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重生归来:我携万兽噶了前世夫君 融衍功法,长生咫尺 元身宇宙 神魄契约 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 抗美援朝开局加入顶尖王牌军 斗罗:穿成唐三妹妹,被迫成神 穿入洞房,农家丑女要翻身 重生60年代,开局就上山下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68章 空军才是重头戏(4K) (第2/2页)

年新加坡航展的时候,歼教9的出口型FTC2000就进行过地面和飞行演示。

    但是造一架飞机用于验证是一回事,把新技术投入量产并装备部队是另一回事。

    更何况还是投入飞行表演队这样的单位。

    说明华夏人对于其气动和操纵稳定性有着极强的信心。

    而且,这个型号从1997年中才有相关信息,如今才两年多点的功夫,就已经走完了测试流程。

    他合理推测,华夏人恐怕早就已经开始研究DSI进气道的相关技术,只不过一直暗中进行,没有被任何人发觉……

    这就有点吓人了。

    周瑞夫皱了皱眉头。

    后面两个大型机编队没什么好看的,轰6哪怕在华夏这边,也不算什么新装备了。

    歼8D虽然服役没几年,但本质上和歼8B的差别不大,当年和平典范的时候已经被看了个光。

    他有些期待的反而是96年第一届香洲航展上露面的那个型号。

    根据部署在盛京的内线爬墙,以及卫星照片综合推断,华夏应该已经装备了3-4个团的歼8C。

    海空军此前进行过几次试探,但华夏人的警惕性很高,即便出动歼8C,也极少会进行长时间目视接触。

    因此,目前还不清楚量产服役的版本和最初版本之间有没有差别。

    换句话说就是是否减配。

    如果没有,那么这个型号的威胁应该还是不小的。

    虽然机体还是二代机,但是从当初飞行表演的动作来看,部分性能相比幻影2000这样的轻型三代机都不遑多让。

    但越是盼着来越是不来。

    第四和第五个编队都是歼击轰炸机。

    周瑞夫对歼轰7的感知不深,但他知道此前空中自卫队的F4EJ曾经跟这种型号交过手,在视距内没有讨到过什么好处。

    “等等……”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突然注意到,这些华夏飞机都是挂着弹药的作战形态:

    “有点意思……”

    相比于飞机本身,周瑞夫对于这种细节上的变化更加感兴趣。

    这似乎说明华夏空军的训练强度和地勤维护水平正在逐渐提高。

    别小看这一个小小的挂弹动作。

    挂架和导发架属于飞机身上最容易出故障的地方之一,而且每架飞机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维护起来的工作量很大。

    万一掉个副油箱或者导弹什么的下来,可就乐子大了。

    既然他们敢这么搞,说明对于飞机的维护水平信心很足。

    当3组总共12架歼8C出现在取景框里面的时候,周瑞夫除了按动快门之外的第一反应,是瞅了一眼不远处之外的英国武官。

    他知道在大概两年前,一支皇家海军舰队被几架华夏飞机低空突入防空圈,其中有一架飞机模仿马岛战争时的阿军A4,向皇家方舟号投掷了两具副油箱。

    似乎就是歼8C干的。

    这件事后来被低调处理了,包括在场一艘民船上的记者拍到的照片也都被销毁,皇家海军对具体情况更是讳莫如深。

    但大概经过不可能瞒住内行人。

    果然,英国武官并没有抬头,而是一脸复杂地把目光投向对面的人群。

    周瑞夫的心情忽然没那么糟了。

    他把相机从脖子上摘下来,准备取出胶卷。

    按照此前的估计,歼8C出场过后,应该就没什么重要的东西了。

    最重磅的无非是苏27SK,但这个型号对于美军来说并不陌生。

    他们甚至已经搞到了一架原装的苏27S,完全没必要试图从阅兵上看出些什么来。

    ……

    与此同时,女解说员的声音也重新响了起来:

    “现在飞过来的,是由某航空兵师两个团混编组成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梯队,这是人民空军在未来反侵略作战中的主力机型,由三组,总共12架飞机编成……”

