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杨洛苏轻眉 重生后,系统助我C位出道 电竞:射手将自家打野宠上天 斗罗:绝世天使千仞雪 惊世田园之无双医后 以婚为局 仙道饲养员 香色撩人梦 我每天都想成为前男友的小婶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章 汪湶洆(2) (第2/2页)

,并写了赞美黄河鲤鱼的对联:熘鱼出何处,中原古汴州。慈禧更有“甘美滑如玉,焦脆细如丝”之赞,使此菜一时声名鹊起,后人在此基础上改良制作了糖醋软熘鲤鱼焙面这道名菜。

    安静清清楚楚地记得在电影《大河奔流》中,有一段金谷酒家吃鲤鱼的镜头。一声“上活鱼”,李麦手握着一条红尾巴黄河鲤鱼,当着三位外国记者的面将鱼摔在地上,然后由厨师烹制成“鲤鱼焙面”这道名菜。这道菜很有考究,吃鱼必须吃活的、新鲜的。鲤鱼脊背两侧各有一根细韧的白筋,烹饪的时候总是当场摔死再把它抽去。另外,想要这道菜好吃,打捞上来后的黄河鲤鱼,还要在清水里放养两三天,待鲤鱼吐尽体内泥土脏污,再烹制才会好吃。

    大奶奶做的鲤鱼焙面那可是颇费工夫的,和面就很讲究,要加盐和碱,是为了增加面的韧性和弹力。不停地揉面,让面、水、盐、碱四者充分的合而为一。在盖上湿布,静置饧面一个小时。趁着饧面的工夫,大奶奶开始收拾鱼,月湖里的鲤鱼虽比不上黄河鲤鱼更适合做鲤鱼焙面,但也是退而求其次的不二之选。

    鲤鱼焙面的面是龙须面,得要反反复复地抻拉摔打,让面上劲儿,一个小时后,细如发丝的龙须面抻拉出来。还需要过油,稍一变色就得取出,这火候上的掌握,全凭烹饪者的经验。鱼好做,做面却是好麻烦的,所以家里轻易不做鲤鱼焙面的。

    面做的精致,鱼当然也不能差,大奶奶沿着鲤鱼表面的纹路,将鱼的两侧剞(ji)成瓦楞花纹,既美观大方又利于汤汁入味。过油炸至金黄,捞出备用。大奶奶又用旺火热油,烹制芡汁,放入鲤鱼,焖炖片刻,出锅盛盘,放上焙面,闻名遐迩的鲤鱼焙面出炉了。

    终于等到了开饭,大家的第一筷子,都首先伸向鲤鱼焙面。鱼肉酸甜可口,软嫩鲜香,和焙面的酥脆,让人的味觉和触觉有了焕然一新的感觉。酸甜苦辛咸,五味充分融合,融会贯通,成就无比的美味。这起源于北宋时期是“五嫂鱼羹”,西湖醋鱼肉出名于清末。

    在餐桌上还有一道新鲜的菜,是马刺根炖土鸡。马刺根学名叫做马刺蓟,它和农村田埂上生长的大蓟、小蓟长得十分相似,叶子上全是尖尖的刺,非常扎手,一般没人碰它。餐桌上的马刺根是爷爷去山里挖的,土鸡也是去村子里的村民家里买的。

    爷爷告诉安静:马刺根具有解毒、止血、消肿、祛瘀等功效,是一种偏寒性的药材。它的根煲土鸡汤可以使鸡汤香味更浓,同时汤里有回甘的味道。煲好汤后,可以连马刺根一起吃掉,它也不苦,肉质根,味道软糯,完全可以和鸡肉一起吃掉。

    除了煲土鸡汤,还可以炖排骨、腊肉、猪蹄、瘦肉等,和各种肉类很是般配,而且还有一个好处,老话讲:“鱼生火,肉生痰。”吃了马刺根炖的鸡、鸭、肉也不用担心会上火。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电竞:射手将自家打野宠上天 崩铁:再次踏上旅行 重生:从除名秀才到位列公卿 杨洛苏轻眉 爱的互换 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换亲后,我成了太子的心尖尖 小道姑爆红刺杀综艺,娱乐圈封神 我一个护林员,养点动物很正常吧 无尽权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