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糊咖带崽上娃综后爆红了 假如我是无限流游戏建模师 港岛风云,开局先斩了干爹 和离后王妃要翻天 分手妈宝男后,亿万总裁宠上天 酒厂中的恐怖分子 卡拉迪亚之王 金戈丽人行:天命之魁 退休执行官,在须弥忙于论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七章 关陇集团 (第2/2页)

魏这样弱小的政权,人少地狭,如果继续搞北魏的军制,那就只能死路一条。只能从当地的汉人豪强中去吸取新鲜血液,比如武功苏氏、陇西李氏、河东薛氏、河东裴氏、天水赵氏等等。

    把这些地方豪门望族的乡兵也纳入到中央军的体系中,这就形成了八大柱国体系。

    宇文泰不是在沙苑之战后被皇帝封为柱国大将军么?他现在打算放低姿态,不仅辞去了丞相的职务,还要分散手中的股权,让那些军政大佬也来当这个柱国大将军,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八大柱国名单分别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赵贵、独孤信、于谨、侯莫陈崇。

    宇文泰,武川人,鲜卑豪门,西魏的实权人物,各位军政大佬的盟主,并不具体掌兵;

    元欣,宗室,名义上的持股人,是宇文泰拉拢皇族的招牌,无实权不带兵;

    李虎,武川人,汉族豪门,祖籍陇西李氏(天水秦安县),贺拔岳旧部,敢和宇文泰唱对台戏的男人,大唐开国之君李渊的爷爷,必须有个名额;

    李弼,辽东人,汉族豪门,侯莫陈悦的旧部,瓦岗军老大李密的曾祖父,没有他的倒戈,宇文泰就不可能那么顺利打败侯莫陈悦,元老级人物;

    赵贵,武川人,汉族豪门,祖籍天水,贺拔岳死后,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宇文泰的男人,元老级人物,宇文泰嫡系;

    独孤信,鲜卑豪门,世代居住武川,文武全才,有资格和宇文泰叫板的男人,目前在陇右地区当老大,宇文泰不得不给他一个名额;

    于谨,鲜卑豪门,洛阳人,北魏大功臣,平定破六韩拔陵第一人,有王佐之才,宇文泰嫡系;

    侯莫陈崇,武川人,鲜卑豪门,生擒革命领袖万俟丑奴,平定侯莫陈悦急先锋,宇文泰嫡系。

    八柱国的“八”,表面上是效仿鲜卑传统的八部落制度,实际上呢,宇文泰是最高军事领袖,元欣是摆设,真正具体统军的就是六个柱国,这就刚好符合汉族传统中的“六军制”。

    六大柱国中,三个汉族,三个鲜卑,平衡胡汉矛盾;四个武川人,两个外地人,以自己知根知底的武川人为根基,方便控制军权;四个心腹,两个叫板的,体现自己兼收并蓄的气度。

    就问你绝不绝?宇文泰缜密的心思、高超的政治手腕远不于此。

    八大柱国之下,每个柱国统领两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下有两个开府(可开办府邸,自选官员),每个开府下又有两个仪同(待遇、礼仪等同于太尉、司徒、司空),一个仪同统领一千人(大概),一个开府统领两千人,一个大将军统领四千人。

    以此类推,六柱国、十二将军、二十四开府、四十八仪同一共四万八千人左右。统帅手底下都是乡兵,知根知底,战斗力没得说。

    十二将军分别是元育、元赞、元廓、宇文导、宇文贵、李远、达奚武、侯莫陈顺、杨忠、豆卢宁、贺兰祥、王雄;

    二十四开府里有韦孝宽、辛威、梁椿、韩果、刘亮、田弘、赫连达、怡峰、若干惠、王德、蔡佑、王思政、梁御、宇文深、王罴(已去世)等等。

    通过罗列这些人物,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层级的组成部分都囊括了鲜卑和汉族,地头蛇和外地人,北魏旧臣和西魏新贵,武川和非武川。这些人是保持着动态平衡的,其中一个死了后,自然有合适的人选填补上。

    这八柱国体系,把所有西魏境内大大小小的军政大佬都装在了里面,也稀释了各大佬的霸权,大家成了一个荣誉共同体。

    4.府兵制

    六镇起义是怎么爆发的?就是丧失了地位和荣誉,他们像猪狗一样被奴役和驱使。现在,宇文泰搞得这一套八柱国体系,让他们全部都找到了荣誉。

    在大哥宇文泰的权威之下,他们互相制衡、互相协作,没有一个人大佬有单独造反的能力。他们的权力地位的来源都是宇文泰,从而完成了中央对地方的集权,消除了基层的隐患。

    还记得关陇起义中的骆超、杜粲、赵天安、李远兄弟么?还记得营州称王的就德兴、范阳翻云覆雨的卢文伟么?这也就是所谓的地方大佬,他们才是这个时代的主人,他们的手伸到了基层,决定着一方土地和人心的归属。

