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古老的时代,农业生产方式原始而低效,人们辛勤劳作却常常难以饱腹。广袤的田野上,人们弯腰劳作的身影显得渺小而疲惫。土地像是一位疲惫的母亲,竭尽全力却难以给予足够的滋养。林观音深知农业是民生之本,决定踏上农业革新的艰难道路。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林观音以此为信念,开始对当地的农田进行深入考察。他的脚步踏遍了每一寸土地,眼中满是对这片土地的关切与思索。他发现土地贫瘠,缺乏养分,表层的土壤松散而干燥,下面则是板结的硬块;耕种方法落后,人们依然沿用着古老的锄头和犁,费力而效果不佳;种子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干瘪弱小,有的甚至带着病害。
为了改良土壤,林观音四处寻找肥料的来源。他尝试用动物粪便和草木灰进行施肥,但效果并不理想。动物粪便的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大片农田的需求;草木灰虽然含有一定的钾元素,但对于整体肥力的提升作用微弱。经过反复研究,他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绿肥植物,这种植物生长迅速,能够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的有机物。他兴奋不已,仿佛找到了打开农业丰收之门的钥匙。
然而,说服农民们采用新的施肥方法并非易事。他们习惯了传统的做法,对林观音的建议充满怀疑。“这能行吗?咱祖祖辈辈可都是这么种地的。”一位年长的农民摇着头说道。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林观音不断向农民们解释变革的必要性,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他亲自示范如何种植和使用绿肥,在田间地头,他弯腰劳作,汗水湿透了衣衫。他耐心地向农民们展示绿肥植物的种植深度、间距,以及如何将其翻耕到土里。
在种子的选择上,林观音也下了一番功夫。他收集了各种农作物的种子,进行对比和筛选。他把不同的种子放在手心,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大小、色泽;他在试验田里播种,记录它们的发芽率、生长速度、抗病虫害能力。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找到了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优良品种。这些品种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品质。
但新的种子需要更精细的种植和管理方法。林观音手把手地教农民们如何控制播种的密度,他拿着尺子在田地里丈量,告诉农民们每一粒种子之间应该保持的距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