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说:“令尹之职,位列群臣之首。需要德才兼备者居之。孙叔敖这个人才学俱佳,德行声名,早有传闻。想必各位也有耳闻吧。”
群臣没人出来附和。伍举见状,出班奏道:“大王英明。我朝姜太公曾在磻溪垂钓,不过一耄耋老者,而周武王拔擢了姜太公。齐国管仲,曾做贩夫走卒之事,齐桓公拔擢了他。姜太公、管仲两人的出身都很低,但他们皆是旷世奇才,怎能以出身而论?”
伍举说到这里,望了一眼楚庄王。楚庄王见朝上无人说话,便直接宣布说:“既然大家没有异议。此事就这么定了。”
对孙叔敖来说,从平民到宰相,这是一步登天的事情,他不是感到沾沾自喜,而是感到浑身重压。他暗暗发誓,要把全幅身心拿来报效楚国,为此,他敢于压上自己的身家性命。
楚庄王正需要这种精神。他本来就有许多想法,有了孙叔敖的执行,他变得如虎添翼。
两人首先对楚国的政治进行了一番改革,最主要的是改变用人规则。以前,楚国的官吏多是贵族成员,如今孙叔敖一上台,就大力推行唯才是举的办法。每年,他们还要对官吏进行考察,对于执政不力者,或责罚,或罢免。这样一来,楚国的政体大有改观。
接着,他们又开始整顿军队。在军队的统御、操练,奖励军功等方面做了一些调整,使得军队的作风有了提升。
在其他方面,孙叔敖也推行了一些新政策。他鼓励老百姓开垦荒地,增加耕种面积,多打粮食。还鼓励商人贸易,朝廷设卡收税。这样一来,国家收入有所提高。
楚庄王亲政后,他不喜欢原先比较小楚国货币,下令改为一种大的货币。孙叔敖搜集了民意,建议楚庄王把大的货币改回到原先小的状态。他说:“百姓们觉得大的钱币太重,不便于携带。最主要的是交易起来也很麻烦。他们还是喜欢小的钱币。”
楚庄王说:“孙令尹既然已经收集了民意,那就改回去吧。”
孙叔敖和楚庄王经常在一起讨论富国强兵之策。孙叔敖说:“富国之根本在于粮食。而土地和水源又是粮食之根基。楚国疆域辽阔,足可以称霸天下,关键是粮食。”
楚庄王问:“怎么增加粮食产量?”
孙叔敖说:“多开耕地,粮食必然增收。”
楚庄王说:“只要你能做成这件事,要钱我给钱,要人我给人,要官我给官,你就放开手脚去干吧。”
孙叔敖在期思一带生活过,他知道那一带可耕作的土地很多,只是缺水。于是,他找来几个有名的水工,对期思一带的河流做了细致勘察,最后决定,利用当地一条叫做“史河”的水,修建一个水利工程。根据《淮南子·人间训》记载:“决期思之水(今河南淮滨县境的史河),而灌雩雩之野”。
为了修建这个水利工程,孙叔敖向全国征集水工,几乎把楚国能够收集的水工都征用了。他又征用了十几万民夫,调集了一些军队来管理。
工程开挖期间,楚庄王对孙叔敖给予了大力支持,所用钱粮,尽数供应。
孙叔敖知道,这个工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所以他除了管理朝廷政务之外,主要精力全部放在了工程上。只要有空,他就前往工地。有时候,他会在工地上一住就是一个两个月。他只要来到现出,就整天的守在工地上,查看质量,督促进度,解决问题等等。为了准确及时了解用工情况,以及民工的需求,他还经常和民工们一起挖土运石,累了饿了,就和工地上的劳工们同饮同吃。孙叔敖身先士卒、毫无官架子的管理风格,极大的鼓舞了士气。上自督造官员,下至普通劳工,无不振奋。这项工程几乎是在孙叔敖一手抓的情况下修建起来的。
经过了近两年的时间,在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钱财后,工程顺利完工。孙叔敖给工程取名芍陂。在当时,芍陂算是楚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项水利工程。
芍陂建成后,史河之水得到了调节和调用。雨季,芍陂可以对洪水进行分流,旱季,芍陂又能取史河之水实施灌溉。由于上游河水丰沛,其下游能够灌溉一百多万亩农田。
楚国一下子多出来一百多万亩农田,每年的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增加。老百姓对孙叔敖心怀感激,无不称赞。几年后,楚国日渐富裕,同时人口也有所增加,从此开始变成一个真正强大的大国。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