子,大家觉得有伤风化,对不起祖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损伤。抵制大辫子。砍了一帮犟种之后,也都老老实实留起了辫子。代表蛮夷的大辫子就成了每个人的标配。

    现在要把代表屈辱的辫子给剪掉,又遇到了阻力。现在辫子又成了天朝上国文明的标志了。剪掉辫子男不男女不女的,跟那些洋鬼子有什么区别?

    一条辫子就如同这中国人的历史。只要能够让大家都屈从在规矩之下,这规矩就比天还大。充分的暴力可以获得充分的权力,普通人永远都是被裹挟着屈服于规矩。

    没多久县长杨安民让乡长到各村去要求把辫子剪掉,现在共和了,不兴大清国那一套了。其实这县长就是原来的县令,上面传达大清皇帝退位的消息到了县里,自己就把辫子一剪,官服一脱,到成衣店做了一套时兴的洋装,这就算完成了权力交接。从大清国到民国就在这样悄无声息之中完成了。

    没有硝烟也没有杀人放火发生。紧接着让几个衙役也拾掇拾掇。没过多久上面来人送来了警察制服,说是成了县保安所,不管怎样吧,就如同过家家一般,老百姓稀里糊涂的就成了新国民。

    县里四处张贴告示,要求剪辫子。一开始老百姓相当抵触,觉得这是羞辱自己,羞辱自己的先人,死了以后也没脸到那边去见列祖列宗,似乎他也记不得自己的祖宗曾经为了不留辫子也抗争过。

    县长就组织县里商户以及财主们出来,先让他们把辫子剪了。你还别说,聪明人到什么时候都是聪明人,晓得识时务者方为俊杰。生怕自己剪慢了落一个不积极的罪名。各个商户纷纷挂上民国旗帜,老百姓出来吃早餐,早餐店主剪了辫子,去粮店买粮,粮店老板伙计全剪了辫子,去布店买布,老板伙计也全是没了辫子。大部分老百姓也就默认了既定事实,换了皇上照样交税纳粮,剪了就剪了吧。

    还有些老顽固,拿着辫子当宝贝一样,平日里也不敢出门。躲在家里不敢上街。

    按理说换了朝廷,该剿匪了吧?新朝廷得焕然一新才是,可是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上面忙着争权夺利,哪有时间管下面的事情。

    范老板把大清国没了,现在民国了的消息传到西山后的时候,一帮人听说能把辫子剪了,各个争先,比起那些平头百姓更显积极。一时之间竟然把范老板给惊住了。

    “历朝历代土匪这一行当就没有消失过,占山为王的也有的是。自古政府就能管到县一级,只要能完成纳粮纳税的任务,不反朝廷,如果县太爷还能捞到油水,谁在乎有没有土匪呢?只要不威胁县太爷,不威胁朝廷,就没人关心。”

    其实想想似乎也是这么个道理,就县里那几个衙役,现在叫保安队,让他们出来剿匪他们有那个胆吗?就算是现在给配了两条老套筒,他们也只敢在县城里面耍耍横,出了县城的地面也不咋灵。再说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征粮征税,不是为了剿匪。

    范老板这趟也没白来,土匪要求更换装备,以前拿着火铳大头刀的日子要过去了,既然大清国没了,现在民国了,土匪也要做新土匪,买几条好枪。范老板又得狠狠地发一笔横财。

    刘福生在刘家洼,当着自己的小地主,其实就是一个长工。刘满囤还在就不分家,不分家这100多亩地五兄弟一人20亩,自己种去吧。刘福生的婚事也定下了,刘满囤这辈子也算是完成了任务。把剩下的积蓄都拿出来又置办了一百来亩地。

    钱都买了地,平日里的日子也就清苦起来了,吃咸菜吃地瓜面窝窝成了常态。刘福生不明白,为什么要把所有的钱都买了地,还要过这种苦日子。

    “从古至今,哪个有钱的不买房子置地?地就是咱们庄稼人的命根子,那钱是当吃还是当喝?买了地,撒上种子这地里就能长出粮食来,有了粮食就饿不着。拿着钱你就琢磨着怎么花了它,吃点好的,喝点好的,穿点好的,再出去耍耍。再大的家业也禁不住败。”

    刘福生不明白,又似乎明白了。这钱能买肉能买好多好多东西,怎么到了老爹这里就成了没用的东西,全得换成地呢?

