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一朝,从宣德年间开始,自阉进宫的人越来越多,泛滥成灾。
关于自阉的原因,除了极个别变态分子的不良癖好,绝大部分人只是为了改善自己极度悲惨的生存状态。(2)
当然,也有一些可怜的小孩被父母残忍阉割,被卖给人贩子,被迫进宫。
对生活在兵变、天灾、苛政下的大明百姓来说,进了宫就不会被饿死,不用去吃观音土,也不用易子而食。
甚至可以吃好喝好,和宫女们发生一些超越性别的感情。
当然,如果你稍不留神,还可能混成刘谨王振魏忠贤这样的大人物,从此光宗耀祖。
根据着名的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在一个人食物都不能保障生存遭到威胁的情况下,这人身上的其他人类需求就可以被忽视甚至完全压抑,当然也包括那玩意儿。
所以到成化年间,全国各地自行自宫,要求进宫服侍皇上和后宫的忠义之士,数量已经超过两千人,而且这个数字呈逐年上升趋势。
虽然历任大明皇帝都对这种民间自宫都进行严厉打击,随着明中后期经济逐年恶化、政治腐败加剧,自然灾害频发····,京畿地区自宫的男子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刘招孙的拜把子大哥魏忠贤,便是这千千万万自宫大军中的一员,只不过因为魏公公后来成了九千岁,所以人们才记住此人。
据史书记载(3),万历四十八年,也就是明年,会有一支超过两万人的准太监大军涌入京城,乞求朝廷给予工作,而且他们表示什么工作都不挑,他们的要求遭到拒绝后,便很快由忠勇爱国的准太监,变成为一群喧闹好战的暴民,所幸我大明余威犹在,在礼部兵部合力打击下,这群乌合之众被赶出了京师,很多回来家乡,因为无颜见江东父老(像魏公公这样衣锦还乡的毕竟是少数),很多人选择了自杀。
袁崇焕见到的这群阉人,便是万历四十八年,涌入皇宫的两万多人的自宫大军中小小的一支,更多准公公,还在前赴后继赶往京师的路上。
这样的荒诞历史场景,若不是亲眼经历,没有人会相信。
“我也不信,”袁崇焕摇头道:“我大明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竟然如此!可悲可叹!”
望着眼前这群阉人,袁崇焕久久无语,他有些心烦意乱,决定先回会馆。
这时,崇文门里走出一群锦衣卫,皆是飞鱼服绣春刀,颇有气势。
锦衣卫中有两个中官,中官的出现,立即引发周围狂热的叫喊。
望着两个鲜衣怒马的公公,所有为了生存而自宫的男人们,此刻都感觉到了人生意义,这就是他们要活成的体面样子。
于是,他们扬起手中木棒,更加卖力的揍向那些没来及逃跑的兵马司士兵。
“打死他们!不给老子开门!”
五城兵马司的援兵终于赶来,援兵人数好几百人,战斗力也稍强一些,两边一见面,立即打在了一起。
魏忠贤望着城墙根儿下打斗的人群,望着翻飞的木棒石块和溅落的血迹,像是看到极平常的事情。
魏公公在京师二十多年了,对眼前这幕早看惯了。
每年冬春之际,京畿遭了饥荒,便有人怀着和自己当年相同的梦想,来到京城。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在自己或同伴的帮助下,咔嚓一刀·····
“这些个奸人奸猾的很,只以为去势后啥也不干,却不知仁义礼智信,做好这些才能服侍好皇上,也才能保全富贵!”
魏忠贤转身旁边一个锦衣卫小旗,语重心长道:
“沈炼,上次咱家给你说的事儿,你还记得不?想好了没?”
小旗听了这话,连忙勒马停住,双手抱拳,对魏忠贤道:
“魏公公,多谢好意,沈某不会进宫的,这辈子都不会,”
沈炼从辽东回到京师,靠着康应乾的书信以及三百两银子,升为镇抚司小旗。
他在京城四处寻找北斋,找了差不多一个月,结果发现根本就没刘参将说的这个女人。
想到这是刘大人特意叮嘱,他没有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潭柘寺找到了北斋。
这北斋是个胡须花白的老和尚·····
沈炼估计是刘大人记错了,就暂时放下了此事,继续做他的小旗。
过了段时日,司礼监一位公公找到了自己,见面就是五百两银子。
公公还说他是刘大人的大哥,沈炼拔出绣春刀,架在公公脖子上问他,你为什么不姓刘。
公公却面不改色,手指按住刀口,血滴在地上,他笑着说,自己和刘参将是结拜的兄弟,起了誓,一起喝过鞑子血的。
沈炼觉得此人豪爽讲义气,怪不得刘大人要和他结拜,于是便和他经常一起出去喝酒,打架。
魏公公出于好心,不止一次提醒沈炼,皇上时日不多,让他早点咔嚓一刀,跟自己进宫,将来他还要重新建立西厂,兄弟俩一东一西,一人一个档头,看谁还敢欺负咱们。
沈炼一直没有下定决心,老娘念念不忘让沈家留个后。
众人走过崇文门,左转往正阳门而去,魏忠贤笑突然抓住沈炼飞鱼服:
“沈兄弟,今日便由不得你啦,走,随咱家进宫啦!”
