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买斗蟋蟀看杂技的兴趣,因为明眼人都看出,大明朝即将不保夕。
几位膏粱子弟一合计,觉得这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决定自掏腰包在临津组建民团,以对抗东明贼军。
他们首先找来临津兵马守备黄效忠,告诉他说,如今大明要求各地组建民团,以对抗贼军。
以后朝廷怕是不会再划拨军饷给各地守军。
你与其投靠临津知县,不如投靠我等,只要能建功立业,我等不会亏待将军。
临津守备黄效忠,前不久也曾接到临津知县的招募令,但临津知县见到守备手下的兵丁后,就没有了后文。
黄效忠苦着脸对这些世家子弟说:“诸位世子,不是末将不想投靠,实则是末将已无可用之兵。”
一个膏粱子弟冷冷的说:“黄守备,按照大明卫所制,一县守备掌管五千户,闲时为农,战时为兵。
就算这百年来,军户人口流失严重,一县守备,抽调两三千人马,应该不是多大问题吧?
自嘉靖倭乱之后,朝廷见卫所荒废,朝廷对各地卫所,多有练饷银。
虽然不多,但也是皇恩浩荡。黄守备,吃空饷也要有个度?”
黄效忠说:“吃空饷?那也得有响银才成。
自崇祯四年后,吴桥四周军户就纷纷逃籍,临津与吴桥一河之隔,逃籍者当年就十去七八。
上任守备为了脱罪,拿出五成军田打发官绅,才得以保全性命。
自此以后,临津守备府再无练响。
诸位公子,末将虽上任已经四年,没收到一钱练饷银,何来吃空饷一说?”
几位膏粱子弟面面相觑,他们想到过卫所很烂,但没想到临津的卫所,竟然烂到只剩一个空壳。
他们虽然都是勋贵子弟,但当年发生的吴桥兵变,关系到军士与乡绅之争,而勋贵多出自军中,与军士是天然的盟友。
只不过后来一发不可收拾,直接造成叛乱,勋贵们想要为军士发声,都没有机会。
几个年轻一点的膏粱子弟不想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于是就说:“黄守备,就算你手下没有人手,武器总该有吧?”
黄效忠说:“诸位世子,这人都没有了,何来武器?
诸位世子想要建功立业,想要在临津拉队伍,怕是不成。
兵丁不如豪门奴也就罢了,如今连豪门家里鸡都不如,诸位世子,你觉得有人愿意,去替那些士绅卖命的人吗?”
黄效忠说完跪下道:“诸位世子,往年你们来临津斗蟀戏犬,临津百姓感激不尽。
特别是末将辖下卫所,多为老弱,只能以蟋蟀为生。
还望诸位世子,看在先祖们,同为大明将士的份上,买些蟋蟀回京城,让末将麾下的老弱,得以渡过这个冬季,末将感激不尽。”
说完就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
黄守备的一席话,让这些膏粱子弟听了,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敢情大明临津的军户们,都成了养蟋蟀的农户。
至于为啥养蟋蟀,因为蟋蟀吃的少,养的好,还能卖个大价钱。
最新网址:xiashukan.com