    后来他似乎又懂了。

    收了粮食之后,粜了粮食换了钱,一家人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改观,隔三差五又能吃肉解解馋,也掺和玉米窝窝和白面馍馍吃了。粥也稠了不少。

    农民觉得粮食可以交换一切东西。吃穿用度任何东西都是用粮食换来的。可是这粮食又不能自己长,要想有粮食就得有地。有了地就有了粮,有了粮就有了一切。

    二姐夫葛天豹托人捎信回来,说自己由于在北洋新军中表现出色,得到上级领导的赏识,现在已经是个连长了,还捎回来几块银元。让二妮好好照看孩子,春节的时候他就回来探亲,别让家人惦记。

    刘满囤揣着几块银元,又开始了他四处踅摸买地的行当。

    大清国似乎是亡了,又好像没有亡。只是县令变成了县长。平日里见不到,现在还是见不到。以前征粮征税,现在照样征粮征税,也没见少一分一厘。只是辫子没了,不再科举了,也许这就是变化吧?但是对于刘福生们来说,根本没有任何变化,攒钱买地,然后种田打粮食,收了粮食换钱,换了钱买地,这是一个人生的闭环。

    曹丕曾经说过:天下无不亡之国。

    杜甫也曾经说过:国破山河在。

    种田人的本分就是种田纳粮,其他的似乎与此无关。千百年都是如此。

    传统中国的乡村社会,传宗接代是一件比天还大的事情。如果一个男人没有子嗣,攒下再大的家业,也是别人的。为了能够传宗接代,很多中国人都费尽心机。

    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管他本意是什么。在刘家洼的意思就是得生个儿子出来。不生个儿子出来就算是绝了后。

    人生无常大肠套小肠。这事偏偏还就出在了刘福生他们家。刘福利结婚5年了,可是媳妇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可愁坏了一家人,刘满囤四处找偏方,吃各种补药。把刘福利整的整天闻到药味就想吐。刘福利媳妇叫巧儿,在人群中不算是出挑的,但是属于耐看型的。鹅蛋脸,身体结实,长得白白净净,胸前鼓鼓囊囊,屁股也是浑圆。按农村的讲法,这样的女人是生儿子的材料。

    地是好地,可就是不长粮食,不得把人急坏了。

    后来听说临县有位神医,两口子套上车就去了。带回来一口袋的草药。又喝又洗的,可这肚皮就是不见动静。

    刘满囤也是干着急,根本帮不上忙。

    “他爹,老四家的老是怀不上也不是办法啊。”满囤媳妇还是忍不住开口了。

    “我有啥法?总不能把巧儿休了再娶吧?再者说了,你咋就知道不是儿子的毛病,老四从小就体弱多病的,这几年吃药我看也折腾的够呛。我也急,可光急有什么用?”满囤叹了口气。

    “听说王家巷那里有个姓王的神医,据说以前在宫里当过差,看这个是把好手。光这么四处踅摸偏方也不是办法。”

    “偏方治大病你不知道啊?可是找个明白人给好好瞧瞧倒是应该的。这几年老四可没少花钱,从分了家,哪年都得贴补他,不然根本不够吃喝。”

    “要万一是儿子的毛病可咋整?”满囤媳妇又担心起来。

    “走一步看一步吧。人还能让尿憋死?”

    就这么着,第二天吃过早饭,刘满囤就去了老四家。

    “爹来了。吃了没?”两口子正在吃饭。

    “吃了吃了,我寻思着到县里再卖车粮食,你要有空你跟我走一趟。现在天短,晚上咱们就在县城待一宿,明天再回来。”

    “行啊爹,啥时候走?我让老四收拾收拾。”

    “不急,我去套车,让你弟帮着装上车,等老四吃饱了换好衣服就差不多了。”

    “要不我也去装车吧!”

    \"好好吃你的饭,你弟现在长大了,一个人就干了。”

    现在刘福生已经十四了,虚岁十五了,明年冬天就该娶媳妇了。个子也蹿起来了,嘴巴子上也黑乎乎的,一副壮劳力的架势。扛几袋粮食已经不太费力。

    吃了饭,刘满囤就带着老四赶着车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重生,因陀罗之瞳 诸界至尊:神途漫漫 她从地狱而来,一身煞 快穿:魔头崽崽当人后她又熊又虎 离谱!旅个游被饿狼糙汉穷追不舍 长公主杀疯了,摄政王跪求鞭笞 我的邻居不大阳 修仙:从被夺舍开始 三国:满州豪气踏山河 金戈丽人行:天命之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