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杨洛苏轻眉 修士进名校,浑身绝活独领风骚 被读心后全家黑化,我喝奶躺赢 农女种田忙:王爷靠边站 吾乃洪荒昊天数据大帝 四合院:开局轧钢厂办公室 和离娘亲听我心声赢麻了 穿成灾星小村姑,把全村都带歪了 重生70年,觉醒系统从打猎开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职工大院 (第1/2页)

    有人说过,当00后开始占据青春的舞台,一切的一切都开始从童年中抽离。

    最早的那一批90后都早已成家立业,再也不会拥有全世界,开始慢慢遗失曾经的美好。

    那些曾经哭着喊着‘要有诗和远方’的少年,其实到最后,哪里都没能去。

    从单元楼到林立的高楼,从黑白电视到液晶屏幕。

    90后也从不谙世事的少年,成长为了沉着稳重的家庭顶梁柱,换了新的车房,有了更潮的娱乐节目,额头上也新增了几条皱纹。

    那些回不去的旧时光,似乎都变成了一个遥远的梦。

    时间回到2008年的一个夏天。

    天空被洗的发白,那些云朵被阳光晒的格外妩媚。

    方宁背着书包在加油站的天桥下犹豫不前。

    那里有一条沥青柏油大马路,修修补补,坑坑洼洼。

    柏油路的左边有职工大院,养老院等标志性的建筑。

    童年时代的他就经常在这条大马路上晃荡,对这一片儿比较熟悉,曾经无数次和小伙伴们打打闹闹地从那块地前经过。

    然后他的目光落到了那个职工大院上。

    大院对于他而言,就像那个综艺节目的名字一样,算是青春有你。

    ‘大院’二字,一听起来就很有年代感。

    过去我国都是计划经济制度,公司都是国有企业,很少有私企和民企以及个体户。那个时候很多许久不见面的人都问,“你是哪个单位的?”

    当时云柘这一带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丰富的云母等矿产。

    上个世纪50年代的时候,当地镇政府创办了一个镇型砂厂和石粉厂。很多人都在厂里上班,为了解决住房问题,就建了个职工大院,一开始只有一些职工的家属在职工大院里面住着,后面住的人就多了,人也比较复杂。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计划经济的停止,很多地方的职工大院也逐渐取消。

    2002年平海县就撤销了大院制度,当然,很多乡下地方比较偏僻,还没改变过来旧有的习惯,一直沿袭保持着职工大院的称呼。

    方宁从小就是住在大院里面的,一直到12岁以后才前往县城。

    这座职工大院始建于50年代,乡镇府承建的,至今已有70个年头。大院里的许多单元楼,都披着一层老照片一样的泛黄色。这种泛黄色,在后世的高端住宅楼里可以说是非常稀有皮肤了。

    大院总体是老旧的砖混结构建筑,红砖,青砖搭配,有枝繁叶茂的苍苍古树,还有随处可见的老年人和小孩子。

    他记得大院里的车棚还是用灰色的石棉瓦盖的,里面放着一辆辆自行车和摩托车。

    对于方宁而言,石棉瓦算得上是超级古老的材料了。部分水泥地板年久失修,残破而粗糙,青苔遍布,像是地面长出来的一块块老茧。

    密密麻麻的防盗网随处可见,铁锈已经给这些防盗网敷上了一层厚厚的红褐色保护层。

    在那个无论任何东西都讲究快速更新迭代的2021年,职工大院里的很多东西还保留着最初的1.0版本。

    有几栋楼,步梯的采光墙做了一整面的雕花镂空造型,远看就像一张色彩单调的什锦,透露了几十年前人们的审美方式。

    虽然这种工艺在后世早已被淘汰,但在这个年代算得上流行一时。

    大院内,很多住户在自家门口开个小店,卖卖小吃或者柴米油盐蔬菜瓜果,或者提供配钥匙修马桶的服务,或者经营个棋牌室,做的都是左邻右舍的生意,浓浓的生活气息。

    当时的职工大院可以算得上是梅羡镇十里八乡最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长生:我有一颗科技星球 让设计锂电池,你却搞出核聚变? 不想只是来人间走个过场 00爆笑职场:不服你来 若情亦绝 电竞:射手将自家打野宠上天 崩铁:再次踏上旅行 重生:从除名秀才到位列公卿 杨洛苏轻眉 爱的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