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与此同时,掩余和烛庸派人前往楚国,表达了他们投降的意愿。楚国方面得知此事后,欣然接受了他们的投降。毕竟,吴国的两位公子主动投诚,对于楚国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收获。
就这样,掩余和烛庸带领着剩余的军队,正式投靠了楚国。他们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改变,开始了新的生活。在楚国,他们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庇护和重用。而吴国,则因为王僚的死,陷入了长期的内乱和动荡之中。
公子光一见华西的归来,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一直紧绷的神经也稍稍放松下来。如今,夫差那边已经成功地将庆忌赶出了吴国,这让公子光感到无比欣慰。他深知这场斗争的胜负直接关系到自己和众人的生死存亡,所以必须全力以赴,不能有丝毫松懈。
3
阖闾上台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兑现自己的承诺——封专诸的儿子专毅为上卿,并给予封地。这一切都是之前说好的,专诸觉得自己的家人长期以来都处于社会底层,没有任何地位可言,为了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牺牲自己,听从伍子胥的建议,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阖闾夺取王位,以换取家属地位的提升和改变。
阖闾整日提心吊胆,那就是逃到卫国的庆忌,他可有一帮死心塌地追随者,阖闾要大臣伍子胥替他设法除掉庆忌。伍子胥向阖闾推荐了一个智勇双全的勇士,名叫要离。
阖闾想,这伍子胥到底是什么情况啊?他怎么老是给我推荐一些刺客和杀手呢?难道他不知道我需要的是真正的军事家吗?可是仔细想想,伍子胥其实也是当时非常有名的军事家啊!军事手段可分为战场上和非战场上两种,而伍子胥所擅长的就是后者。
让我们再来瞧瞧伍家,他们可绝非一般的官员世家。长久以来,他们一直忠心耿耿地为王上效命,竭尽全力维护统治阶层对平民百姓的统治。如此一来,他们必定拥有属于自己的特务组织。面对这样强大的势力,那些所谓的反抗组织又能如何与之抗衡呢?无论是规模宏大的镇压行动,还是精准的定点刺杀,他们都游刃有余。因此,可以断言,伍子胥必定手握这样的组织力量。虽然如今伍子胥自身已陷入困境,但要找到一两名杀手对他而言并非难事。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伍子胥的实力和影响力仍然不容小觑。
阖闾见要离矮小瘦弱,说道:“庆忌人高马大,武功高强,在一次打猎中,庆忌碰到了一只麋鹿和一只雌犀。据说,这两种动物都是难猎之物,因为鹿会腾云驾雾,雌犀是最凶狠的动物。多少猎手见雌犀而颤栗,畏神鹿而收弓。庆忌出于行伍,从不信邪,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跳踏麋鹿,使其受缚,徒手搏击雌犀,终于把它擒获。你这么一个矮小瘦弱的人如何杀得了他?罢罢,别白送一条性命了。
要离笑了笑,自信地说:“大王,我虽身形瘦小,但我有智有勇,定能取下庆忌首级。”阖闾还是有些怀疑,但见要离如此坚定,便答应了他。
要离精于船工,
要离说:“刺杀庆忌,要靠智不靠力。只要能接近他,事情就好办。”阖闾说:“庆忌对吴国防范最严,怎么能够接近他呢?”要离说:“这个好办,放风出发,有人刺杀大王,被大王砍掉了我一条胳膊,大王再杀个我的家人,就能取信于庆忌。”
这天晚上,吴宫内杀声四起,“抓刺客”的喊声惊醒了所有人。当大家提着灯笼从房间出来,只见护卫已抓住凶手,而阖闾则一手提剑,一手拎着一条胳膊指着一个躺卧在血泊中的厉声责问:“说,谁派你们来的?”不一会儿,又有护卫抓到了一个女的,那女的也是身受重伤,奄奄一息。要离大骂:“阖闾弑君篡位,是无道昏君!我们夫妻乃江湖义士,为之愤慨而为王僚报仇!”阖闾假借追查同谋,把他夫妻二人关进监狱。
几天后,伍子胥让狱卒放松看管,让要离乘机逃出。阖闾听说要离逃跑,就杀了他的“妻子”。这件事不仅传遍了吴国,邻近的国家也都知道了。要离逃到卫国,求见庆忌,要求庆忌为他报断臂杀妻之仇,庆忌先是有点怀疑,怕要离是阖闾派的刺客,没理睬他。但要离精于船工,正是庆忌需要的人才,又接纳了他。他虽不能得到庆忌太大的信任,却有机会接近了庆忌。不久,庆忌乘船向吴国进发,要离身上虽然没有武器,但他趁庆忌没有防备,突然抢过一个士兵手上的长矛从庆忌背后尽力刺去,刺穿了庆忌胸膛。庆忌的其他护卫反应也快,两柄长矛同时刺中要离,要离仍跳入水中而逃,江面上浮着鲜血……庆忌因失血过多而死。
庆忌死后,要离回到了吴国,阖闾大喜,赏赐了要离大量财宝。但要离却拒绝了,他说:“我杀庆忌并非为了荣华富贵,只是为了报答伍将军和大王的知遇之恩。如今心愿已了,我愿归隐山林。
阖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民生。他减轻赋税,鼓励农业生产,兴修水利,促进商业发展,使得吴国经济日益繁荣。同时,他还注重教育,培养人才,提升国民素质。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吴国的国力,更赢得了民心,为将来与楚国的决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阖闾的精心治理下,吴国逐渐变得强大起来。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军队士气高昂。而阖闾本人也因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高尚的品德受到了人们的敬仰和爱戴。然而,阖闾并没有满足于此,他知道前方还有更大的挑战等待着他。他要继续努力,带领吴国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