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茹像往常一样摊开信纸,冬日的暖阳透过玻璃落在她的脸上。
这是她离开故乡后的第一个春节,但屋外的喧嚣和吵闹似乎和她并没有什么关系。
“讨债鬼,快点去倒马桶,天天就晓得写写写,好写得出滴啥名堂经啦?”
不知道从何时起,婶婶的嘶声力竭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在这曾经的十里洋场,别人口中的五光十色终究只是梦中水月,真实的唯有破旧石库门弄堂里的柴米油盐,以及微胖中年女人终日的喋喋不休。
周清茹的“新家”在扬州路上,离着黄浦江不远,但却没多少所谓的海派气息。
弄堂口青砖砌成的拱门上镶嵌着花岗岩,上面雕的是三个魏碑立体字——新康里,下标阿拉伯数字208,代表着208弄的地址,红漆方框将这些内容尽数包围,便成了这座拥有近百年历史弄堂的“名片抬头”。
弄堂口是石库门居民生活的重要元素,在匆匆路过的旁人看来,除了上面的名称不同,似乎它们都千篇一律,但对于居住在其中的人们而言,这小小的口子却一定是特征明显、各自有异,没有哪个小孩会弄错自家的弄堂口,就像没有人会认错自己的妈妈一样。
新康里的弄堂口是少有的双层设计,门牌拱门之上就是一户人家,双开面的红边玻璃窗被黑色铁栏杆遮掩,两侧则是长长的晒台,五颜六色的衣服被挂在竹竿上,底层两堵白漆立面墙,摆着居委会的各种告示和周边商家的杂物。
从扬州路的弄堂口进去,一路往南,便能穿行到杨树浦路,马路对面就是上海第五毛纺织厂,周清茹的表叔表婶就是这间厂的职工,厂子始建于1938年,前身便是曾经辉煌无比的怡和纱厂。
不过在这条马路上,它也只能算是“小阿弟”,往东再走上几步,会看到一座英国古典哥特城堡式样的“宏伟”建筑,黑砖红顶,棱角分明,一座高塔矗立其中,将工业文明的震撼展露无遗。
作为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地面水厂,杨树浦水厂不仅仅是近代城市供水的起点,也成为了附近居民童年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新康里所处的位置无疑是这块区域的核心,每天下午五点一过,工人们从各自的厂子下班,或是三三两两结伴步行去通北路的市场买菜,或是打部“差头”去五角场看个电影,但更多的是骑着凤凰牌自行车奔向各条弄堂里的家。
只要进了弄堂,就仿佛回到了“另一片”专属空间,过街楼两侧的厚重砖墙将喧嚣拒之门外,视线却能透过底层商铺的开档窥得内里的烟火气息。
总弄是每条弄堂居民们的公共活动中心,皮匠摊头、电话亭子、杂货铺、马桶间等等生活设施一字排开,再往里走便是半私密的支弄,由前后住宅围合,“安全”且“隐蔽”,是乘风凉的专属场所,也是邻里关系的温床。
除了聊天,乘风凉的人还喜欢四处打量,管管别人的闲事,特别是有不熟悉的生面孔走过,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周清茹第一次跟着表叔周学根走进新康里的时候,就成为过“万众瞩目”的焦点,他们摇着蒲扇,从竹排躺椅上坐直身子,交头接耳,发表着自己的见解。
“啥地方来额小居头,麻相哈好。”(哪来的小丫头,长得这么好看。)
“是阿根一拉阿哥窝立相额小恁,刚以后就登了阿根额的了。”(是周学根哥哥家的小孩,说是以后就住在周学根家里了。)
周学根住在119号,这是栋单开门的老式石库门建筑,总共住了四户人家,比起新康里动辄一个门洞七八户甚至十几户的居住条件,已经算是相当优越的了。
从大门进去,入眼便是一座天井,天井连着门楼,上接雨露,下接地气,方寸之间,四季轮回。
迈过天井,就能进入建筑的内部,首当其冲的是客堂间,这里住着一位宁波爷叔,七十多岁的年纪,喜欢看京剧沪剧。
爷叔虽然年纪大了,但脑袋却还没迟钝,他很是喜欢周清茹这个懂事的姑娘,经常会煮好芝麻猪油汤圆,然后托租住在后客堂的“长脚”他女人送上楼。
长脚和他女人是典型的苏北人,两夫妻在平凉路的菜场弄了个卖鱼的摊头,每天起早贪后,只要是闻到一股浓重的鱼腥气,大家就知道是长脚回来了。
沿着后客堂门外的走廊再往里走,便是烧饭煮菜的灶披间,多年的烟火将其熏得黑不溜秋,因为是公用,所以每每到了饭点还要争抢“使用权”,这当中所发生过的“勾心斗角”,恐怕讲几天几夜都说不完。
后客堂与灶披间当中,有一道向上的木质楼梯,上海石库门的楼梯不好打弯,都是直筒筒地连接顶楼,楼梯的中间位置两侧开有小门,一左一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