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进入腊月,人们每隔五天就要赶一次大集,农村集会是五天一个集会。小商小贩们贩卖来各种的小商品来到集市销售,集市上一派热闹的场景。
农村大集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为附近村民提供了便利的购物条件。
农村大集也成为了乡村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丰富了百姓的物质生活,还成为了精神文明的一部分。
赶大集是经济贸易的重要场所,还是文化传承的平台,它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弟弟一直是父母的跟屁虫,大人不管干什么去,他都哭闹着要跟随。
腊月初五是第一个集会,父母换上干净的衣服,骑上自行车提了一个大空布袋,还拿了一个蛇皮袋子,带着我,准备置办年货。
父亲的自行车前面是个梁,是原来的永久牌自行车,母亲坐在后边儿,我坐在前边,那次要给我买过年新衣服,所以母亲要带着我。
过年每一次上会买的东西都特别多,父亲带着母亲也不好拿东西,根本就不能领着弟弟去。
那会儿赶大集,街上人头攒动,稍不注意,都能走丢。父亲坚决不带弟弟,弟弟伤心的哭了。
一边大哭一边抱着父亲的腿不让父亲走要把他领上,父亲着急走又走不了。好说歹说就是不听,还是要跟着他们去。
母亲生气了,踢着弟弟的领口一把给拽回去了。回去后径直把弟弟关到小房子里,找来了一根麻绳一顿暴打,弟弟打的哭的稀里哗啦的,终于乖乖的,再也不追着父亲去集市了。
集市从东头到西头,从南头到北头,是整个的一个十字。每条街道人都很多,我们从东头进,东头全都是卖菜的,中间部分是卖服装的,往西头走是布匹,背面儿那些。
母亲今年要先给我买新衣裳,就把我领到那个卖鸭绒袄的摊位前,大红色的鸭绒袄,白色的帽子,特别的漂亮,手感也很好。
母亲先让我试了一下,我皮肤白,母亲说我娃穿上很好看,看好了跟人家搞价钱。我记得很清,当时这一件鸭绒袄是20多块钱,母亲舍得给我买,尽管因为那会儿没有多少钱。
过个年买个菜可能也就花几十块钱,肉买的少一些。父亲母亲给自己都舍不得买衣服,上衣都是几年前的,洗干净了再穿。
母亲只说给他和父亲一人扯上一点儿布料,让人家做一条裤子,我们去布匹摊位那儿。母亲给父亲和母亲撤的布料。
那会儿都是深蓝色的裤子,料子做出来都是一样的形状。父亲再给弟弟买了一个警察帽,小小的中山装。这身行头在那时已经很扎实了。
八十年代人们一年到头来挣点钱就是为了到过年过一个肥年。家人都置办一些新衣裳,买几双新鞋子。哪怕花一点钱,心里也没什么。
母亲那会儿才三十来岁,可流行头巾了。那种头巾是四四方方的,很大。用棉线织的。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各种各样的花型。
原来冬天很冷,妇女都不戴帽子,都是围上一个棉头巾儿就出去串门儿了。母亲到了卖头巾的摊位前精心的挑选,终于选了一个淡紫色底有一点暗红色和黄色的小花娥头,戴到头上很衬肤色,也很好看。
母亲过年就买了一个条头巾,然后做了一条裤子。她说自己穿不穿无所谓,小孩子要穿新衣服。母亲给我和弟弟把衣裳从头到脚都买了。
母亲心也很俊,说女孩子要买头花。给我挑了两朵特别漂亮的小红花。戴到头上试了一下说过年戴上。
集市上到了中午十二点多,人越来越多。到了小吃一条街,那儿有卖油糕的,有卖凉粉儿的,有卖甑糕的,还有卖饸烙的,也有卖肉夹馍的。
原来农村小吃已经很丰富了。逛了一圈饿了,我和父母坐下来,吃上几个油糕,那会儿的集市上吃油糕都是排队。根本炸不过来。
一个油糕几分钱,而且炸的很好,里边儿是芝麻,白糖和红糖馅儿的。外皮刚炸出来酥脆酥脆的。一人吃两到三个油糕几乎就饱了。
父亲喜欢吃肉夹馍,原来肉夹馍也是一几毛钱一个,父亲就要上一个肉夹馍,一碗饸饹饱了。父亲平时也舍不得吃上这一口,只能到赶大集的时候看见这么丰盛的食物。才给自己开一次荤。
那时候,家里婆和爷爷都去世了。只剩下外爷还在,我们去赶大集的时候会路过外爷家门口。母亲说等会儿买完东西给外爷带上一份甑糕。
那会儿的甑糕是用大锅第一天晚上蒸好,蒙上厚厚的一层保温材料。冬天天气冷甑糕凉的很快,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卖完。
母亲去买甑糕,人家用的是几片粽子叶包的甑糕,母亲给外爷称了一斤,一会儿给外爷送过去。
我们简简单单的吃了一点儿,父亲想着弟弟在家呢,弟弟爱吃琼锅糖。便给弟弟买了两截琼锅糖带上。
接下来父亲会采购过年的一些菜,先采购能放的一些红萝卜,白萝卜,大葱,蒜苗,白菜,粉条这些能放的菜,一采购就是一大蛇皮袋子。
其他的父亲说慢慢买的还有几次会呢,慢慢置办。集会从这头走到那头能走一个多小时,人根本不好过去,街道上处处都是各种吆喝声,卖什么的都有。还有卖猪娃的。
原来人养个猪要养七八个月,年前带上一个猪娃养着,过完年养的好,早早就卖了。
父亲又捉了两只猪娃。平时父亲出去打工,母亲在家要有点收入。每年家里就会养上几头猪,增加一些收入。
买了那么多的东西,父亲一个车子带完,我和母亲就没地方坐了。回家的路上会路过外婆家,我和母亲步行着去外婆家。
母亲给外爷带的甑糕。外爷那会儿身体也不好,常年卧病在床。但是他很爱吃甑糕。母亲去了就找了一块儿猪油,在铁锅里化开,把甑糕放进去,用猪油炸。
那会儿的猪油炸甑糕老人都很爱吃。女儿每次回娘家都会给父母带甑糕。母亲在家里给外爷做甑糕,我悄悄的跑出去玩儿了。那一次差点儿走丢,让别人带走了。
我在外边玩,边玩边跑,不知不觉给走到另外一条小路上去了。突然对面过来一个中年妇女,她骑上自行车,前面还带了一个篮子,是从集会上回来了。
她还问我:”娃,你干啥去呀?“我说:“我妈妈在外婆家,我在这儿玩”。那个中年妇女说我刚好要去你外婆家那,我把你带上回去吧。
我一看离外婆家还有点儿远,便上了人家的自行车。印象里边他骑的自行车和父亲的是一样的,都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