    直到这个时候,张老将军沉静如水的脸色终于再次有了变化。

    如果说,刚才他的感觉还是任重道远,那么这个时候,至少算是曙光初现了。

    “未来反侵略作战中的主力机型”,这是在之前确定解说词的时候,他亲自加上的内容。

    实际上,即便以眼下的视角来看,两种国产三代机进展顺利,大概会在几年内开始装备部队。

    歼8C的定位已经从前几年的核心主力,逐渐变为负责过渡、以及特定拦截和侦察任务的型号。

    计划装备量也从最开始的400-600架减少了大约一半。

    但是,他仍然把这句话给写了进去——

    反谁的侵略,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反侵略,不言自明。

    当年组织那场演习的时候,甚至还有很多部队驾驶的是第一代的歼6战斗机。

    而进入演习周边空域进行挑衅的,则是F14。

    张老将军还记得,一名航空团长在起飞升空之前,向他保证“一定把来犯之敌拦截在我领空之外”时,那几乎是诀别的眼神。

    也是因此,在歼8C完成生产定型之后,他特地关照,给那支部队进行换装。

    只可惜,由于位于东南一线,因此他们无法长期脱离战备状态,失去了来到这次阅兵的机会。

    “如果再有一次机会的话……”

    张老眼神微动,开始在大脑中模拟,如果是现在,而非三年前开展那次演习,情况是否会有所不同……

    而同样在思考这件事的,还有很多人。

    观礼台上的军官、电视前面的军迷、飞机座舱里的飞行员……

    每个人,都在憋着一股气。

    这股气已经憋了几年。

    而且。

    说来也巧,正是自从1996年之后,华夏似乎走上了一条快车道。

    并不是说之前发展得不够快。

    而是最近几年,有点异乎寻常地快。

    只要稍微关注一些相关新闻,似乎经常能听到一些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好消息。

    以至于这几年间——

    在香洲航展上第一次见到歼8C的时候。

    在猎蝠行动成功的时候。

    在筑堤行动完成的时候。

    在得知B2被击落的时候。

    在北约的盟军行动以失败结束的时候……

    虽然大部分人,都只知道其中的一件或几件事。

    但每个人都曾经有过“或许已经可以松口气了吧?”的想法。

    然而,当短暂的喜悦过去之后,大洋彼岸强敌的阴影,却仍然阴魂不散地笼罩在心头,告诉每个人——

    不行,还不是时候。

    ……

    而对于等候多时的席博洋来说,在看到这12架飞机的时候,他对于这次阅兵的期待,就已经得到满足了。

    作为军迷,哪怕是资深军迷,他能得到的信息,相比于内行人来说,也是少得可怜。

    因此,他一直关注的事情是,歼8C,到底服役了多少——

    正如二十多年后的军迷热衷于估计歼20的服役数量一样。

    听到解说员的播报之后,他赶紧把旁边的笔记本翻开:

    “某航空兵师……那应该是1师……”

    “两个团,比我之前估计的还要多一个,这么算的话,海军和空军加起来应该至少有6个歼击机团换装了……”

    “那……那岂不是140多架?”

    旁边一个人手一抖,直接把刚拿起来的啤酒罐掉在了桌上。

    “也不能这么说。”

    席博洋头也没抬:

    “开始换装不意味着换装完成,但不管怎么说,这才三年功夫,说明歼8C生产的速度非常快……”

    “刚才电视里面说,是我国未来反侵略作战的主力机型,那岂不是说明歼10和歼11都不太顺利?”

    另一个人的脸色显得不太好。

    张老显然想不到,自己加进去的那句话,还能让人产生这种联想。

    “歼10才刚首飞两年,进度不可能那么快,苏27是买的,国产型号也是进口零部件,显然不可能造太多……”

    席博洋信誓旦旦地保证道:

    “所以,未来六七年之内,说它是我军主力型号,还真就没什么问题。”

    “再说,别看歼8C是个二代机的底子,但之前军事报道上已经播过它发射霹雳11的镜头了,只要不在视距内格斗,国土防卫作战又不太吃航程,靠高空高速能力,未必不能跟三代机拼一下……”

    解释到这里,他抬起头来,重新看向电视。

    此时屏幕上已经出现了下一个空中编队。。

    “正在飞过天安门上空的是人民空军新型远程歼击机梯队,这种飞机是世界上第三代远程重型歼击机的代表作……”