沈炼刚要挣脱,又有一名太监上前按住他的肩膀,沈炼虽然有些功夫,却不是两个太监的对手,挣扎着被拖入了宫门。
“皇上驾崩了么?”
十六岁的沈炼,此刻感觉世界正在崩溃。
袁崇焕望见崇文门前,一个样貌英俊的锦衣卫正被两个公公当众非礼,最后竟被拖进了宫中。
“无耻!!”
他再次叹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妖孽横行,这京城果然非久居之地。
正要叫上书童一起回去,前面走过来个身材魁梧的汉子。
袁崇焕记得此人,便是排在他后面一位的进士孙传庭。
他前几日,在奉天殿金殿传胪(4)时,两人寒暄过几句,袁崇焕对此人还有点印象。
“元素兄,你还在此作甚?”
“哦哦,原来是白谷兄,几日不见,不知你还在京中。”
袁崇焕抬头望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小出很多的孙传庭,微微皱眉,此人不过二十出头,却仅排在自己后一位,让他这个三十六岁的三甲四十名进士,显得更加扎眼。
更让袁崇焕不爽的是,孙传庭身上还穿着传騄日时穿着的进士巾服。
“进士巾服,不是要在释菜礼后收回吗?”
袁崇焕脸带愠色,看来南北之分还是有的,他的进士巾服早早便被被国子监收去,这个北方佬还穿着在此招摇过市,在人前炫耀!
莫非只是因为他袁崇焕是从广西来的举人?……
“元素兄,明日内城斩杀东虏,开原参将阙下献俘,六部衙门和新科进士皆可观刑,圣上或许也要御临,元素兄,一同去否?也让各位大人看看我等新科进士风采!”
孙传庭说罢,抬头望向袁崇焕。
袁崇焕看孙传庭鲜衣怒马,心想,明日献俘,你这北佬今日就穿着进士巾服招摇过市!
“元素兄,听闻你写的平辽策,兵部都看了,都说是老成谋国,怕是要洛阳纸贵了!”
袁崇焕脸色阴沉,上月会试,他在试策卷纸上误把半年平辽写成了五年,手轻轻一抖,名次就掉到了三甲四十,至今悔恨不已。
孙传庭还在拿试策说事,袁崇焕觉得是在羞辱自己,再也忍不住,飙出经典粤语:
“丢哪妈,扑街仔!可爱咩!”
“(不翻译,混蛋,得意什么?)”
说罢便率书童森悌,朝会馆而去。
孙传庭呆了片刻,他今年不过二十五,生于山西,长于三晋,汲汲于文章,不好出游,不像乔一琦那样见多识广。
这次来京师会考,算是孙白谷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遇见岭南士人,孙传庭觉得这袁崇焕虽性情刚急,和自己秉性不同,却也算个干才。
此人谙熟用人理财、兵法战事,据说这次试策(廷试之文),袁崇焕写的便是平辽之策,用兵奇正,洋洋洒洒,浩然正气,颇得兵部主事青睐。
旁边仆人操一口山西话问道:
“谷哥,这蛮子说甚?是骂哦们?”
孙传庭微微一笑,淡淡道:
“或是在问候圣上吧,粤地方言,平仄变化,自与三晋雅音不同,不去计较他,老白,走!回陕山回馆吃面去,明日好好看看那阵斩阿敏的刘招孙!”
~~~~~~~~~~
注:(1)《神宗实录》卷11
(2)《孝宗实录》卷75弘治六年五月
(3)《神宗实录》卷13
(4)殿试两天后,皇帝召见新考中的进士。考取的进士身着公服,头戴三枝九叶冠,恭立天安门前听候传呼,然后与王公大臣一起进太和殿分列左右,肃立恭听宣读考取进士的姓名、名次。这就是“金殿传胪”。“胪”有陈列的意思,“传胪”就是依次唱名传呼,进殿晋见皇帝。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