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份的时候,街道办王主任带着两个干事过来通知了以后粮食要统筹定量,每家按户口本发粮本,每月月底月初的时候凭粮本上的人口定量到粮店领粮票,再拿粮票在粮店买粮食。
当时,刘玉溪就只顾观察贾家的反应了,反正其他的事回头院里开大会,三位大爷还是要再说一次,看贾家一家的反应,秦淮茹的户口应该已经转到城里了,贾张氏还在那懊恼呢,那估计就她的户口还留在农村,这样三年困难时期,贾家的日子应该要好过点了。
果然,王主任走之后,三位大爷又把这个事详细的说了一遍(第二套人民币也是1955年2,3月份发行的,前面作者图省事,货币已经提前按第二套写了,这里就不写这个情节了。)提醒大家一定尽快拿着户口本到街道办办粮本。
粮食定量就不细说了,因为没有查到一个统一的标准,大概拉平均的话,从儿童到成人是8斤—30斤不等,重体力者还要再多几斤,这些定量里面细粮大概只占十分之一多一点,大多都是粗粮,因为缺少油水,大多数成年人是没法放开吃的,因为定量不够。
多数人家都是需要用细粮换粗粮来补足粮食缺口,有的人家甚至只有过年的时候吃饺子,家里才能见到白面。(先是有了粮票,然后慢慢的才有了肉票,菜票,副食品票,布票等等,为了方便,就统一了,以后东西就都要票了哈!)
院里的人,年前就有了心理准备,所以现在也接受的比较快,除了贾张氏还在那嘟嘟囔囔,其他人都相互约着一起去街道办办粮本了,刘玉溪也是跟着大家一起去办的。
因为刘玉溪每天晚上都要整理笔记,所以,建国建党学习也很自觉,每天吃过饭就和她一起趴桌子上写作业,等刘玉溪忙完,帮他俩检查完作业后,就带他俩复习一下白天的课程,再预习后面的知识,小学一年级要学的东西不多,所以刘玉溪教着教着,一年级上学期的课本就教完了。
想到现在到66年,只有十一年了,而现在的学制还是6.3.3(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的,一直到58年才变成了5.3.3(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3年)。那要么建国他俩念中专,要不就得跳级。还是得跳级,不然赶在那时候再做打算,只怕他俩有要下乡的风险。
所以,刘玉溪就又从三大爷借了一年级下学期的课本,前面借的一年级上学期的课本开学前就还回去了,毕竟闫解旷今年也上了一年级,他也要用课本的,有旧的就不用买新的了。
虽然提前教他俩,但刘玉溪也没有揠苗助长,都是确定前面学的知识确实学透了,才往下继续,她想着能跳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