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都市狂龙医仙 武德充沛大明朝 横行诸天从听劝开始 超维术士 王妃一身反骨,携空间给反派添堵 顶级女主播日常 我的身体中有七座地狱 全民领主:从零开始创造大千世界 重回1975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现实与生活(七十五) (第2/2页)

边有这样的人,你可能会发现,他们往往会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不满意」,对现状不满,但又难以迈出改变的步伐;二是「无力感」,感到被外力推着走、推着动,缺乏自主性和能动性。

    一个更好的信念是什么呢?可以是:

    我只能控制影响圈里的事情,而对于关注圈里的事情,我要接受我无法控制它们的事实。但是我可以通过行动,来不断扩大我的影响圈。

    我很喜欢史蒂芬·柯维提出的「影响圈」的概念。他把生活中的事情划分成两个圈:影响圈和关注圈。前者是我们能够影响和控制的事情,后者是我们关注、但无法控制的事情。我们许多压力和烦恼,其实都来自于想把前者努力扩大来覆盖后者。

    但是,影响圈并不是我们想让它扩大、它就能扩大的。它的扩大只能来源于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们自身变得更好——可能是更好的状态,更出色的表现,跟外部世界更密切的联系……

    所以,如果你一直把目光放在关注圈与影响圈之间,一直关注着那些你无法控制、却又想控制的事情,对事情是没有丝毫帮助的。一方面,你并不能扩大影响圈去触这些因素;另一方面,这种关注所带来的焦虑,又会持续向你施加压力,让你更加难以迈出脚步。

    因此,我给自己的一句座右铭就是:不要内耗,做有用的事。

    如果一件事情,我们想尽办法,都无法去干预和影响它,那么就不需要再操心了,因为对它的任何操心、在意、焦虑,都是毫无意义的,它们除了拖慢脚步,让我们停下来之外,没有任何作用。这就是内耗。

    有用的是什么呢?是把目光聚焦到我们能够去做、去行动、去改变的事情上面,去做一做,试试看。不要担心会不会逾越安全边界,也不要担心会不会遇到意外。任何在探索过程中遭遇的意外,都是一种对自己的锻炼和完善。

    只有行动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强大。而当我们变得强大起来,也许原本无法通过的阻碍,就会为我们让路。

    别人都在关注我,我不能犯错,不能破坏我的形象。

    生活中,每个人在别人面前,都在扮演着一个形象,维护这个形象,用它跟别人交互、沟通。这个形象有的跟我们的内在非常一致,有的会有一些差别,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

    但是,对有些人来说,当他的外在形象跟内在存在一定差距,而他又比较敏感时,就很容易产生这种心理:我要维护好我的形象,不能让它受到任何一点破坏。

    存在这种信念的人,会有意无意地放大别人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行为,对别人一句无心之语都翻来覆去地想,时时刻刻在意着别人的看法:别人会怎么看我?怎么想我?我会不会惹别人不高兴、被别人讨厌?这样会卷入焦虑圈,我建议读者可以用这种方式解决这种焦虑,跟我有个几把关系。

    这会使得他们举步维艰,每走一步都要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生活中时常感到精疲力尽。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你会发现:他们有些举动会有强烈的「表演」痕迹。也就是未必出于他们内心的本意,但为了维持好他们的现象,他们会被迫去「扮演」某种角色、做出某些行为。

    如果你有这样的困扰,那么,一个更好的信念可能是:

    我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别人并不会这么在意我,「做自己」比刻意扮演更有用。

    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心化效应」在作祟。由于我们通常会比关注别人更多地关注自己,因此很容易把这种心态代入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像我们一样关注我们。

    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很忙,都有许多事要操心、许多人要关注,没有人会像我们自己一样,对我们投入过多的注意力。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所揣摩的别人的看法和想法,其实对别人来说可能只是一瞬间的闪念,根本就不重要。

    因此,让自己更加自然地跟别人相处、交流,「做自己」,可能是一件更好的事情。

    一方面,当我们在「做自己」的时候,我们其实会有更好的表现。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我们不刻意去思考我们该如何说话、如何行动时,我们的表现才会更加自然,也会给别人留下更好的印象。

    另一方面,既然我们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那么为什么要为这种并不存在的压力而自我约束?自然一点,即使未必能有更好的效果,至少也能让我们自己感到更舒服、更畅快。

    下一次,当你再一次陷入「别人会怎么看我」的思考之中时,不妨适时拉一拉自己,告诉自己:

    我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别人不会这么在意我;

    去想这一点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我没有办法左右别人的看法;

    我能做的就是尽量更自然、更透明地展现自己,更好地找到「同类」。

    我每一个行为都必须取得最大化的效益,这才是有效率的。

    这种心态,在十来年前引进国内的效率管理、自我管理书籍里很常见。它们会鼓吹一个点,就是对于时间的充分利用,把效率放在第一位。

    这种信念很有意思。抱有这种信念的人,会有哪些表现呢?

