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大秦:我脑子有病,还让我当皇帝 假太监: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 从天地会总舵主开始穿梭武侠世界 重铸汉骨 我的邻居不大阳 修仙:从被夺舍开始 大夏第一假太监 三国:满州豪气踏山河 修仙:从查看他人机缘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八章 打虎行动 (第2/2页)

3.收拾尉景

    功臣们被打掉嚣张气焰后,就该轮到亲戚了。有一次,厍狄干去找高澄商量事情,高澄明明在府上,却派人去告诉姨父说自己不在,让他改天再来。厍狄干第二天再来的时候,遇到了一样的说辞,这才意识到高澄在耍自己。

    厍狄干没脾气,司马子如的前车之鉴就在那里摆着,他只好老老实实回去,第三天又来拜访。如此,连续三天之后,才见到高澄,厍狄干也因忍气吞声躲过这次清洗。

    尉景得知了厍狄干的事迹,一脸鄙夷地说:“你就这么怂?我跟你不一样,老子从小看着贺六浑长大的,他不敢对我怎样。”尉景说得确实对,高欢父子并没有立刻对他下手,反而是将他升官为冀州刺史。

    在冀州刺史任上,尉景公然受贿,而且还征用民夫打猎,一次就折腾死了三百多人,也没有被追究责任。他得意地对厍狄干说:“怎样,我说的没错吧。”厍狄干只是笑笑不说话。

    在一次家宴上,厍狄干当着高欢的面,说是要求做御史中尉。高欢莫名其妙:“御史中尉一职虽然权力大,但品级低,崔暹干得好好的,妹夫,你干嘛要这个职位?”厍狄干一脸严肃:“因为我想要抓尉士真(尉景,字士真)。”

    厍狄干的声音很大,尉景也听到了,一脸尴尬。高欢知道了厍狄干的用意,他再不表示也不好意思,示意他去戏弄尉景。厍狄干开始去脱尉景的衣服,尉景大叫:“你要干什么?”

    “你可以盘剥百姓,我为什么不能剥你衣服?”厍狄干笑道。

    高欢也笑了:“姐夫,你还是收手吧,别再贪得无厌了。韩陵一战,所有人都取得了胜利,就你一路军队败了,真是打仗不行,贪污受贿倒是精通。”

    尉景根本不在意高欢的劝告:“呵呵,我不过是从百姓兜里要几个钱,你呢,你却伸手向天子要东西。谁更贪婪?”高欢确实被尉景说中了,反正也没有外人,只是笑笑不说话。

    后面,尉景给犯罪分子充当保护伞,高澄气不过,听从崔暹的建议,把他抓起来投入监狱。适逢崔暹视察监狱,一脸憔悴的尉景让他带话给高澄:“你这小崽子,富贵了就忘了我么?你爹跟你一样没心没肺,当初要不是我,贺六浑早就饿死了,还能有你?”

    高澄连忙把这话告诉了高欢,高欢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不如意生活,要不是姐夫,恐怕自己早饿死了。高欢专门到邺城,去见皇帝和高澄,为尉景求情。

    元善见傀儡一个,他当然没话说,就是高澄死活不同意:“父亲,司马子如被整治后,百官都老实了;现在,如果把姨父树立成反面典型,那我们的吏治就大功告成了。”

    “哎,不行,儿呀,世人会说我们父子忘恩负义的,这个罪名我们背不起。算了吧。”高欢再次求情。高澄这才同意绕尉景一命,给他贬官了事。

    高欢去看刚出狱的尉景,尉景躺在床上呻吟着,旁边是娄昭君和姐姐高娄斤。一见到高欢,尉景气不打一处来:“来嘛,你来杀我吧!时候不早了。”说罢就哭起来。高娄斤也哭了:“你姐夫都一把年纪了,活不了多久,干嘛要折磨他?”

    544年,高欢48岁,尉景已60出头了。看着尉景的一头白发,高欢也情不自禁。“高郎,大家都老了,你就宽恕姐夫吧。”娄昭君也劝说着。

    高欢独自沉吟了一会儿,去拿来了水桶,盛水起来,给尉景洗手,他手上全是监狱里的污泥。洗着洗着,不觉身子也弯了下去,确实也是真情流露,尉景、高欢二人抱头痛哭。这事儿也过去了。

    在高欢父子软硬兼施下,在司马子如和尉景的反面典型示范下,东魏的官场为之一振,万象更新,各位功臣贵族们恢复官爵后,都变得特别规矩,这一切的背后还是离不开崔暹。

    4.推崇崔暹

    崔暹的刚正不阿,得到了高欢父子的认可。

    在一次朝会上,高欢当着文武百官地面,夸奖崔暹:“崔季伦当初跟着我弟弟(高琛)办事,后来又做了我儿的参谋,到迁任左丞、吏部郎,我始终都不知道他的才能。如今一到御史台就履职尽责,司马遵业、尉士真都是我们的亲朋故旧,论关系谁也不会超过这二人,他们也逃不过法律的制裁,我也不能救他们,你们众人还是小心点好。”

