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效果很不理想,基本没有什么人响应,很长时间都打不开局面。
于是,他就进到山里实地考察,结果被山民的困苦生活,震惊到了,山民们普遍穷困潦倒、一贫如洗、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甚至经常有饿死人的现象。
陶李金与李小平进山的时候,曾多次亲眼看见饿死的妇孺老幼,倒毙路旁,大群的野狗、野鸟抢食着尸体,一幅末日的绝望图景。
活着的大人、孩子,也都大肚子小脑袋,瘦骨嶙峋,个个如同非洲难民。
陶李金和李小平都是农民出身,对山民的困苦感同身受,二人为此多次流下同情的眼泪,后来,他们将当地山民的悲惨境遇,与董事会做了汇报。
董事会当即做了策略调整,决定此后集团的农牧业开发,由追求经济效益,调整为以救济为主。
首先,要解决当地山民吃饱肚子的问题,让他们能生存,然后再考虑集团的远期发展效益。
为了让山民能尽快果腹,陶李金从后世组织传越来了大量的红薯,免费分发给陷入饥荒的山民充饥,并借此推广种植红薯。
红薯当时被称作番薯,早在明朝万历年间,一个叫陈振龙的福建人,冒险从吕宋(就是现在的菲律宾)偷偷移植过来的,因此陈振龙也被称为“中国红薯之父”。
但推广的过程非常缓慢,原历史时空,直到雍正、乾隆时期,才在中国全面种植。
康熙初年,只是在福建、广东、广西有小规模种植,云台山并没有引种。
为了适应当地的水土,陶李金特地引种了“苏薯8号”,该品种是后世江苏培植的地产品种,
特点是味道甘美,生长期短,产量大,一般生长期不超过120天,亩产量通常能达5000斤以上,虽然作为长期主食,营养有些单一,但可以短期内确保饿不死人,日后,也可以作为饲料长期种植。
由于是免费发放种苗,而且凡是引种者,还发放红薯口粮渡慌,所以推广的很顺利,广大山民都踊跃开荒种植。
从去年十一月开始大面积引种,经过了一个冬天,两个月前,就已经开始大面积收获。
云台山的土质肥沃,加上陶李金又穿越来了后世的化肥,所以收成很不错,虽然是初次引种,但普遍亩产,都能达到三、四千斤以上,一举解决了山民的吃饭问题。
现在的云台山,不仅没有了饥荒的困扰,红薯还大规模的返销到大陆,山民们也因此获利颇丰。
红薯种植推广的同时,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家猪、家禽的养殖,也都一同推广开来,当然也都是免费的,集团无偿提供技术、饲料、种苗等。
种植、养殖出来成品也由集团出钱收购,由于向大陆售卖要跨海,而且大陆也十分贫穷,也没有什么购买力,所以山民的产品,就全部都售卖给了穿越众。
陶李金为山民能迅速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