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一首歌的诠释,除了编曲走向,还与个人的气质、阅历以及阅读理解有关。
比如周杰伦的《红尘客栈》和田震版的《红尘客栈》。
周杰伦唱的意境是烟雨江南的客栈,而田震版唱出了一种大漠孤烟直的豪迈,开口便是江湖。
再比如陈奕迅的《浮夸》和林志炫的《浮夸》以及华晨宇的《浮夸》
陈奕迅唱的是小人物的无奈与呐喊,而林志炫的你可能觉得是不得志的愤慨歌,至于华晨宇的,你可能觉得他在施法咩?
所以,每个人对于一首歌的解读都不一样。
可能有人会先从词解读,有人会先以曲解读。
歌曲创作,实质上是文学形象和音乐形象的结合,从而达到相对完美的状态。
文学形象的审美感官是视觉,即歌词的意境、风格等等。
音乐形象的审美感官是听觉,即曲调的旋律、节奏等等。
至于一首歌中先有词还是先有曲,这就要看创作者的需求的。
歌曲的创作有三种方式:一,根据已有的歌词谱曲。二,根据已有的曲谱再填词。三,根据已有的词或者曲,再重新谱写词曲,也就是改编和翻唱。
有些时候,我们会听到有人说,歌词拯救了这首歌,旋律拯救这首歌,编曲拯救了这首,又或者演唱者拯救了这首歌种种说法。
所以,所谓的好歌,那是集好的作词人,作曲人,编曲者,以及一个好的演唱者集一体。
之所以说江珩最让人震惊的是编曲,那是因为他可以在这么短时间内,一气呵成,没有丝毫停顿,做到各种乐器的编配,做出适合整首歌风格编曲。
至于江珩本人,他并不觉这有什么,他所做的一切,那些乐器的技巧,都是自己一步一步努力出来的结果,只不过穿越让他变得年轻,拥有了超强记忆,所拥有的经验与年龄不相符,才会显得他过分的厉害。
如果他不会乐器,不懂乐理,即便他脑海中有歌词谱曲,那他也没法把原版的编曲复现出来。
若是换这世界的其他人来,《那些年》整首歌的风格可能就变了。
词曲依旧是原版,可整首歌的风格,可能是会变成摇滚的、爵士的,或者其他。
毕竟每个编曲者,对同一首歌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两人已完成伴奏,接下来也就是录唱的事情。
江珩让工作人员给自己准备一瓶水,拿着早就打印好的歌词就进了录音室。
进到录音室内,江珩先是测试了一下耳机的音量,接着又试了试话筒。
发现没什么问题后,便喝一口水,开了会嗓子,然后便示意外面监棚的万果。
他先完整的唱了一首后,便又出去听了一遍,把演唱中出现的问题,都一一标注在歌词上做好标记,就又进去开始录制。
把一些之前演唱中出现问题的句子细节调整一下单录一遍,就完事了,全程所用时间,不到半个小时。
万果又被江珩再一次的震惊了。
不管是江珩的音准、节奏、咬字发音,或者演唱的情绪,都是无可的挑剔,很难听到有齿音或者口水音。
万果觉得江珩完全可以第一遍一遍就过,他基本听不出哪里有什么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