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赏析:
一、原文释义:
车辆辚辚作响,战马萧萧嘶鸣,出征的士兵们个个弓箭佩在腰间。父母妻儿们奔跑着前来相送,扬起的尘埃遮天蔽日,连咸阳桥都被遮蔽得看不见了。亲人们紧紧拉住士兵的衣衫,跺着脚,拦在道路中间放声痛哭,那悲恸的哭声直冲九霄云外。路边路过的人询问出征的士兵,士兵只是说征兵太过频繁。有的人从十五岁就到北方去守卫黄河,一直到四十岁还在西部屯田戍边。出征的时候里正替他们裹上头巾,归来时头发已经花白却仍要去戍守边疆。边疆战场上战士们的鲜血汇聚成了滔滔血海,然而武皇开拓边疆的意愿却尚未停止。您难道没有听说过,汉家华山以东的两百个州,千村万落都荆棘丛生、杂草遍地。即便有健壮的妇女能够拿着锄犁耕种,地里的庄稼也是杂乱无章、不成行列。更何况秦地的士兵向来以能吃苦耐劳着称,如今却被驱赶着上战场,如同鸡狗般毫无尊严。年长的人虽然有所询问,我这服役之人又怎敢申诉怨恨?就像今年冬天,关西的士卒依旧未能停止征战。县官急迫地索要租税,可这租税又能从哪里产出呢?确实深知生男孩不是好事,反倒生女孩更好。生女儿还能够嫁给隔壁邻居,生男孩只能战死沙场埋没在荒草之间。您难道没有看见那青海边,自古以来战死的白骨无人掩埋。新死的鬼魂哀怨不已,旧鬼也在哭泣,在这阴雨连绵的天气里,凄惨的哭声不断传来,令人毛骨悚然!
二、诗篇背景:
此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当时唐玄宗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不断发动对外战争,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杜甫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惨状和人民的痛苦,怀着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以悲愤的笔触写下了这首震撼人心的《兵车行》。
三、赏析分享:
1. 生动的场景描绘:诗开篇以“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通过对车声、马声的逼真模拟,以及对行人装备的简洁勾勒,瞬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紧张而悲壮的出征场景之中。亲人们奔走相送的身影和漫天飞扬的尘埃,更是生动地展现了那种生离死别的痛苦和无奈,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战争带来的紧张与悲痛交织的沉重氛围。
2. 深刻的人物刻画:“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一细节描写可谓入木三分。“牵衣顿足”生动地展现了亲人们试图留住亲人的急切和绝望,而那响彻云霄的哭声,则将他们内心深处的痛苦、恐惧和不舍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深刻的人物刻画,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百姓在战争面前的脆弱与无助,以及他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3. 频繁征兵的揭示:“行人但云点行频”一句,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如重锤击鼓,直接点出了战争频繁征兵这一残酷的现实。这为下文对百姓苦难生活的详细描述埋下了伏笔,也让读者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有了初步的认识。从“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我们看到了百姓的一生都被战争无情地消耗和摧残,青春年华在战火中消逝,生命的价值被战争践踏,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扭曲和对生命的漠视。
4. 社会现状的反映:“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诗人以犀利的笔触,不仅描绘了战争的惨烈和伤亡的惨重,更展现了战争对社会经济的巨大破坏。田园荒芜,农业生产荒废,百姓流离失所,生活陷入极度的困苦之中。这一系列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战争如恶魔般吞噬着国家的生机与活力,使整个社会陷入了混乱与绝望的深渊。
5. 百姓心声的表达:“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揭示了士兵们尽管具备坚韧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但在战争中却被当作牲畜般随意驱使,毫无尊严和人权可言。百姓们心中虽有满腔的怨恨和痛苦,但在强权的压迫下,只能选择默默忍受,这种无奈和悲哀让人痛心疾首。
6. 悲惨命运的对比:“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通过生男与生女命运的鲜明对比,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对人们传统观念的颠覆和对正常生活秩序的彻底破坏。在战争的阴霾下,人们对生命的价值和未来的希望产生了绝望的扭曲,这种对比所带来的冲击,让读者对战争的罪恶有了更加刻骨铭心的认识。
7. 阴森氛围的营造:诗的结尾“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