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大量浓密的硝烟,严重影响视野和观测。
无奈之下,众人只能等待海风将这些硝烟吹散。幸运的是,今天的海风格外强劲,仅仅过了十几秒钟,那些令人窒息的硝烟便被彻底卷走,消失得无影无踪。
周博仁迅速拿起一旁的望远镜,朝着刚才炮击的方向望去。当他看清眼前的景象时,心中不由得大吃一惊。
由于 12 门火炮精准地瞄准了倭寇的船只,随着一声声巨响,炮弹如雨点般砸向敌船。其中四艘倭寇的船只在爆炸的冲击下,船体瞬间破开了巨大的洞口,海水如决堤一般汹涌而入。
倭寇们惊慌失措,拼命地抓起水盆想要舀出不断涌入的海水,但这一切都只是徒劳无功。那个破洞足有三个成年人那么大,源源不断的海水让他们根本无法抵挡。没过多久,中弹的船只开始倾斜、翻覆,无数倭寇掉入水中,挣扎着等待其他船只前来救援。
然而,周博仁并未立刻下达继续开炮的命令,他决定再次询问清楚情况。于是,一号战舰缓缓逼近目标,周博仁再次拿起喇叭,高声喊道:“你们是何人?速速报上名来!”
这时,只见一艘小船上走出一名男子,看模样分明就是大明子民。他情绪激动,对着周博仁大声呼喊,并用力挥舞着手臂。可惜距离太远,周博仁实在听不清对方在说些什么。
那位大明人心里很清楚,就算自己声嘶力竭地呼喊,对面的人也是不可能听见的。他环顾四周,目光落在一块洁白的布上,心中顿时有了主意。
他快步走上前去,伸手抓住那块白布,用力一扯,将它展开来。然后,他高高举起双臂,紧紧握住白布的两角,让它在风中飘扬。
这种行为叫做“举白旗投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秦朝时期。
当时的人们相信五行学说,认为水在五行中所对应的颜色是黑色。正因如此,秦朝选择黑色作为国家的象征色彩,寓意着胜利与荣耀。
然而到了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刘邦率领大军攻破了咸阳城。就在这关键时刻,秦国的末代君主做出了一个决定,他采用了黑色的反色,即白色的旗帜,表示自己愿意放弃抵抗,向敌人投降。
自那时起,“举白旗投降”这一做法便逐渐流传开来,并成为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
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当一方意识到无法继续战斗时,他们往往会通过举起白旗来传达求和或认输的意愿。
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见到对方如此有眼色,周博仁心中不禁安定了几分。毕竟,只要对方并非纯正的倭寇,那么他们极有可能是由明朝人所组织起来的队伍。
要知道,此时此刻,倭国的那些流浪武士们大多都在为明朝人效力。
于是乎,一号战舰开始逐渐减缓速度,朝着那艘载着明朝人的小艇慢慢靠拢过去。
那个明人举着白旗站在船头喊着:“我们是汪直的队伍!”
周博仁笑了笑,终于遇上了老船主的队伍,能不能收编汪直的队伍,恐怕就在此一举。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