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被握在手心里的爱情 穿越古代:从直播带货开始 再续前世情缘 1980,曝光绝色女知青骗婚 重生:1977 叶罗丽之影公主 九世天雷淬仙骨 我被双重生的病娇师弟狂追 时光画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章 以文载道 (第1/2页)

    弄清楚了之前的修行路线的错误方向之后,夏先衍便陷入了沉思:“既然梦境之中是识神修行体系,那么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以元神为核心的修行体系。”

    “可是……”

    夏先衍皱起眉头,“创造功法不是自己想创造就能够完成的,梦境中引气诀这样简单的功法也是经历了十年汇总了无数人的心血开创出来的修行功法,虽然这一体系有着很大缺陷,但也算是提高了人类自身的实力。”

    “更重要的是拿什么来承载修行的法则之力,识神修行体系利用的是地星诞生的妖兽的妖丹、灵兽的灵丹。那么想要建立新的修行体系,必须要能够承载法则之力的东西才行。”

    “到底利用何物才行呢”

    就在这时,他想起了识海中的云雷印章。

    夏先衍就感觉它可以承载规则之力,但问题是,仅仅只有云雷印章,还远远无法构成完整的修行体系,对于未来的修行,也不会有太大的帮助。

    没办法想要从无到有创造功法与修行体系,是需要时间的,虽然现在因为华夏守护者的提示,可以提前布局,但时间远远不够。

    “到底该怎么办呢?”

    正当夏先衍苦思冥想之际,眼前突然灵光一闪。

    “等等,灵源?”

    这些灵源的诞生并非偶然,而是与华夏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

    “古灵台周文王为祭天昭德、与民同乐所筑;观星台景区,观星台为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主持建造,周公测景台最早是西周所建筑后唐朝重建;不远处的阳城遗址与王城岗遗址跟夏朝商朝有关系。”

    想到这里,夏先衍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激动之情。

    “这些灵源的出现,就是为了告诉我,它们与华夏历史的传承息息相关!”

    “那就从华夏文化之中寻找答案吧!”

    夏先衍兴奋地握紧拳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这些地方都是华夏文明历史的见证,既然灵源自此而生,那么修行之道也就与华夏文明相辅相成。

    “灵”是什么?

    夏先衍也想将希望寄托于华夏守护者,曾经问过华夏守护者,可是他仿佛是有什么原因,不能直接沟通。除了寥寥无几的传音之外,任凭怎么呼唤,守护者始终没有回应。仿佛是有什么在限制守护者。

    现在夏先衍仿佛明白了,华夏守护者是在引导他去寻找答案。

    经过这些天的修行,夏先衍逐渐明白了,与自然法则一样“灵”是这个世界的“天道”诞生的新的大道法则。

    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夏先衍仍然一无所知。但他意识到,正如阴阳相互对立一样,\"灵\"的诞生既给地星生命带来了杀机,又赋予了他们新的生机。在这场变革中,只有适应并掌握\"灵\"的力量,才能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

    天道赐予了生命可以晋阶的渠道,但人类身体太过脆弱,没有基础的功法提升体魄是无法直接承受大道法则的力量,需要一个媒介来承载大道法则。

    地星之灵,因文明而诞生,那么那么修“灵”就可以借助华夏文明承载大道法则。

    想到这里,他立刻把自己的想法发在了群里。没过多久,就有教授回复了他。这些教授已经一起研究了一个月的灵源与文化的关系,虽然对\"灵\"并不了解,但对华夏文化却了如指掌。

    为何可以?

    文以载道!

    华夏,最开始讲的就是“道”的事情!

    何为道?

    “道”是华夏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其中分为“天道”与“人道”。

    天道,?即宇宙运行的自然规律,?是万物运行的根本原则,而“人道”则是关于社会和人自身的道理、即社会和人的价值标准。

    华夏在先秦时期、特别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一个焦点就是:如何理解“天道”与“人道”。

    老子的“天道”与“人道”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

    孔子关于“人道”中的“仁”

    《易传》——天地人三才之道

    ... ...

    天人合一,是华夏民族的自然观、文明观和存在方式。在“灵”诞生之前华夏就在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道。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深刻地揭示了整个宇宙在内的自然界与人类之间的紧密联系。在这里,“天”蕴含着双重意义:一是“自然之天”,即人类所身处的广袤宇宙和生生不息的自然界;二是“义理之天”,即宇宙自然的最高原理和根本规律。

    同样地,“天人合一”也可以从两个维度来阐释。一是人类始终是宇宙自然的一个部分,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天地和人由同样的元素构成,并通过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人类不能脱离这一有机整体而独存;二是宇宙自然的总体法则和人类活动所应遵循的根本法则是一致的,这一法则便是“生生之仁”,天地以生生之道化育万物、运转不息,人类应当本于生生仁德创造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周易》是华夏文明的源头性经典,将天、地、人并列称为“三才”,认为最具有仁德和智慧的人能够“与天地合其德”。希望人类能够“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即洞察并把握天地运行的根本规律,利用这些规律造福人类、造福天地。

    《周易》也常常要求人类通过向天地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德性和人格,所熟知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说人类应当学习天地健动不息、含弘光大的精神来培养自己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品格。

    《周易·贲》提出“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思想,将“天文”与“人文”并提,也揭示出自然法则和人类文明的相通性。

    《周易》中的这些思想,可以说是华夏文明“天人合一”理念的源头。

    华夏文明属于天道文明,也正是灵源最先在华夏文明之中诞生,这让国家对于那位神秘的存在有了推测。他是华夏文化借助“灵”而诞生了意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盗墓:二爷家的小姑娘说要平安 论养好虫族的可行性 医残王,正朝纲,王妃扛枪杀四方! 穿书七零:我拿捏了高冷大队长 王爷快醒醒,王妃造反了! 我有一剑,斩天,斩神! 梨花剑谱 盛夏诱吻 四合院:发现淮茹和易中海的秘密 我的锅是异世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