    宇文泰的八柱国体系就是要把这些骑墙派、见风使舵的人给纳入进中央军。

    八柱国体系就诞生了一个世代相袭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正式取代了武川集团。

    这个体系也是有副作用的。如果发展到后期,其中一个大佬纵横捭阖,搞定了其他人,那么他就能一支独大,可以成为新的关陇集团的老大,改朝换代也就是一个时间问题了。杨忠的儿子杨坚就是这样取代北周的,这是后话。

    八柱国体系在基层是怎么具体运作的呢?宇文泰给兵哥哥们单独设立军籍,不隶属在州县的户籍之中,他们不用上交赋税不用服劳役,每个兵的衣食和武器供给都来自六户均田户,政府没有财政压力。

    这六户人家是一个整体,以这个当兵人为荣耀,这六家人的待遇也比一般平民要高,兵哥哥死后,这六户人要继续推选一个来填补。这样的兵制也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府兵制,府兵制在西魏、北周、隋、唐各个时期有各自的特点和变化,但总体上来讲,府兵制的核心就是兵农合一。

    还有更绝的,宇文泰不仅要让关陇贵族在军事上形成荣誉共同体,还要在文化上也形成共同体。别跟我说你们是哪哪儿的人,从现在开始,你们都是来自大户人家,都是贵族。

    比如杨忠,本来是武川人,宇文泰给他找了祖宗为着名的弘农杨氏;比如李虎,本来是武川人,找祖宗为陇西李氏。这是来自官方的定性,那自然你老大说了算了。所以,我们不必去考证后世的那些头面人物究竟是哪儿的人,都是被篡改过的,不必较真。人家是贵族,人家想说自己祖宗是谁就是谁。

    不止如此。为了消除民族隔阂,宇文泰还在姓氏上做文章。给汉族贵族赐姓鲜卑,让鲜卑人恢复旧姓,让大家不分彼此。比如,杨忠又姓普六茹氏,鲜卑名普六茹忠,李虎姓大野氏,鲜卑名大野虎。

    彼此之间又通婚,大家的命运就像毛细血管那样联系在一起。从西晋末年以来两三百年未曾解决的民族矛盾,石勒、苻坚、冉闵、拓跋焘、元宏等人都无法解决的矛盾,宇文泰完全给解决了。

    当然,我们要知道,这个府兵制,绝对不是苏绰、宇文泰二人关着门一夜之间拍脑袋想出来的,是这几年持续摸索的结果,只是在邙山之战后,才开始了系统性的改革。

    这个民族矛盾能够得到解决,也不是苏绰、宇文泰二人有多高的智慧,他们也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已。这也无损于他们的伟大,排列组合式的创新也是一种创新。创新的本质就是这种藤蔓式的修修补补,并不是颠覆式的无中生有。

    府兵制建立后,每年的十月,宇文泰都要举行大阅兵,以检验军队改革的成效。之后的战争结果会证明,宇文泰的军事改革是成功的。

    反过来,高欢集团解决矛盾的办法主要是和稀泥,本质上还是倾向于鲜卑人,他除了在高昂的军中讲汉话,其他场景都说鲜卑话,毕竟他的基本盘是六镇的旧部。

    相比而言,在民族问题上,宇文泰的改革创新更加彻底和长远,靠的是制度;高欢的办法不彻底,主要依靠领导的个人魅力和威权。

    每个政权解决内部问题的方法,都是特定天时、地利、人和各种条件下的产物,本来是没有高低优劣之分的,以事后诸葛亮的态度去批判宇文泰和高欢的办法,虽然有一种自以为是的优越感,但对于看清历史的真相没有半点用处。

    后世人以为“要是我是高欢,我就会如何如何”,这简直是不自量力。要知道,不管是宇文泰还是高欢,他们都是当时最杰出的人物,不然也不会坐到那个位置。

    不说高欢,就他那个儿子高澄,就特别有魄力。现在的高澄正雷厉风行地在东魏首都邺城,开展一场意义深远的反腐运动······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金戈丽人行:天命之魁 从海贼开始变身黑无毛 步步修仙路 来!给各朝上科技 人间政道是沧桑 我在大理寺捉妖那些年 制霸银河:我的舰队会自动升级 开局大能修为,副本随便开 最强执刀人,但是各个时空的强者 大雍翻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