    解说员虽然没有提到具体型号,但坐在这里的人自然都能认出来,那是12架苏27SK。

    席博洋虽然刚刚嘴上那么说,不过真看到苏27出现的时候,眼里的期待和羡慕还是骗不了人的:

    “唉……估计等到再过10年,下一次阅兵的时候,咱们就能看见国产三代机了……”

    显然,这个估计对于旁边几个人来说,还是有点失望的:

    “10年……也太久了……咱们究竟要被美国人压多长时间呐……”

    “说久也不久……”

    席博洋灌了口啤酒,开始发挥乐观主义精神:

    “我们都才二十多,岁数最大的杨哥,也才三十出头,接下来,正是我们发光发热的时候……估计等我们退休之前,肯定会看到那一天的。”

    “难道你们不觉得,跟国家一起经历这个由弱到强的过程,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么?”

    “……”

    他还想再说点什么,但女解说员悦耳的声音重新响起,把其他人的注意力重新拉回了电视上:

    “接下来接受检阅的,是国产第三代战斗机编队,由我国自行研发生产的两个不同型号歼击机轻重搭配组成,是人民空军新质作战力量的核心和典型,其中,重型战斗机……”

    这一段解说词,尤其长。

    当然也是得益于两种飞机出色的低速性能,给了解说员相对更长的时间来念稿。

    但后面的部分,席博洋已经听不进去了。

    因为他的全部注意力,都已经集中到了视觉上面。

    整个世界,对他来说仿佛都安静下来——

    五架飞机,呈楔队出现在镜头当中。

    最前面的一架和最外侧的两架仍然是他熟悉的苏27。

    当然,既然是国产型号,那么想必应该叫做歼11才对。

    这倒没什么奇怪的。

    但是!

    夹在中间的两架……

    机腹进气、鸭式布局、翼身融合……

    “歼10,是歼10!”

    席博洋兴奋地直接弹了起来,甚至把椅子直接撞翻在地。

    虽然他在不到一分钟之前才下了判断,说歼10的进度“不可能那么快”。

    但这功夫,他哪还顾不上脸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扑到了电视前面,想要尽可能看清楚更多细节。

    只可惜这功夫的电视转播信号分辨率实在一般,哪怕凑到最近,也只能看到一个外形。

    “啊——”

    他懊恼地拍了一下额头:

    “我好想去现场啊……”

    ……

    而就在席博洋欲求而不得的阅兵现场,周瑞夫觉得自己的呼吸已经停滞住了。

    虽然早在这个型号首飞之前,情报部门就已经推测出了大概的设计方案,在试飞过程中,也没少派内线到132厂周围蹲草偷拍。

    但能在阅兵式上(相对)近距离观察到华夏尚未正式服役的飞机,仍然是极其罕见的机会。

    周瑞夫下意识举起照相机,把镜头焦距调整到最大。

    紧接着,他意识到刚刚已经把胶卷给卸了。

    周瑞夫简直想要抽自己的耳光,但光是后悔显然无济于事,只好对着白礼德大声喊道:

    “快,拍照,拍照!”

    与此同时,常浩南也抬着头,目视五架飞机逐渐接近,又逐渐远去。

    半小时前祝虞声的感觉,他终于也体会到了。

    歼11AS的01号机、两架歼11A涡扇验证机和歼10原始方案的01、03号原型机。

    每一架,他都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尤其是最外侧的两架飞机,正装着4具他倾注了大量心血的新型涡扇10发动机。

    或许现场99%的人都看不出其中的区别。

    甚至绝大多数人都会以为那也是跟前一个编队一样的苏27SK。

    但在相似的外形之下,却隐藏着完全不同的内在……

    对常浩南来说,就像是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阅兵场上一样。

    借着转头的功夫,他眼角的余光瞟到了天安门城楼上。

    似乎,首长这次对着半空中挥手致意的时间,也格外长……

    (本章完)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灵气刚复苏,你就元婴了?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无限畅游 穿越之神仙群红包 快穿:回收自己可还行? 逍遥诸天,送易小川进宫开始 砍翻修真文明 末世囤货300亿萌宠争着契约我 四合院:娄小娥和于莉以及女野人 兵王的黑道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