    听了高欢的话,大家只是不住地点头。

    高欢趁热打铁,走到崔暹跟前,握着他的手说:“以前朝廷上也有法官,而文武都贪婪,没有人敢去纠劾。季伦尽心为国,不怕权贵,使得大家各司其职。冲锋陷阵的人多的是,但做官为国为民的,我今天才见到。高欢父子,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报答你的。“

    高欢说罢,向高澄递了个颜色。高澄立刻走过来恭敬地说:“崔叔请受我一拜。”说罢,高澄就要弯腰。“使不得,使不得。老臣不过是秉公办事罢了,没有丞相和世子的栽培,我哪有今天?”崔暹要去扶高澄,却是来不及。

    散朝后,高欢还赏赐了一匹宝马给崔暹,这匹马受惊跑后,他又把马拦下来,并亲自把马缰绳递给崔暹。崔暹接过绳子后,潇洒离开,只是把背影留给高欢父子。

    高欢父子眼里闪烁着宠爱的小泪花。那些权贵都看呆了,个个都在想:这崔暹是何等人物,竟然让高欢父子如此尊敬?那我们这些打工仔还能不老老实实的么?

    不仅仅在朝堂上这么吹捧崔暹,就是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高澄也对崔暹十分推崇。

    每次见到崔暹,高澄都要行鞠躬礼,送走崔暹的时候要行注目礼,崔暹也懂,这是高家父子要把自己培养成为忠实的鹰犬和走狗,所以他也是积极配合,和高澄说话都是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做给百官看。

    崔暹这么嚣张,功臣集团就没有一个站出来搞他么?有,高隆之表示:我不服!毕竟,我们这些老人用起来知根知底,再怎么着,你高欢也不可能卸磨杀驴吧?崔暹你现在在风口浪尖,确实惹不起你,但我找找宋游道的麻烦还是可以的吧?

    宋游道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误,更何况他这种直言不讳的人,得罪的人不再少数。你可以举报他人,我也可以联合他人举报你。很快,高隆之就报告元善见、高澄,说宋游道出言不逊,说了一些大逆不道的话,应该定下死罪。

    高隆之自然是有备而来,将宋游道在日常工作中说的那些话、承办的那些文件都搜罗起来,并找来了可朱浑元、司马子如作证人。司马子如虽然被收拾得服服帖帖,不贪污就行了,但是也不至于不敢暗中去对付宋游道吧。

    很快,宋游道就被联名举报了。

    是的,证据确凿,高澄也为难起来。如果你太相信某个人,那这个人会不会利用你的信任,故意去打击异己?这是有可能的,毕竟人性经不住考验。

    高澄找来了杨愔,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本来我是想借着反腐,打压下这些老东西,培养自己人,方便以后接班,可宋游道会不会蹬鼻子上脸,成为我的绊脚石?他确实是个耿直的大恶人呀!

    “哈哈,世子,不必如此。比如养狗,狗总是要叫唤的,可能还会乱咬人,如果因为它经常叫唤咬人就把它杀了,那以后就没有再叫唤的狗了。”杨愔笑着说。

    高澄也回过神来,就把宋游道给免职了,让他去晋阳,到父亲那里去报道。这一招叫做明降暗升,也算是堵住了高隆之等人的嘴。

    既然宋游道和高澄之间可能存在矛盾,那金牌马仔崔暹呢?那是当然。

    崔暹和高澄之间也经常发生一些摩擦,比如元玉仪事件。

    5.玉仪妹妹

    元玉仪是高阳王元雍的孙女,元雍我们说过,就是北魏第一富(腐)豪。在河阴之变中,元雍被杀,元玉仪也沦落街头,不久就被孙腾看中了,带回了家当歌姬。

    原来孙腾有一个女儿,自己很喜欢,不过女儿在战乱中走丢了再也没见过,他很伤心。于是,孙腾一有空就派人去大街小巷寻找女儿,只要有点像都带回家,长此以往,在家中聚集了大大小小的妹子,逐渐地,他对女儿的爱,就转移到了对这些妹子的爱上。

    这次邺城廉政反贪风暴,孙腾受到了冲击,家产也差不多没了,包括元玉仪在内的很多歌姬都被孙腾给抛弃,养不起了就只能丢了呗。

    这一天,高澄心情很好,带着心腹崔季舒上街闲逛,就这么巧,高澄遇见了再次流落街头的元玉仪。一看眼前这个公子哥就知道是大人物,从小在宫中长大的元玉仪,最不缺的就是察言观色的能力,她赶紧抓住救命稻草:“小女见过这位官人。”

    哎哟,我的乖乖,那个声音太迷人了,太喜欢了!高澄又心动了,少妇的魅力就是棒!

