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远东狂人第165章将军与士兵
风呜咽。草木含悲。
州下游的五道湾一船林立。沿江摆开了数百艘大小木船。此外。在江上还有一艘汽炮舰往来巡弋。偶尔响起几声汽笛。也满含悲愤。
民船降下船帆。船头挂着白布。军舰虽然没有停航。但是那舰上的军旗却降下了一半。正迎着江风猎|抖。
无论是木船的船工。是炮舰上的水兵。无一例外都在左臂上绑了黑纱。脸上的表情凝重肃穆。岸上哀隐隐传来。当中还夹杂着那似有似无的哭声和喊声。
一场葬礼正在五道湾江岸边的的上举行。从船上眺望。可以看见那满山黑压压的人群。多数人臂戴黑纱。少数人则是一身素。披麻戴孝。
即将安葬在五湾的是在“蕲州惨案”中不幸遇难的军人和船工。十九名难者中。军人名。船工十四名。其中的九人是当场牺牲。另外的人则是后来陆续伤重不治的重伤员。
这是一场规格高的葬礼。主持人就是共和军那位战功赫赫声名雀起的总司令赵振华。参与葬礼的人除了共和军部分高级军官鄂军政府全体高级文官之外。武汉蕲州等的的绅名士富商巨贾也应邀而来。河南江西湖南四川的革命人也纷纷派来了代表。至于新闻界的人士更是来了百名多。中外记者都不肯错过这个偏僻角落的新闻。
军战死沙场。本有权享受军礼安葬。至于那些船工。虽不是军人。没有军籍。但由他们执行的是军事运输任务。因也被共和军承认为“为国捐躯人员”。不仅可以与阵亡军人享受相同的葬仪而且也能领到一笔抚恤。钱虽不多。但足以表明共和军对为国捐躯者的崇敬之情。
军乐队缓步行。导着后面的队伍。演奏出的哀乐曲调沉重悠长。这是共和军时政宣讲会编撰的曲子。叫做《魂兮归来》。为了练好曲子。委员会直辖下的这支军乐队已练了整整两天。配合这沉重的曲调军乐队的步伐也当放慢-抬起一步都要在空中停留片刻。然后才缓缓落下。
走军乐队后面的是僧侣队伍和尚道士神巫婆。代表是这个时代民间的基本信仰。他们是船工行会雇佣的。平时也没少干这种出的活计。但是他们显然无法适应军乐队的步伐为了避免撞上前头的军乐队几个保长混在队伍里负责指挥。锣声一响就停。|一响就继续走。和尚敲木鱼。道士念经。神汉巫婆跳大神。手里的各式法器也挥过来舞过去。倒是走的有条不紊。
僧侣队伍,跟着的是为国捐躯者的遗属亲戚船工们的家眷全部到场阵亡官兵的家则只找到了几位。共和军和革命卫队里的军官士兵来自不同的方又逢战乱。音信不通。他们没有家眷也不一定。所以。为阵亡官兵披麻戴孝撑哭棒的人就多半由他们生前的战友充当。这个队伍也是最悲伤的队伍。乎无人不哭。无人不喊。一些痛失双亲的孤儿更是呼爹娘。让人心碎。
十九具漆黑的棺木呈单纵队。紧跟着前头的遗队伍。每一具棺木都用两根绞杠担着。二十名壮汉用圆木抬着缓步前行。抬船工棺木的是百姓服色。而抬共和军阵亡官兵棺木的则是清一色的军人。而且军衔都不低。
走在最前头的一具棺木属于一名革命卫队的士兵。写在棺木正面神位上的是一个颇显粗鄙的名字。这表。这名士兵来社会底层。但是。抬着这具棺木的却都不是普通人。他们几乎全是鄂省军政府里最有头有|的人物——————前头的十名抬棺汉子中。可以看见共和军的总司令赵北共和军时宣讲委员会干事长张激扬共和军副总司令吴振汉。后头的那十名抬““汉子里。则见到省议长黎元洪议员饶汉祥的身影。记者们在山坡上架好了照相机。闪光灯和胶卷忠实的记录下了这令人诧异的一幕。《将军士兵抬棺》。这个新闻标题一很吸引读者。
跟在那十九具棺木后头的。则是那些应邀前来的绅名士富商巨贾。虽然他们不能为死者抬棺。但是却能为此次葬礼提供便利。实际上。这块用来安葬逝者的吉壤就是当的几名绅捐赠的。靠山面水。视野开阔。无论是去上游还是下游。只要坐船从这里经过。就能遥望那山坡上的忠魂安息之所。让人们永远记住这些为共和事业献出生命的人。
共和军总司令赵振华刚才已经当着众人的面宣布。将来的五道湾将开辟一块“国家公墓”。门安葬为国尽忠的烈士。而且。一座高大雄伟的纪念碑也将耸立在这里。它将成为一个坐标。一个指引民族前进的坐标!当人们坐船旅行到这里的时候。很远的的方能望见那座纪念碑。和它相比。那些帝王将相的陵寝将变的不值一提。
人们护送着十九具棺木到了山腰。小心翼翼的将棺木放下。总司令一声令下。鞭炮“噼里啪啦”响了起来。
“魂兮归来!魂兮归来!……魂兮归来!魂兮归来!……”
人们哭喊着抛洒纸钱。一时漫天飞舞。纷纷扬扬。如飞雪一般。
虽然现在确实已是春天。
“下葬。”赵北神情肃穆的向身边的参谋下达了令。“下葬!”司礼官大声起来。
顿时。鞭炮声哭喊声响成一片。在拉扯中。在撕心裂肺的呼喊中。十九具棺木被绳索缓降到墓穴中。随着第一铲泥土的落下。山顶上的名士兵举起了手中的步枪。“哗啦”推弹上膛。
“预备。放!”
“轰——————”
“预-”
“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