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来朝,必有裴公今日赠书之力。”
“某代家父多谢太子殿下。”裴兴泽感激的说道。
“不必如此,这是孤应该做的。”李承乾摆手说道。
这时裴矩醒了,双眼只能睁开一条线,裴兴泽急忙走到窗前将他扶起,使他侧身躺着,而后在裴矩的耳边说道:“父亲,圣上派太子殿下和长孙尚书前来探望你了。”
裴矩的双眼好似已经眯上,身体颤抖不止,但是还是挣扎的想要起身,李承乾急忙到他耳边耳语了几句,而后抓住裴矩枯瘦的手,裴矩方才止住,但还是朝他颔了颔首示意
李承乾、长孙无忌又和裴矩说了一些话,不过大部分时间都是李承乾和长孙无忌再说,裴矩只是点点头或者眨眨眼。
眼看天色不太早了,李承乾等想要回去,可是裴矩一直抓着他的手不放,裴兴泽在裴矩的耳边说道:“父亲,天色不早了,太子他们要回去了,您快放手啊!”
裴矩摇了摇头,还是不放手,裴兴泽有些不知所措。
李承乾长叹了一口气,萧索的说道:“孤知道裴公这是何意了。”
裴兴泽疑惑的说道:“殿下?”
李承乾语气沉重的说道:“裴公孤知你意,你可是在为从幸江都之事而念念不忘?”
裴矩沉重的点了点头,而后老泪纵横,仿佛用尽了他最后的一点力气。
裴矩隋唐时期出类拔萃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战略家,黄易的《大唐双龙传》中的武林第一奇人邪王石之轩就是以裴矩为原型的。
可以看看裴矩一生的经历,裴矩幼而聪慧,及长好学,参与隋平陈之役,继而经略岭南,同史万岁破达头可汗于塞外,北抚突厥启民可汗,参订隋礼,经略西域,计分突厥,使得强盛的突厥帝国分裂成东西两大汗国,四年之后李靖定襄一役,生擒颉利,大破突厥可以说也是受益于裴矩的此条计策。
裴矩归唐之后也十分的受重用,官至民部尚书,他敢于向李世民犯颜直谏,谏“试赂”即其中一例。
李世民憎恶大多数官吏多都受贿,秘密派近臣向官吏行贿,以试验其是否受贿。有一个刑部司门令史接受一匹绢的贿赂,李世民要杀他。民部尚书裴矩提出:“受贿当死。然而行贿呢?恐怕不符合以德教化、以礼规范行为的准则!”
李世民很高兴,召集五品以上官员,说:“裴矩当官力争,不看我脸色行事,假如都这样,何愁国家不治。”
唐朝的李世民就知道“钓鱼执法”了,可见千年多过去了,人们还是玩祖宗剩下的那些东西。
这些所有的一切无不表明裴矩的为人,他的一生虽然谈不上什么光明磊落,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一个十分正直的人,但是仅有一件事使得裴矩留有污名,就是从幸江都。
隋朝末年,炀帝驾临江都,时天下大乱,义军四起,炀帝的从驾骁果数有逃散,帝忧之,以问矩。矩答曰:“方今车驾留此,已经二年。骁果之徒,尽无家口,人无匹合,则不能久安。臣请听兵士于此纳室。”
帝大喜曰:“公定多智,此奇计也。”
因令矩检校,为将士等娶妻。矩召江都境内**及未嫁女,皆集宫监,又召将帅及兵等恣其所取。因听自首,先有奸·通·妇女及尼、女冠等,并即配之。由是骁果等悦,咸相谓曰:“裴公之惠也。”
就因为这一件事,裴矩被史书称之为隋之佞臣,而裴矩久久不愿李承乾离去就是因为此事。
李承乾久久不语,裴矩的现象可以说是一种历史必然的现象,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楚王好细腰,故宫中多饿死,隋炀帝晚年朝中多小人佞臣,正直的人都被驱逐,裴矩为自保不得不投隋炀帝之好。
历仕唐朝,裴矩则改观许多,以忠直敢谏为名。
李承乾曾经遍观史书,知道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是这样评鉴裴矩的:“‘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影也,表动则影随矣。”
李承乾凝神片刻,而后用手拍了拍裴矩的手,裴矩果然松开了手。
“取笔墨来。”李承乾吩咐道。
裴兴泽闻言急忙令下人取来笔墨,平铺与书桌之上。
李承乾执笔而立,手腕微动,笔走龙蛇,几个大字瞬间写完,他接着深舒了一口气,将笔放下。
长孙无忌和裴兴泽同时凑上前去观看,“君明臣直,松柏长青”八个大字赫然陈列在纸上。
裴兴泽一时之间热泪盈眶,泣声下拜道:“君明臣直,松柏长青,家父得太子殿下此句话,此生再无憾矣!”
“臣裴兴泽叩谢太子之恩,此恩臣永不敢忘,此生必报太子之恩。”说完久久拜伏于地不肯起身。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为何?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不就是想死后文谥文正,武谥武穆吗?
裴兴泽身为人子,怎能不知道他父亲一生的痛处?今日父亲终于得偿所愿,裴兴泽怎能不失态?ps:唉!我又吹牛了,四千不到,下午做了一下午只敲出来一点····手残啊!下周还有一个首页的重磅推荐,真不知道手残党怎么过活···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