    作为少妇收藏专家,高澄来者不拒,他开心地对崔季舒说:“你经常替我选美女,可选了这么多,还是不如我自己遇到的美人好。”崔季舒笑着说活:“嘿嘿,那是世子眼光独到,微臣自愧不如。”

    “就怕我的昌仪妹妹不高兴,怎么办,我真的心动了。”高澄满脸写着对爱情的渴望。

    “那就别带回家了,带去东柏堂吧。那里是世子办公的地方,别人绝对想不到。”

    在崔季舒的劝说下,高澄就把元玉仪带回了东柏堂。高澄白天在这里办公都经常心不在焉,一想到屋子里的元玉仪妹妹,他就激动不已。很快,崔暹就察觉到了异样,并且表示要来单独拜访。

    “这个崔季伦肯定是要来劝谏我的,我等着他。”高澄对崔季舒说。“世子你可要坚持自己的原则,我这个侄子都不把我放眼里,还经常弹劾我呢!”崔季舒虽然是崔暹的叔叔,但两人关系也就一般。

    下午,崔暹神色匆忙地走了进来,正要像平日里那样开口说话,却看到高澄头也不抬坐在椅子上,一声不吭。崔暹秒懂了,不敢说什么,找个借口就退出去了。

    崔暹太清楚了,自己的地位、权力、名望都是来自高欢父子,特别是高澄的支持。既然是替人打工,干嘛那么多事呢?见好就收不就得了。第二天,崔暹又来了,这一次他带上了名片。这种名片是竹板做的,上面有个人的简历,介绍名字、出身等简单内容。

    “季伦,你带名片干嘛?我又不是第一天认识你。”高澄问道。

    “我见世子当然不是第一天,可我没见过公主,今天是特地来拜见公主的。”崔暹口中的公主就是元玉仪。这马屁拍的,那叫一个舒服!高澄立马转怒为喜,拉着崔暹就去见元玉仪。

    留下崔季舒在原地,他自言自语说:“这家伙以前老说我是奸佞小人,有机会就劝世子杀我;哼,今天我算是见识到了,这家伙耍滑头起来,比我还不要脸。”说罢也跟着进里屋去了。

    所以,伴君如伴虎,哪有什么永恒的朋友,只不过是永恒的利益罢了。

    再说下元玉仪,经历过两次沦落街头后,她看清了这世界,再也不愿意放过高澄这颗大树,干脆把已经嫁人的姐姐元静仪也介绍给了高澄。哟呵,元玉仪妹妹这么懂事?就知道我好这一口,好,从今以后,我只爱你们姐妹。

    从此,高澄就和元玉仪姐妹三人幸福地生活在了东柏堂,为了方便自己研究女性的身体,他还把东柏堂的侍卫都给撤了。这个决定,间接导致了自己不幸的结局,这是后话。

    6.蒸蒸日上

    崔暹毕竟是个政治家,懂得张弛有度,一根筋是无法开展工作的,正因如此,他才能得到高澄打心底的欣赏。

    没多久,崔暹又建议高澄,让魏收写《魏书》,也就是给北魏来一个彻底的终结,盖棺定论,从法理上宣告北魏的死亡。高澄自然乐意,他们高氏父子不可能一辈子都做代理人,改朝换代只是时间问题,马仔这么懂事,领导能不高兴?

    没多久,崔暹又建议孙腾、高隆之等人去地方开展大土豪、分田地的工作,还提议开发盐田、货币改革等工作,反腐加改革管齐下,东魏的经济蒸蒸日上。

    东魏经济社会突飞猛进最集中的表现就是《齐民要术》。这部写入历史教科书的农业着作,正是在这一年由贾思勰完成的,贾思勰是一个知行合一的学者,长期担任地方官,出身农业世家。

    《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最完整的大型农业百科全书。全书凡10卷92篇,11万多字,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林、牧、副、渔等农业范畴。

    该书主要内容有:土壤耕作和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园艺和植树技术,包括蔬菜和果树栽培技术;动物饲养技术和畜牧兽医;农副产品加工和烹饪技术等。

    书中引用了100多种古代农书和杂着的内容,使《汜胜之书》、《四民月令》及《陶朱公养鱼经》等一些佚失着作的部分内容得以保存下来,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宇文泰在西边打造关陇集团,高欢父子在东边反腐倡廉,那南边在干嘛?萧衍除了吃斋念佛,还在为交州李贲造反的事情而头疼······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的邻居不大阳 修仙:从被夺舍开始 三国:满州豪气踏山河 金戈丽人行:天命之魁 从海贼开始变身黑无毛 步步修仙路 来!给各朝上科技 人间政道是沧桑 我在大理寺捉妖那些年 制霸银河:我的舰队会自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