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早了,咱们去吃素斋。”
只见刘氏安排了两桌素斋,一桌坐的是女眷,一桌坐的就是刘兴、江书杰、杨澈三人。
说来这寺里的斋菜味道也不错,特别是那蜜汁素鸡,咸甜之间恰到好处。
大家都是一早起来赶到寺里,都有些饿了, 男子那一桌,刘杰是个热情的,招呼着两位弟弟吃起饭来。这边晏书和娴儿也帮着三位长辈们布菜。
刘氏指着那蜜汁素鸡道,“听说这道菜是这寺里的看家菜,你们多尝尝。”
刘氏又说:“晏书,娴儿,你们也赶紧坐下吃饭。”
餐桌上,王氏见晏书吃的不多,心想:这江姑娘就吃这么点东西,长得也瘦瘦的,以后家里的活计能做多少呢?
待吃完素斋,三家人又在那寺里略转了转,就互相告别归家了。
回到家里,张氏和颜悦色的问了姐弟二人,“晏书、杰儿今日与那刘家和杨家的相处的如何啊?”说罢,张氏的目光转向晏书。
晏书被母亲看的有些不好意思,“澈弟弟性格活泼,娴儿温柔大方,都挺好的。”
张氏又装着不经意间问道,“那刘家的你觉得怎么样啊?”
晏书知道母亲这么问是什么意思,可又不好明说,只得答道,“我只是今日才见了刘家大哥一面,人看着倒是老实憨厚,只是~”
张氏赶紧问道:“只是什么?”
书杰赶紧接上道,“只是不大通诗文呢?”
张氏有些惊讶:“可我听你刘姨说,他在你们县学还读过书,只是没有你书读的好罢了。”
书杰很不在意:“刘姨没说错啊,刘大哥确实在县学里读过书,字也认得,只是我今日和他探讨学问时,他的学问确实有些差呢,那些个诗文也不大通。”
“原来如此。”张氏靠在位子上默默的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晏书泡了壶茶端给张氏,就和书杰回房歇息去了。
回到家里后,刘氏先是私下问自家嫂嫂对江家人的看法。王氏道:“刚才我与张氏聊了半天,听那张氏的说法,江家姑娘天天在家喜欢读书写字什么的,这得花多少笔墨钱?我见那江姑娘文文静静瘦瘦弱弱的,不知道她的女红如何?能做哪些家务?能割猪草,喂猪,放牛吗?农忙的时候能不能下地干活?”
刘氏也是这两年才回到本县,回娘家的次数不多、每次回娘家也是被热情接待,嫂嫂对她也不错。在她的印象里,娘家嫂嫂是个能干的,为人也还不错,若说唯一的缺点就是有些抠罢了。据说家里的田地农忙的时候请短工,那工钱给的也不多。
刘氏听王氏这么一问,恐是嫂嫂想将江姑娘当做劳动力来使。
刘氏笑道:“嫂嫂,你别看江姑娘文静,可如今给副尉府上的女公子授课呢?那银钱也能挣不少。”
王氏道:“若是她嫁到我家来,自是不能再去大户人家做事了,那银钱自是没有了。况且,她现在挣的钱都留给了娘家,在我家要想有饭吃就得干活。”
刘氏道:“嫂嫂,江姑娘的嫁妆她家里也给她准备了。”
王氏道:“嫁妆是嫁妆,我家不是贪图媳妇嫁妆的人,可也不能养闲人。我给我女儿也备了十亩田的嫁妆,这在村里也算是丰厚的,可我还是反复叮嘱她,以后嫁到婆家还是要手脚勤快,懂得节省。有好吃的,好穿的要先紧着公公婆婆、丈夫子女。如此,方才能得到公婆、夫君的尊重;至于嫁妆,以后肯定是要留给子女的。”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