    如果他去旅行,可能事先查好攻略,做好详细的日程安排,细致到几号几点钟去哪里、停留多长时间、看哪几个地方、几点钟再去哪里……做出来的计划表,简直就像项目管理一样,巨细靡遗。

    如果他玩游戏,他可能会查攻略、找资料,设计出一条最优路径,争取把所有能拿到手的奖励都拿到,所有隐藏的内容都找到,所有能体验的东西都体验到,少了一样就仿佛吃亏了。

    他可能还会做详细的计划,这个月要完成哪些目标,这一周要完成哪些任务,每一天要做完哪些事情……做完之后还要做每日、每周、每月复盘,看自己完成了百分之多少,给自己打个分。

    ……

    不过,说实话,这并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如果当事人乐在其中的话,当然非常棒,因为这样每一天都会非常充实,会有丰富的生活体验。活的越简单越好,没必要这么繁琐。

    但是,如果你不是这样的性格,你不习惯一板一眼的生活方式,不适应所有的行为都必须经过计划、所有的成果都必须拿来复盘的生活方式——那其实也没有必要强求自己这样做。

    这样只会给自己徒增压力,让自己始终陷入对于结果的追逐之中,很容易忽略了生活的本质。

    所以,如果你喜欢这种生活方式,那没有关系,这很好;如果你不适应这种生活方式,那也没关系,不妨告诉自己:

    效率并不是第一位的,没有必要凡事都追求最大化收益,让自己生活得更松弛、更舒服,才是更重要的。

    生活中有大量的事情和场景,并不一定非要走最短路径,许多时候,走一些远路,反而能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为我们的生活注入动力、新鲜感,让我们体验到不一样的色彩。

    不要去拒绝这些机会,不妨敞开心扉,试着去接受它们。

    我们追求效率,是为了让我们自己生活得更好,让生命更充实——而不是反过来。没有必要用「我的效率不够高」来苛责自己,因为这样,你就错失了从生命里获得乐趣和愉悦感的机会。

    不要舍本逐末。

    今天分享了5条常见的不当信念,以及替代它的选择。

    x我的每一天都必须卓有成效,否则就是浪费时间。

    √我每一天所实际做到的事情,就是我能够做到的事情。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能做得更多,那很好;如果不能,也没关系,因为这就是我的常态。

    x我必须控制生活的一切方面,否则就会出问题。

    √我只能控制影响圈里的事情,而对于关注圈里的事情,我要接受我无法控制它们的事实。但是我可以通过行动,来不断扩大我的影响圈。

    x别人都在关注我,我不能犯错,不能破坏我的形象。

    √我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别人并不会这么在意我,「做自己」比刻意扮演更有用。

    x我每一个行为都必须取得最大化的效益,这才是有效率的。

    √效率并不是第一位的,没有必要凡事都追求最大化收益,让自己生活得更松弛、更舒服,才是更重要的。

    以及文章最开头所举例的:

    x我是正确的,不认同我的人,就是在跟我为敌。

    √别人指出我的错误,是在帮我完善自己的观点。

    这几条信念,其实很多也是我自身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给你一些启发,一起加油把它们调整过来。

    我们一切目标,都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而不是反过来,为了目标而舍弃了生活。

    活在自己的世界,别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做自己能做的,别负压。多点积极的心态,少点负面的认知。慢慢完善或修剪自我。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人在中东当国王,称霸宇宙! 剑影侠踪之武林穿越 九天冥帝 四合院:随手就能领悟技能 反派:断离宗门后被狐妖师尊掳走 区小队那些年 领主:全员恶人,开局创世之力 分手后我成神,前女友悔断肠 直播捡漏:每天赚够百万就收手 野路子出马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